飲水思源探索北勢溪自然人文之悠悠歲月
翡翠水庫、石碇千島湖與坪林水鄉
陳韋佐 旅記 2020.06.14
攸關大台北地區民生用水的「翡翠水庫」及上游集水區,涵蓋新北市坪林區、雙溪區、石碇區與新店區。從民國68年8月劃定為臺北水源特定區,直到民國76年6月翡翠水庫完工啟用以前,這一廣袤叢林地區的北勢溪及沿岸向為民眾及釣客戲水、釣魚的好所在。遊客的蹤跡遍及北勢溪原有的翡翠谷、鷺鷥潭、鸕鷀潭、鯉魚潭、濛濛谷、太陽谷與火燒樟溪等許多景點,如今都已經淹沒在漫漫水庫裡。讓大台北居民還能夠憶念的情景只有石碇區家譽戶曉的「千島湖」景觀,假日遊客絡繹不絕。
猶記得在翡翠水庫未開發之前,行經新店新烏路雙溪口(南勢溪與北勢溪會流處)龜山橋後,沿北勢溪林間山徑可看到初春時節盛放的「烏來杜鵑」,當時實在不知道廣大原野是它唯一的野外棲地;其後珍貴的「翡翠樹蛙」也在這裡被發現。翡翠水庫目前是被列為管制區,所以必須經過申請才能進入參觀,並由專人導覽解說。遊客只有經過龜山橋時會順道「桂山路」,一舔「桂山冰品」的冰涼感,它是屬於桂山發電廠翡翠分廠的附屬福利社。
如果有幸進入「臺北市政府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參觀,導覽員會先帶到「水資源生態教育館」,欣賞多媒體播放影片,提供生態工法水質改善與水文的專業知識,讓遊客體會水資源保育的問題。展覽廳裡設有大壩供水模型,將大壩構造完整呈現。接著導覽員會帶遊客進入大壩區,在大壩平台上可將蓄水水庫之湖面山光水色一覽無遺。親眼觀望並聽取解說,充分瞭解翡翠水庫的主壩為「三心雙向彎曲變厚度混凝土拱壩」,壩高122.5公尺。壩頂設有八座溢洪道,大壩前方有一副壩及落水池。水庫引水道之出水,會經由大壩底部的翡翠電廠,帶動渦輪發電。
B01-DSC_7266a-青山綠水下之翡翠水庫及混凝土拱壩壩頂 B02-DSC_7258a-翡翠水庫大壩前方副壩及落水池,大壩底部的翡翠電廠。
循著翡翠水庫上游之北勢溪集水區水域推進,昔時經過的村莊民房、田園、山坡林地都已經淹沒在浩瀚的湖底,幾乎不見蹤影。現存北勢溪畔周遭零散聚落進出都依偎在台九線(北宜公路)的交通動線,以往吵得沸沸揚揚的養豬問題都因水資源保護而一併解決。驅車來到北宜公路上的「雲海國小」,昔時附近村莊就叫做「小格頭」,曾經給多數釣客留下無法抺滅的回憶。從往宜蘭方向24.5K的碧山派出所旁產業道路進入,能夠看到遍布的私人茶園與茶莊,山坡間翠綠茶園彩繪著大地,景致格外亮麗。
回顧台灣清治末期的歷史,現今新北市石碇區小格頭為一街庄,稱為「小格頭庄」,隸屬於文山堡。小格頭南部邊界地帶為翡翠水庫淹沒區,山稜峰巒間偶被山友發現酷似「鱷魚頭」的風貌景觀,一時傳為旅遊熱門景點。鱷魚頭又稱「鱷魚島」,若要俯瞰鱷魚島風光,山友建議必須登上「小格頭獅頭山」(海拔477公尺),是最佳觀景點。因此「小格頭獅頭山」已然成為一條熱門的登山路徑,其登山口在石碇潭腰道路大湖巷2號民宅斜對面的馬路旁。其實從小格頭潭腰道路進入後,在彎曲道路間,有些山嶺上的茶園也可以遙望「鱷魚頭」,不必登臨「小格頭獅頭山」。然而要看到浮在廣闊集水區山稜峰巒間的「鱷魚頭」,非得先抵達小山丘觀景平台,再循茶園小徑,從陡坡石砌階梯下到水岸邊方能一睹真面目,形狀唯妙唯肖。
B03-IMGP0493-浮在廣闊集水區山稜峰巒間的「鱷魚頭」
繼續往北宜公路坪林方向前進,從27K處右轉進入塗潭巷「永安社區」,霍然開朗的視野美景將遊客一一懾服。主要觀景點分別是「八卦景觀茶園」、「石碇千島湖」、「永安景觀步道」、「失落的村莊」…等。「八卦景觀茶園」是一間茶莊餐廳,坐享美食之餘可飽覽山巒起伏間的茶園風光。四周茶樹沿著山坡層層整齊排列,形成如同八卦陣的景觀,讓人驚豔。觀賞「石碇千島湖」美景的最佳觀景點在塗潭道路的獅仔坑巷,翡翠水庫管理局在塗潭道路口立著「翡翠水庫景觀徒步區」路標,從制高點觀景位置向沒入水域的北勢溪和翡翠水庫的碧綠湖水眺覽,形色各異的山巒水色與綠意盎然的八卦茶園兩相輝映,構成美麗圖景。
B04-IMGP0517_從「翡翠水庫景觀徒步區」制高點觀景位置眺覽八卦茶園山巒水色
順著塗潭道路往下走,有左右兩條岔路,左路標是「永安景觀步道」北口,右路標是「永安景觀步道」南口,屬於O型環線健走路徑。實際腳踏溪畔林野小徑,從北口進南口出,步道沿著北勢溪的山腰通往塗潭的樟園,全長約1.1公里。這條山徑步道是日治時期的保甲路,堪稱百年古道,行走其間意義非凡。步道沿著北勢溪之溪畔樹蔭穿梭,當會發現此處河段屬於360度轉彎的大曲流。進入步道後,沿途向左望過去,看到大曲流中間有一座當地人戲稱的「土虱頭」山丘,唯妙唯肖,其實近處的「勝安宮」美其名為「神龜島」。步道迂迴腰繞在林間土石與木橋路上,林蔭蔽天、清風徐徐,北勢溪有時被林木遮掩若隱若現。當經過開闊處時,又露見美色湖景,真讓人振奮。繼續沿溪岸產業道路前行,千島湖水域中很明顯有露出水面的失落村莊即景,水域下不難想像有多少房屋沉潛在水底。
B05-IMGP0512_石碇千島湖永安景觀步道段北勢溪大曲流中間的「土虱頭」山丘 B06-IMGP0540_石碇千島湖水域中露出水面的失落村莊即景
繼續往前推進到北宜公路35.5K處(黃櫸皮寮),這處是北勢溪與其支流之一的金瓜寮溪匯流處。順著公路右側叉路的金瓜寮產業道路往溪谷方向走,就會跨越北勢溪的「渡南橋」,再到「仁里坂橋」。從此開始可以觀賞到流淌的湍急溪水與自然地質、生態景觀,這裡是坪林頗富盛名的觀魚步道,名叫「金瓜寮溪自行車道」,也稱「金瓜寮鐵馬新樂園」。
前段途經金溪村「金瓜寮茶香生態區」,再止於「日據時代舊派出所」(日式古樸石磚砌民宅-陳吉記古厝)。此處稍歇另有所斬獲,因為金瓜寮溪流經此地時,河水彎曲形成水潭,將會看到不少魚群在河面上自在悠游。
後段繼續前進可抵「金瓜寮魚蕨步道」,沿溪畔小徑行走,植被生態豐富,隨處可見樹上的鳥巢蕨、溪流經過的清淙碧潭、溪岸崎嶇岩壁,皆蔚為奇觀,令人讚嘆不已。金瓜寮溪源頭位於海拔610公尺的九芎根山,流域水質清澈、景色優美,臺北縣政府時期在此設了九芎根山自然景觀步道、九芎根親水公園、金瓜寮溪自行車道及觀魚步道。
B07-DSC_0561-跨越北勢溪的「渡南橋」與支流金瓜寮溪匯流處 B08-DSC_0720-金瓜寮溪觀魚自行車道與流淌溪流
B09-DSC_0748-金溪村「金瓜寮茶香生態區」的茶園 B10-DSC_9054-金瓜寮魚蕨步道之斷層瀑布溪流
撲鼻的茶香是北宜公路中點-北勢溪畔「坪林水柳腳形象商圈」一條街的主要特色,環繞著北勢溪水岸的自行車及健行步道隨時都有遊客的蹤影,也是北部地區逢甲人時常來造訪踏青的好地方。從跨越北勢溪「親水吊橋」啟程,沿左岸繞過「坪林汙水處理廠」,來到北勢溪支流「𩻸魚堀溪」玻璃景觀橋。透過腳下觀水窗,湍急水瀑間是魚兒逆流而上的魚梯道。站在橋上可眺望上游山川水色及溪流左岸𩻸魚堀聚落(大林村)的茶園景觀,下游往翡翠水庫方向奔流的廣闊平緩水域就是北勢溪,兩溪在此匯流。
𩻸魚堀溪自行車(觀魚)步道就從這個景點開始,橫跨上、下游兩岸。沿著北勢溪左岸下游完美景觀的自行車道前進,通往渡南橋,可由「仁里板橋」續接金瓜寮產業道路。繞進仁里板地區,有一座奉祀宋朝名將楊五郎的「楊府元帥」廟宇,是坪林地區安溪移民的信仰神祗。翻越廟宇後方,經過翠綠有機茶園的山坡,又回到「𩻸魚堀溪」玻璃景觀橋。再由此下到「𩻸魚堀溪」左岸步道,往上游穿越連接金瓜寮地區的「大林橋」,沿步道通往九芎林、鶯子瀨與石𥕢地區。𩻸魚堀溪之源流為「姑婆寮溪」,發源於海拔1044公尺的「鳥口尖山」,向東北流到石𥕢地區,與石𥕢溪會合後,始稱為「𩻸魚堀溪」。
B11-DSC_2220-北宜公路坪林牌樓處之親水吊橋 B12-DSC_2267-𩻸魚堀溪玻璃景觀橋與魚梯道 B13-DSC_2240-北勢溪下游往翡翠水庫方向奔流的廣闊平緩水域
踏進「𩻸魚堀溪」玻璃景觀橋上游右前方的大林村茶園聚落,當會發現一座古樸的「傅宅」三合院,門額寫著「版築流芳」。前行不遠處有一座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協德宮」,奉祀有顯靈庇佑傳說的「關聖帝君」神祇。不經意間,看到協德宮廟牆之碑文,提及傅家先祖於光緒年間,由福建泉州府安溪鄉夥同鄉人來台,從雞籠上岸,一路跋山涉水,落腳於坪林的𩻸魚堀。
從北宜公路經過「新坪林橋」後右轉進入「大林橋」,可直通金瓜寮地區。𩻸魚堀溪左岸步道就由大林橋穿越,然後繼續前進碧綠山水的九芎林、鶯子瀨及石𥕢地區。但見溪流水量豐沛,溪中怪石嶙峋,偶見淺潭裡魚兒逐波悠游,景致優美。沿途產業道路周邊盡是有機茶園,原來𩻸魚堀溪之方圓有機茶園都是「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所輔導轉作的範圍。因有慈心基金會在坪林荼區自2009年開始執行的「淨源計劃」,讓整個大台北地區的用水品質越來越有保障。
𩻸魚堀溪流經「九芎林」地區,九芎林範圍很廣,全境皆屬國道五「雪山隧道」範圍。從北宜公路台九線39.2K處右轉則可進入九芎林社區,在此區橫跨𩻸魚堀溪之鶯子瀨橋下可觀賞到隨流水滾動的岩塊。清治末期九芎林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九芎林庄」,隸屬於文山堡。九芎林社區居民與前述仁里板地區同一信仰,恭建「慶林宮」奉祀「楊府元帥」。根據1960年《臺北縣志》所載,九芎林「慶林宮」創建於清光緒14年(1888年)。
前進到𩻸魚堀溪與石𥕢溪匯流處之上、下游水域,山川溪流之風景多變化,錯置在曲流水中形象各異的岩塊算是石𥕢地區的菁華,河畔設有露營區,常有來遊玩的遊客。從北宜公路台九線40.7K處右轉則可進入石𥕢社區,這裡有一座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的「保安宮」,奉祀保儀尊王及保儀大夫。碑文記載,保安宮原稱保儀尊王廟,清光緒年間林姓先祖從景美集應廟分靈二神至石𥕢,現今廟宇為民國72年重建。
B14-DSC_2242-𩻸魚堀溪上游左岸步道及大林村茶園聚落 B15-IMG_3519-𩻸魚堀聚落大林村主祀關聖帝君的「協德宮」 B16-DSC_2281-𩻸魚堀溪步道穿越連接金瓜寮地區的「大林橋」
B17-IMG_3293-從𩻸魚堀溪左岸步道前進碧綠山水的石𥕢地區 B18-IMG_3528-𩻸魚堀溪方圓由慈心基金會輔導轉作的有機茶園 B19-IMG_3323-溪流水量豐沛怪石嶙峋偶見淺潭裡悠游魚兒
B20-IMG_3380-橫跨𩻸魚堀溪之鶯子瀨橋下的滾動岩塊 B21-IMG_3482-座落𩻸魚堀溪河畔的九芎林地區
B22-IMG_3823-09-坪林石槽里石槽橋下游快活林之過水橋 B23-IMG_3684-坪林石槽里清雲橋下水流 B24-IMG_3631-03-坪林石槽里保儀尊王廟保安宮
橫臥於北勢溪上的坪林舊橋(原稱坪林尾橋)是昔日往來台北與宜蘭的必經橋樑,日治大正元年(1912年) 完工通車。民國87年7月24日功成身退後由「坪林景觀拱橋」接續扮演鄉內交通橋樑角色,目前僅作為行人交通步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坪林舊橋係由日本建築師採用對稱圖形建構在北勢溪上游岩盤上,屬於巴洛克式建築。當初為保護橋墩穩固,採用船形破水式橋墩,橋墩與溪水流方向未成直角交會,而是斜斜交會,以減少水流對橋墩的衝撞力。沿著北勢溪兩岸步道行走時,當會看到衝擊橋墩的澄澈溪水漫過水中石灘,激起晶瑩水花,展現出迷人的旖旎風景。
越過坪林舊橋之後,遊客必定進入座落北勢溪畔的新北市「坪林茶葉博物館」參觀。坪林是遠近馳名的文山包種茶茶鄉,博物館是一座以台灣茶文化為主題,閩南安溪風格的四合院建築,具有婉約深遂的江南庭園之美。遊客透過館內參觀導覽,將可進一步認識臺灣茶產業文化,瞭解「一心二葉」的緣由與動人故事。在館內又可與坪林「虎字碑」歷史文物相照面,不用老遠跑到北宜公路最高點之坪林石牌原址。
話説坪林虎字碑有一段曲折故事值得分享。一般遊客走過貢寮到大里天公廟之草嶺古道,當登臨埡口的古道邊就會看到一塊虎字碑,它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臺灣鎮總兵劉明燈路過該地時所題,現已列為為國家三級古蹟。殊不知,同治七年(1868年)劉明燈也在北宜公路最高點石牌附近古道上題字立了同樣的虎字碑,常時間因默默無名,少為人知。根據相關資訊得知,民國五十多年國軍部隊開闢山區戰備道路時,坪林石牌虎字碑被遷移到今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博愛園區保存,長久以來社會大眾都不知道另有這一塊虎字碑存在。直到民國94年,當時臺北縣文化局基於坪林虎字碑為重要國家文化資產,乃促請國防部將古碑歸還坪林鄉,存放在茶業博物館內供展示。同時另複製兩座虎字碑,一塊放置在國防部後備司令部,一塊放置在坪林北宜公路石牌原址(當遊客健行走訪宜蘭跑馬古道時所看到的虎字碑是複製品)。
從北宜公路進入坪林,經過高大的「坪林牌樓」,公路兩側就是坪林「水柳腳形象商圈」,商店林立,茶香四溢。也有腳踏車出租店,提供遊客來回北勢溪及其支流水岸的自行車道,欣賞坪林旖旎風光兼健身娛樂。在「坪林牌樓」前之中油加油站側邊有一名為「水柳腳登山步道」,循水泥階梯而上,一會兒就可登臨水柳腳山頂,其上有座涼亭,視野極佳,美景如畫。這裡為什麼以「水柳腳」命為地名,原來因昔日此地山區多柳樹之故,如今柳樹林都已經被茶園、檳榔等經濟作物所取代。
如同坪林舊橋昔時稱作「坪林尾橋」,「坪林尾」地名在「坪林鄉誌」之記載中可發現。早期的旅者溯景美溪而上,經過深坑、石碇,來到坪林尾,再前往噶瑪蘭平原。坪林在清治時期早期乃被歸為蕃地,街庄行政區並未出現在文獻上,至道光元年(1821年)漢人周嘉之進入開墾,陸續才有金福安墾號等在坪林尾、九芎林及𩻸魚堀入墾,光緒年間擴至闊瀨、大舌湖與鷺鷥岫等處。
當佇足在「坪林景觀拱橋」上,循著北勢溪上游眺望,眼前就是國道五「雪山隧道」入口。在左前方可以抬頭看到聳立的觀音台,其上恭立著一座四十尺高,以青銅鑄造的觀音聖像。根據資訊,觀音台是昔日坪林神社的舊址。當黃昏時候,位於北勢溪左岸拱橋頭會有大批白鷺鷥落腳歸巢,這裡是白鷺鷥的棲息樹叢,自然生態美景吸引多數遊客及攝影好手來聚集觀賞並拍照。跨越景觀拱橋後左轉的山區產業道路被歸為「淡蘭古道」的一條路徑,繞行山路往「東坑」前進,抵達民家供奉「三清道祖」的「乾元宮」廟宇,早些年坪林鄉公所在這處立碑標示著「湖桶古道」,供遊客登山健走。古道終點有一塊大範圍廢棄村落殘跡,是坪林在地人傳聞許久的日警「湖桶屠村事件」地點。
來到坪林當然必須走一走「坪林老街」,它是昔日安溪住民的生活與信仰中心,如今也是坪林區政經文教所在地。走進老街一條街,原有的多數「石板屋」經過多年整修已經不是當年起造時模樣,比如保坪宮廟後小巷內的「百年三合院石頭屋」-傅宅三合院古厝,除了正廳屋牆看得出來還是原本石材堆砌造型外,其餘經整修後建築物就缺少古樸感。追溯歷史,先民在坪林老街剛發展時候,建築材料幾乎都是就地取材,敲打北勢溪中的石板用於築牆,老街上才會隨處可見石板屋的景況。
老街裡還保有多間傳統柑仔店與專賣農具的五金行,另有一陳家「坪林老街小吃店」專賣豆腐料理,坪林豆腐出自於此,與石碇老街王家豆腐風味各異。老街上有一座「福德宮」,年代應該也是久遠。而最出名的廟宇應該是「保坪宮」,始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奉祀陳家先祖從原鄉帶過來的「玄天上帝」(帝爺公)神像。
老街附近有一間百年老校-坪林國小,創建於日治明治38年(1905年),最初為「深坑公學校坪林尾分校」,至明治43年(1910年)才獨立為「坪林尾公學校」。坪林國小會引人好奇的地方是校內一棵碩大的百年「臺灣油杉」,是昭和八年(1933年)時,由坪林公學校一位小學生在茶園發現,經確定為罕見的臺灣特有種臺灣油杉,於是將小樹移植於校園內。臺灣油杉是有絕滅之虞的冰河孑遺植物,非常稀少珍貴。「坪林臺灣油杉自然保留區」就在新北市坪林區大林里倒吊蓮地區,有14棵世界瑰寶級的千年油杉,必須事先申請才可進入保留區探索。
B25-DSC_2334-橫臥於北勢溪上的舊坪林橋 B26-DSC_2335-座落北勢溪畔的新北市坪林茶葉博物館
B27-DSC_2337-國道五坪林交流道下橫跨北勢溪的景觀拱橋 B28-DSC_2346-位於北勢溪左岸拱橋頭的白鷺鷥棲息樹叢 B29-DSC_2356-坪林老街上居民主要信仰中心保坪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