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淡水五虎崗擺動滬尾百年歷史人文蒼桑(下編)

陳韋佐 旅記 2021.08.01

    從金色水岸淡水渡船頭出發,綿延近百公尺的渡船碼頭隨時準備遊客光臨,可惜因新冠肺炎疫情未散,遊客寥寥無幾,但願好日子趕快來到,再現往日繁榮景象。渡船頭的鐵蛋和魚丸湯是每每來此遊客的最愛,國民美食一直以來名氣還是響叮噹。駐足在淡水渡船頭,倘佯在金色水岸拱形鋼骨帆布棚架下,將一河之隔的觀音山腳下樓房盡收眼底。河面上稀稀落落的船隻航行而過,但不見往常遊客的歡呼蹤影,真正無奈。

    鄰近渡船頭北面,有一具歷史性意義的廢棄小型漁港,旁邊的建築是今日的淡水郵局,現址原是日治時期郵便局所在,是臺灣郵政發祥地之一,可想而知當年淡水開港以後這處佔有舉足輕重地位。小型漁港河岸就是「馬偕上岸處」,馬偕博士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 39日下午3時,搭乘「海龍號」客輪由此登陸,踏上淡水宣教的漫長人生歲月。當初的碼頭古蹟已經難以辨認,在此立牌追訴當年往事,供遊客發思古之情。馬偕銅像以跪拜形式於船前,以示感恩上帝恩賜,船內置放著聖經一冊及手提箱,當作馬偕上岸地點的紀念建築文物。

B46-IMGP1313-漫步淡水渡船頭對岸觀音山腳下樓房盡收眼底  B47-IMGP1317-淡水渡船碼頭之拱形鋼骨帆布棚架  B48-IMGP1324-金色水岸淡水渡船碼頭區

B46-IMGP1313-漫步淡水渡船頭對岸觀音山腳下樓房盡收眼底.JPG

B47-IMGP1317-淡水渡船碼頭之拱形鋼骨帆布棚架.JPG

B48-IMGP1324-金色水岸淡水渡船碼頭區.JPG

B49-DSC_8751-淡水金色水岸馬偕上岸處淡水郵局  B50-IMGP9989-在馬偕上岸處馬偕銅像以跪拜形式於船前  B51-IMGP1330-馬偕上岸處馬偕銅像面對著廢棄小型漁港

B49-DSC_8751-淡水金色水岸馬偕上岸處淡水郵局.JPG

B50-IMGP9989-在馬偕上岸處馬偕銅像以跪拜形式於船前.jpg

B51-IMGP1330-馬偕上岸處馬偕銅像面對著廢棄小型漁港.JPG

從淡水金色水岸「馬偕上岸處」繼續出發,開始行進「五虎崗」第二崗區域的探索漫遊,繞行昔時稱「埔頂」(礮台埔)的馬偕街、真理街及其周邊範圍。

    廢棄小型漁港水岸邊的建築物是「旅客服務中心」,前面是「觀潮藝術廣場」,緊鄰旅客中心設有一座供兒童遊戲的船型建築。站在觀潮藝術廣場內,會發現兩側壁面充滿環境藝術氛圍,以「時間」作為出發點的兩個概念主題。第一個概念主題是重現過去淡水梯田生活風貌的「記憶之牆」,第二個概念主題是藉由社區民眾參與書寫「瓶中信」,呈現出在地人及觀光客對於老街未來遠景期待想像的「願景之樹」。

觀潮藝術廣場的正對面是公有綠建築「淡水藝術工坊」,位於中正路298號。根據資訊,這座綠建築基地曾在清領時期作為班兵會館,日治時期原是一座四連棟形式日式警眷宿舍,臺灣光復後逐漸老舊廢棄。如今經過改造為藝術工坊,於2011年啟用。建物本身保留了原址拆除的瓦片,運用於新建築物室內裝修上,保留歷史的記憶,亦透過高聳的煙囪形體,創造明顯地標性標的,吸引著走在中正路或淡水河岸的人們的目光。

    目前一樓主要作為文創商品展售區,並附有簡易甜點與飲料;二樓為多功能藝文空間,可作小型展覽、畫展、互動教學、電影欣賞、座談會,平時則設置餐飲區;三樓則由館方規劃辦理藝文展覽,希望本建築能提升淡水藝文發展,創造淡水新風貌。

          緊鄰藝術工坊左側(中正路316)是「得忌利士洋行」,我們所見的兩棟建築物是目前僅存的,前棟為「第一檢查場」,面寬五開間的一層樓磚石砌構造;後棟為「輸入品倉庫」建築物,矩形的廣間型建築,結構主體由屋架、柱、牆體及基礎所構成。根據資訊,「得忌利士洋行」所在位置舊稱「烽火段」,屬於淡水老街之中正路末段地區。早年淡水河水深足以停泊大型船隻,成為淡水開放通商口岸後非常重要的港埠區域,而「得忌利士洋行」是當時淡水前五大洋行之一。更特別的,「得忌利士洋行」除具備一般洋行的貿易功能外,航運更是其主要業務,曾獨佔臺灣航路三十年之久,不僅見證淡水開港後的蓬勃發展,包括馬偕博士來台所搭乘的就是「得忌利士洋行」旗下的「海龍號」輪船。

    淡水三民街、馬偕街與中正路口之三角公園淡水人俗稱「三角公園仔」,在當年三角公園是人力車招呼站。1995 年新北市舉辦「為鄉里人傑塑像」活動,為紀念馬偕搏士對淡水人文和現代化發展所帶來的深遠影響,於是邀請淡水雕塑家張子隆教授著手為馬偕創作紀念雕塑,1995 11 18 日舉行「馬偕博士石雕像」的揭幕儀式。

B52-IMGP1333-公有綠建築淡水藝術工坊與觀潮藝術廣場  B53-DSC_8773-淡水中正路得忌利士洋行古蹟建築物  B54-DSC_8777-三民街、馬偕街與中正路口三角公園之馬偕銅像

B52-IMGP1333-公有綠建築淡水藝術工坊與觀潮藝術廣場.JPG

B53-DSC_8773-淡水中正路得忌利士洋行古蹟建築物.JPG

B54-DSC_8777-三民街、馬偕街與中正路口三角公園之馬偕銅像.JPG

    由三角公園「馬偕博士石雕像」轉進臺灣第一條以洋人為名的街道「馬偕街」,昔稱「龍目井」。走到位於馬偕街6號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滬尾偕醫館」,這裡是馬偕博士一手傳道、一手醫病的傳奇事蹟地點。根據文獻資料,馬偕博士由滬尾登陸後,隨即為人免費施藥治病,另租民房為診所,名為「滬尾醫館」。清光緒五年(1879),馬偕獲得美國一位同姓宗親馬偕船長的遺孀,為紀念其夫而捐款二千五百美元,作為新醫館之建築經費,遂於現址建造新醫館,於同年9 14 日落成啟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夫婦義舉。滬尾偕醫館為馬偕所設計,屋體為閩南式民宅,外貌樸實,有西洋門窗,極富趣味。

    滬尾偕醫館不僅在早期就有病歷管理,也有病理研究,在醫學文獻保存也有貢獻。光緒十年(1884) 8 5 日中法戰爭爆發,馬偕博士於偕醫館救治許多傷兵,清朝劉銘傳將軍為此特別頒獎表揚。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四年(1901) 6 2 日馬偕博士逝世,偕醫館暫時關閉。明治三十九年(1906)加拿大宋雅各醫師抵台,重開偕醫館提供服務,直到大正元年(1912) 才將醫療中心移至臺北市中山北路,並為紀念馬偕博士對臺灣貢獻,命名為「馬偕紀念醫院」。

    在當代的古老記憶裡,有一個為人所知的民間傳奇,就是早年淡水盛行的「茶室」老人茶店文化,夜梅花茶室所在地即在此,是今「淡水教會福音中心」的前身,位於偕醫館對面。金門王與李炳輝曾在此演出,茶室與禮拜堂比鄰,在當時形成尷尬又奇特的文化現象。

    「滬尾偕醫館」左側隔著一棵在淡水各角落常見植物-緬梔花(俗稱雞蛋花),是位於馬偕街8號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禮拜堂」。根據文獻資料,馬偕博士初抵淡水租屋傳教因民風排外倍極艱辛,直到清同治十二年(1873) 二月九日也僅有首批領洗者五人,當時仍然成立淡水基督長老教會。俟後基督教福音慢慢被當地人所接受,信徒也逐漸增加,於是馬偕博士在其偕醫館比鄰租屋做為禮拜場所。禮拜堂曾有兩次的改建,第一次是日治大正四年(1915),俗稱「白色禮拜堂」,為一所北美洲樣式的磚造白灰牆建築,鐘樓設於正門上方。第二次改建,就是目前我們看到的禮拜堂。現址仿哥德式尖塔、紅磚外牆的禮拜堂樣貌,是由馬偕博士長子偕叡廉親自設計督建,昭和八年(1933 )93 日落成,成為淡水最美的地標。

    每每來參訪淡水教會禮拜堂都必須逐級而上,因為其建在小山丘上方,有著巍峨亮麗的外型。上階前經仔細觀察,為何「福音鐘」擺置在階梯一旁,看了碑記才知曉有一段蒼桑的歷史故事。淡水教會禮拜堂屬於哥德式建築,鐘塔是其特色之一,此鐘自大正四年(1915)「白色禮拜堂」竣工時即已存在。鐘塔為美國製,鐘面鑄刻有「YORK」與「No.30」字樣。當年它俯視淡水河港,鐘聲響徹對岸八里,散發出一股北臺灣福音發祥地之特有氣勢。二戰期間此鐘被日本政府徵用為「街役場」警報器,架設在「達觀樓」(今紅樓)屋頂,在空襲中遭受炸射而破裂失聲。戰後被送回教會,1985年裝置在禮拜堂後方以資紀念,取名「福音之鐘」。2012年正值淡水教會創立140週年時,移置此地,一時成為遊客爭相拍照與打卡景點。

    站在居高臨下的淡水教會禮拜堂正門,眼前寬闊空間的景象頗令人嘖嘖稱奇。原建築物經拆除改造為藝術穿堂,讓禮拜堂視野更顯得開闊。當來到位於淡水中正路與馬偕街間藝術穿堂空間,席地而坐,早期磚造屋遺跡即映在眼臉,無怪乎吸引多數畫家前來取景。

    禮拜堂左鄰馬偕街24號後方斜坡簡陋房舍是馬偕租屋發跡地,原本是清代提督孫開華的馬廄。在馬偕博士巧思與耐心整理之後,不但一直以此地為家,並以此住所做為傳教、教育和醫療的基地,直到清光緒二年(1876 )礮台埔新建宿舍落成才搬離開。

    順著蜿蜒坡道前進,發現馬偕街的右側壁面有著美輪美奐的彩繪,這片彩繪壁畫是由淡水各學校同學的精心傑作,將古時至今淡水的地景人文都納入其中,路過的遊客可靜下心來慢慢欣賞。馬偕街在此與文化路銜接,我們繼續進行礮台埔的歷史人文古蹟探索巡禮。

B55-IMGP1403-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滬尾偕醫館(馬偕街6)  B56-IMGP1398-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禮拜堂(馬偕街8)  B57-DSC_8800-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禮拜堂福音鐘(馬偕街8)

B55-IMGP1403-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滬尾偕醫館(馬偕街6號).JPG

B56-IMGP1398-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禮拜堂(馬偕街8號).JPG

B57-DSC_8800-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禮拜堂福音鐘(馬偕街8號).JPG

B58-DSC_8787-淡水中正路與馬偕街間藝術穿堂早期磚造屋遺跡  B59-DSC_8806-馬偕租屋發跡地(馬偕街24號後方斜坡簡陋房舍)  B60-DSC_8812-馬偕街淡水各學校所彩繪的壁畫

B58-DSC_8787-淡水中正路與馬偕街間藝術穿堂早期磚造屋遺跡.JPG

B59-DSC_8806-馬偕租屋發跡地(馬偕街24號後方斜坡簡陋房舍).JPG

B60-DSC_8812-馬偕街淡水各學校所彩繪的壁畫.JPG

    跨越文化路上的陸橋,前方埔頂山丘的半山腰上就是日治時期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一座古意盎然的日式建築。宅舍位在馬偕街19 號,建物原址在清領時期為學海書院的學田。適值防疫三級解封,實聯制歡迎入內參觀。打量其整體外觀,皆為紅檜木搭建的宅第。有一名志工大姊親切招呼,指點外牆的雨淋板、黑瓦屋頂及屋內的平竿緣天花板至今仍保留原來構件。前些年曾來此參觀,可惜正值修繕中,今日整修後樣貌確實新穎仍不脫古樸。庭園中樹木有多棵看起來是多年的老樹,除樟樹外,另有蓮霧和楊桃果樹,志工大姊告訴我太苦澀了不能吃。一時讓我懷念田中央老家的蓮霧和楊桃果樹,如今已被砍除了。

          站在故居前院,可俯瞰淡水河岸及觀音山優美的風光,「淡水藝術工坊」高聳的煙囪形體就近在咫尺。

B61-IMGP1390-跨越文化路陸橋是日治時期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B62-IMGP1384-多田榮吉故居是一座古意盎然的日式建築  B63-IMGP1385-多田榮吉故居俯瞰淡水河與觀音山風光

B61-IMGP1390-跨越文化路陸橋是日治時期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JPG

B62-IMGP1384-多田榮吉故居是一座古意盎然的日式建築.JPG

B63-IMGP1385-多田榮吉故居俯瞰淡水河與觀音山風光.JPG

    從多田榮吉故居走出來,開始繞行真理街道路,首先照面的是位於真理街15號的「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別稱小白宮)」。本棟殖民地式白堊迴廊的建築於清同治九年(1870)完工,為當時稅務司公署之官邸,所在位置為「礮台埔」地區,是「五虎崗」第二崗區的至高處。本地人對它另有三個稱謂,有人稱「埔頂三塊厝」,也有人稱「埔頂洋樓」,而最令人討喜的是「小白宮」暱稱,由於該建築物的室內外皆漆成白色之故。

    小白宮是每次來淡水必遊景點,有看不完的景觀令人留連忘返。建築外的西班牙白堊迴廊涼台,搭配半圓拱圈,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美感,可見設計者的巧思與才能。從在地人的「埔頂三塊厝」稱呼,可想而知其原始建築應該有三棟洋樓,今日所見只剩下兩棟,乃因光緒十年(1884)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時,遭法軍砲擊下被炸毀一棟。

    在小白宮庭園中一棵歷史悠久且生命力旺盛的「珍貴樹木」,其植物名稱為緬梔花,俗稱雞蛋花。夏秋之際開花季期,花枝招展,總會吸引多數遊客前來賞花。它的位置恰好在小白宮的邊門,佇立於此納涼賞花之餘,面向淡水河岸,遠眺觀音山,讓人感受優雅與清閒。

    小白宮的邊門緊鄰淡水真理街32號「教士會館」,因外型也是白色,又稱「馬偕的小白宮」。教士會館前身為宣教士宿舍,光緒元年(1875)與馬偕故居同時興建,由馬偕博士親自設計監造。二次大戰後租給德記洋行時加蓋了二樓,並在後院蓋了一座翹脊古厝。後來被淡江中學租為學寮稱為「玄武寮」,1965年以後為真理大學教士會館。

B64-DSC_8823-外觀白色牆體的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B65-DSC_8824-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庭園中歷史悠久的「珍貴樹木」-緬梔花(俗稱雞蛋花)  B66-DSC_8933-外型白色又稱「馬偕的小白宮」淡水真理街32號教士會館

B64-DSC_8823-外觀白色牆體的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JPG

B65-DSC_8824-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庭園中歷史悠久的「珍貴樹木」-緬梔花(俗稱雞蛋花).JPG

B66-DSC_8933-外型白色又稱「馬偕的小白宮」淡水真理街32號教士會館.JPG

    從小白宮繞行到五虎崗之一的砲台埔真理街26號,現址是「淡江高級中學」,大正十四年(1925)6月,馬偕博士長子偕叡廉將新校舍遷校至此。清光緒七年(1882)7月馬偕博士在滬尾設立一所神學院-牛津學堂(Oxford CoIIege),即現址真理街32號的「理學堂大書院」,當時淡江中學設校在此,也是今日真理大學的前身。1956年,淡江中學與純德女中合併,從此改稱為「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校舍內「八角塔」是學校的精神象徵,多年來無緣進校一窺全貌。

          純德女中即馬偕博士於光緒十年(1884)創設的「淡水女學堂」,是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純德女中又稱「純德大樓」,位於淡江高中大門左隔鄰,在大正五年(1916)由吳威廉牧師親自設計督建的四合院式紅磚洋樓。

    馬偕博士在開辦牛津學堂之後,即積極推動女子教育,然而囿於早期台灣民眾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根深柢固觀念影響,不願女子拋頭露面,能出外受教育的漢人女子少之又少。開辦之初,女學堂只有45名學生,大部分是宜蘭的噶瑪蘭平埔族人。

    順路走到位於真理街32號的「理學堂大書院」,是一座中西合璧之紅磚書院,仿四合院農舍的建築,古樸典雅,是臺灣第一所西學學堂。每年畢業季,真理大學應屆畢業生都聚集在此拍照留念,適逢其時常會看到拍畢業照同學的影子。

    馬偕博士感懷加拿大牛津故鄉人士之盛情捐獻建校基金,以英文命名「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取名「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在1985年被列為二級古蹟,壁上還有光緒十年(1884)102日中法戰爭滬尾之役時留下的彈痕,做為歷史見證,至為珍貴。

B67-IMGP1378-1914年創校的淡江高中(現址真理街26)  B68-IMGP1376-1884年馬偕博士創辦的淡水女學堂  B69-DSC_8858-1882年馬偕博士創辦的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

B67-IMGP1378-1914年創校的淡江高中(現址真理街26號).JPG

B68-IMGP1376-1884年馬偕博士創辦的淡水女學堂.JPG

B69-DSC_8858-1882年馬偕博士創辦的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JPG

    繞行仿四合院農舍建築的「牛津學堂」,仰望「牛眼窗」造型,隨即走進真理大學校園,趨近「姑娘樓」參觀。百年前單身姑娘來臺服務,當時教會必須提供她們合適的宿舍,吳威廉牧師遂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親自設計督工建成淡水女宣教士宿舍。這棟磚拱迴廊的「番仔樓」,由於最先住的是高姑娘、金姑娘,淡水人泛稱「姑娘樓」,目前作為真理大學的校長室。

    「牛津學堂」前是大花圃,駐足良久,賞心悅目,正對面是真理大學「大禮拜堂」的宏偉建築。這座外觀採用哥德式設計風格,內部以傳統設計為主的禮拜堂,落成於1997119月。當真理大學還是「淡水工商管理學院」時,這處原先是沿山坡築建的「第一教室」。經原地改建後的禮拜堂,建築造型突顯基督教教義,東西兩側對稱的尖塔,深涵臺灣基督教會傳統建築的餘韻。

          從「牛津學堂」走出真理大學校門,正門對面迴廊式洋樓為「牧師樓」。明治四十二年(1909) 吳威廉牧師又在「姑娘樓」西側建造這棟相似的紅磚洋樓作為其寓所。後來因明有德、孫雅各兩位牧師居住過,而俗稱為「牧師樓」,目前作為真理大學教職員之辦公室。

    「牧師樓」隸屬於真理大學的一部份,僅限於學校上課期間開放,並非公共觀光景點。將眼界越牆窺視,庭園綠草如茵,又有櫻花樹植栽,充分展現古蹟庭園的獨有特質。如果能夠徜徉在這座具有濃濃藝術氣息的古蹟庭園,品嚐濃郁香氣的咖啡,會是難得的浮生一日閒。

B70-DSC_8859-落成於1906年的真理大學磚拱迴廊姑娘樓又稱「番仔樓」  B71-IMGP1373-建於1997年哥德式設計風格的真理大學「大禮拜堂」  B72-DSC_8925-真理大學正門對面1909年建的迴廊式洋樓牧師樓

B70-DSC_8859-落成於1906年的真理大學磚拱迴廊姑娘樓又稱「番仔樓」.JPG

B71-IMGP1373-建於1997年哥德式設計風格的真理大學「大禮拜堂」.JPG

B72-DSC_8925-真理大學正門對面1909年建的迴廊式洋樓牧師樓.JPG

    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帶來葡萄牙、西班牙與荷蘭相繼爭奪海外殖民地和貿易經商。西班牙於明崇禎三年(1629)進入北臺灣淡水,在五虎崗第二崗的小山丘上建立「聖多明哥城」,是外國人在淡水興建的第一座城堡。初期以粘土、蘆葦桿、竹子及木材為原料建造,當時的城堡由三座木造小稜堡與一座瞭望台所組成,其外圍則以木柵圍成一個廣場。該城堡之城砦於崇禎十年(1636)被焚毀,隔年再重建,改用石材及石灰以加強防禦。崇禎十六年(1642)西班牙人被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焚城而去。

          兩年後,荷蘭人在「聖多明哥城」原址上重新建造一座新的城堡,命名為「安東尼堡」,這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紅毛城」。明鄭時期,166221日荷蘭大員長官揆一向鄭成功軍隊投降,到了1668年荷軍方自臺灣全數撤退,並在撤軍同時破壞城砦,並燒毀一些無法帶走的物品。

    1860年中英天津條約簽訂,淡水港亦隨之開港,英國便在1861年於淡水設立領事館,並於1867年與清廷訂定《紅毛城永久租約》。紅毛城自1867年至1972年,作為英國領事館使用。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軍入侵淡水地區,並砲擊紅毛城,然而該城卻絲毫無損。日後由於淡水港貿易量激增,英國人便在1891年於紅毛城主堡東側空地增建兩層式紅磚洋樓,以作為領事官邸。1895年臺灣進入日本統治時期,但紅毛城仍作為英國領事館。

    19723月英國正式自紅毛城撤館,並委託澳大利亞代為管理紅毛城,爾後又交由美國代管。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美方移交美國在台協會代管。1980630日該城堡正式由英方交接予中華民國政府。

紅毛城目前列為國家第一級古蹟,主堡外側設有西班牙、荷蘭、鄭氏、清朝、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及中華民國國旗等曾領有該城之各政權旗幟。

    紅毛城古蹟區包含紅毛城「主堡」、「前英國領事官邸」以及清治時期所建造的「南門」。

主堡是臺灣最古老的完整建築物,位於山丘的西端,五虎岡第二岡的山頭上,其南、北、西側皆緊鄰陡峭的山坡,在屋頂上則可以眺望淡水河河口。進去一樓可參觀紅磚小牢房與供犯人活動的小庭院,二樓是是作為辦公室使用,有英國人設的文件焚化爐與保險庫。二樓入口左側則有一陡木梯通往屋頂平台,屋頂四周則排列著雉堞。主堡南側露台階梯旁設有內大外小的倒喇叭形射口,供射擊防禦用。前方置有四尊嘉慶十八年(1813)製成的古砲。

    前英國領事官邸在主堡東側,採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樣式,為兩層式紅磚洋樓。官邸一樓使用弧形拱,二樓迴廊立面使用半圓拱。正面入口處外牆則有12幅磚刻浮雕圖案,其中包含了象徵英國的薔薇花與刻有紅色磚雕的「VR」及「1891」字樣。正面欄杆則由綠色釉瓶組成,「瓶」與「平」諧音象徵「平安」之意。

    側過真理大學「大禮拜堂」,來到中正路281號,是紅毛城在清治時期所建造的「南門」。南門使用觀音石砌成,為古蹟區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門額上並題有「南門」二字。

B73-DSC_8897-荷蘭人於1644年興建的「安東尼堡」淡水紅毛城主堡  B74-DSC_8867-領事官邸正面刻有紅色磚雕的「VR」及「1891」字樣  B75-DSC_8884-前英國領事官邸在主堡東側及四尊古砲

B73-DSC_8897-荷蘭人於1644年興建的「安東尼堡」淡水紅毛城主堡.JPG

B74-DSC_8867-領事官邸正面刻有紅色磚雕的「VR」及「1891」字樣.JPG

B75-DSC_8884-前英國領事官邸在主堡東側及四尊古砲.JPG

    離開紅毛城古蹟區,走出南門,越過大馬路,靠河岸邊有一間只有牆身卻無屋頂建築物,就是「英國領事船屋」。往內瞧見成列的腳踏車停駐,是自行車遊客通過金色水岸的歇腳處。這是十九世紀紅毛城英國領事館在海關碼頭旁以唭哩岸石打造的一座船屋,停放英國領事的船舶。二次大戰後淡水封港,航運沒落,加上在1972年領事館撤館,船屋就此逐年荒廢,其後,最終傾頹已久的船屋被拆除。今日所見的自行車休憩站,是淡水古蹟博物館依照英國領事管理時的船屋,原貌重建的「新船屋」。

    位在中正路「英國領事船屋」旁,中正路海堤處,是「淡水海關碼頭」。碼頭區建築物是於嘉慶十三年(1808)原滬尾水師守備營用觀音山石及奇里岸岩所構築。清同治元年(1862)淡水開港後,做為海關稅務司辨公場所,是當年臺灣最繁忙的海關碼頭。越過連接的石拱橋,進入碼頭區參觀,石砌壁面極為堅固,其建造方法在現今具有土木工程的歷史價值。遊走在碼頭區,當年船隻停泊的繫船柱還留在原地。

    慢步往回走,中正路25巷旁港邊立著「淡水第一漁港」,停泊少數小型漁船,水面上漂浮許多雜草樹葉。因長久受泥沙淤積的影響,漁港水深甚淺。淡水第一漁港舊名為「滬尾漁港」,又稱「淡水舊漁港」。1953年由當時漁管處撥款興建,完成於1955年,目前僅提供小型船隻作業使用。

B76-IMGP1359-紅毛城南門對面靠河岸邊的英國領事船屋  B77-IMGP0345-嘉慶13(1808)原滬尾水師守備營的淡水海關碼頭  B78-IMGP1353-中正路25巷旁淡水第一漁港舊名為「滬尾漁港」

B76-IMGP1359-紅毛城南門對面靠河岸邊的英國領事船屋.JPG

B77-IMGP0345-嘉慶13年(1808年)原滬尾水師守備營的淡水海關碼頭.jpg

B78-IMGP1353-中正路25巷旁淡水第一漁港舊名為「滬尾漁港」.JPG

    淡水河畔「榕堤」接近「淡水第一漁港」,是淡水民眾與遊客最佳納涼休息好所在。枝葉扶疏的林蔭堤岸已經充滿歇腳客,踏入榕堤享得浮生半日閒,在此怡然自得。長列老榕攀根結錯,扇形枝葉隨風搖曳,見證淡水風華歲月,當晴空下是遊客最衷情的景點。

    由此再出發,繼續深入「埔頂」以北昔稱「烏啾埔」地區,包括「滬尾礮台」在內,即「五虎崗」第一崗區域。

    穿越「海關碼頭」區,進入昔日「油車口」的地域,踏在木棧道上很難想像這裡是老淡水人鍾愛的「觀霞海堤」。這裡正位於「滬尾礮臺」下方河面,日治時期是淡水「文蛤」養殖產地,全臺知名。由於淡水河淤積與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如今經過已感覺不出它的蹤跡。

          在「觀霞海堤」邊跨越車潮川流的馬路,安全進入淡水「五虎崗」的第一崗。「滬尾礮臺」正位於崗頂,途中左側有「忠烈祠」(昔時日本神社);右側下方是「和平公園」,公園內有佛陀合十祈福的雕塑。「一滴水紀念館」位於小山丘上,沿著階梯小徑繞道而行,必然經過淡水臺灣高爾夫球場打擊場地,臨水障礙處到底是十八洞之第幾洞未曾臨場不得而知。「一滴水紀念館」是日式建築,開放自由參觀,光看門前並無虛位的鞋櫃,可知進入參觀的遊客不在少數。「一滴水紀念館」是一棟九十餘年歷史的日本傳統建築,緣於1999年臺灣九二一大地震後與日本阪神大地震災民交流衍生而成,於2010年跨海移築至淡水。2011311日日本近海地震、海嘯引至福島核災的重大傷亡災難,臺灣人民發揮大愛精神捐助大量金額予以救濟。2021年臺灣新冠肺炎疫苗短缺嚴峻,日本急速伸出援手,凡此種種因緣,足以證明台日雙方不管政府或民間種下的深厚友誼。

    紀念館上方是淡水臺灣高爾夫球場,是臺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也是臺灣高爾夫球運動發源地,培育出許多享譽國際的高爾夫球名將。

B79-IMGP1339-淡水河畔榕堤是淡水民眾納涼休息好所在  B80-IMGP0092-「滬尾礮臺」下方河面是日治時期淡水「文蛤」養殖產地  B81-IMGP0100-淡水和平公園佛陀合十祈福

B79-IMGP1339-淡水河畔榕堤是淡水民眾納涼休息好所在.JPG

B80-IMGP0092-「滬尾礮臺」下方河面是日治時期淡水「文蛤」養殖產地.jpg

B81-IMGP0100-淡水和平公園佛陀合十祈福.jpg

B82-IMGP0123-淡水臺灣高爾夫球場場地一景  B83-DSC_0927-九十餘年歷史日本傳統建築「一滴水紀念館」  B84-DSC_0947-臺灣高爾夫球運動發源地淡水高爾夫球場

B82-IMGP0123-淡水臺灣高爾夫球場場地一景.jpg

B83-DSC_0927-九十餘年歷史日本傳統建築「一滴水紀念館」.JPG

B84-DSC_0947-臺灣高爾夫球運動發源地淡水高爾夫球場.JPG

    從「一滴水紀念館」走出來,移步到淡水高爾夫球場左鄰的「滬尾礮臺」。位於淡水五虎崗至高處第一崗的滬尾礮臺,坐北朝南,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這是一座赫赫有名的「暗礮臺」,也是一座從沒有參加戰爭的礮臺。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的火礮礮臺,是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主導,為了防衛臺灣淡水港而建造。礮臺旁所保存的兩道巨大城牆(子牆)如銅牆鐵壁,採用昂貴的西洋「鐵水泥」,堅固無比。設置有數座礮陣地,如今礮臺基座與主礮臺皆早已遭日本人拆離,不見蹤跡。「滬尾礮臺」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從營門口進入滬尾砲臺廣場區域,再從運彈道石階上到主、副礮臺區,四周土垣與聳立茂密的樹林,可知「暗礮臺」得名的真實性。滬尾礮臺有四座礮座,位置在面海的兩面,礮座的弧形護牆上設有置彈孔,舉目望過去可見成列的通氣孔。

    礮臺的下方以甬道相連通,主要是昔日營房,作為士兵寢室、儲藏室、辦公室、儲彈室與日常生活空間。甬道兼有遇礮擊時之防衛作用,設想周全。

B85--IMGP0148-滬尾礮臺營門門額上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  B86-DSC_1045-滬尾礮臺入口處左右兩道城牆之左巨大子牆  B87-IMGP0161-從營門口進入滬尾礮臺廣場區域

B85--IMGP0148-滬尾礮臺營門門額上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jpg

B86-DSC_1045-滬尾礮臺入口處左右兩道城牆之左巨大子牆.JPG

B87-IMGP0161-從營門口進入滬尾礮臺廣場區域.jpg

B88-DSC_0984-滬尾礮臺礮座遺跡之西北角主礮臺  B89-IMGP0186-滬尾礮臺礮座遺跡之副礮臺  B90-IMGP0202-滬尾礮臺之置彈孔遺跡

B88-DSC_0984-滬尾礮臺礮座遺跡之西北角主礮臺.JPG

B89-IMGP0186-滬尾礮臺礮座遺跡之副礮臺.jpg

B90-IMGP0202-滬尾礮臺之置彈孔遺跡.jpg

B91-IMGP0198-滬尾礮臺之通氣孔  B92-DSC_0981-滬尾礮臺之甬道遺跡  B93-DSC_0991-滬尾礮臺之甬道遺跡

B91-IMGP0198-滬尾礮臺之通氣孔.jpg

B92-DSC_0981-滬尾礮臺之甬道遺跡.JPG

B93-DSC_0991-滬尾礮臺之甬道遺跡.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意山林 的頭像
    中意山林

    sanlin819chen26的部落格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