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淡水五虎崗擺動滬尾百年歷史人文蒼桑(上編)

陳韋佐 旅記 2021.08.01

十七世紀初期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為拓展海權並進行殖民侵略,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佔領淡水,翌年建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現今紅毛城),直到清咸豐10(1860年),淡水開放為北臺灣第一個通商口岸,淡水河港城市遍佈著洋人的足跡。清康熙、乾隆年間,閩粵漢人陸續渡過黑水溝來到這裡墾殖生根,建立純屬漢人的聚落,百業興盛。    

在此之前,對於曾經住過這裡的先住民是誰,引致我深深地好奇。根據文獻資料告訴我們,早在六千年前淡水河下游近海河口四周的臺地與平原,就有史前人類居住的紀錄。從出土文物看出,大坌坑文化最早,約在6,000~4,200年前,主要出現在淡江大學後方及公司田溪南岸的臺地上;再來是約在4,500~3,500年前的訊塘文化,現今港子坪、紅毛城與竿蓁林、鼻仔頭等淡水河下游地區;再來是距近約1,800年的十三行文化,主要分布於淡水馬偕護校旁與關渡一帶。上述地區對於淡 水的地理環境不熟悉者也許不瞭解其真正方位,仔細觀看後文也許您能大略知其一、二。

          十三行文化早期稱作「凱達格蘭文化」,平埔族人「凱達格蘭族」在淡水河口兩岸居住了將近2,000年。今天很多淡水地名仍然保留著「凱達格蘭族」聚落相關名稱,例如竹圍、圭柔山(圭柔社)、大屯子(大屯社)…等。如同臺灣多數鄉里一樣,蕃仔田、蕃仔崙、蕃仔厝等,都是平埔族聚落的延伸名字。

         要深度瞭解淡水的自然人文史蹟,光靠圖書館資料是不夠的,最好按圖索驥親自步入街頭巷尾去探詢,否則環境變遷之後,會找不出頭緒。

         當我多次步行探索後,仍有許多遺漏地方,難免有遺珠之憾。主要是環境改變太多,也有避門謝客古蹟,不得其門而入。例如「崎仔頂」施家古厝正進行古蹟復建中;「礮台埔」淡江中學因2015529日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小隨機殺人致一名女性學童死亡事件而謝絕遊客參訪校內古蹟、瞻仰馬偕墓園。

          介紹淡水自然人文古蹟,我以「五虎崗」為啟端,來分段區別不同人文在淡水河港的歷史意義。從地理位置看,淡水夾在大屯山系與觀音山系之間,淡水河從中蜿蜒而過出海。大屯山於200萬年前經歷火山爆發,觀音山較晚,約在36萬年前,火山熔岩造就如今兩岸特出的地形景觀。從淡水的位置往東邊仰望大屯山脈,當初的火山熔岩是由面天山出陵經由向天山來到虎頭山(海拔397.2M)後蜿蜒而下,從此分成五條支脈,形成五條如虎爪般的丘陵,我們稱之為「五虎崗」。

          我喜歡引用「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對「五虎崗」的形容-「您可以把左手伸出指向觀音山,手背向上,淡水河從小指指尖流向大姆指,大姆指就是第一崗,滬尾礟台位在指尖處,食指是第二崗,以紅毛城為主角;第三崗是中指重建街、清水街一帶,最高處就在清水祖師廟,第四崗是無名指,重心在淡江大學和鄞山寺,小指是第五崗,上面有聖本篤修道院。」,這樣一來就比較清楚。

          套句旅行者常掛嘴邊的話「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為了進一步瞭解「五虎崗」的地理位置及人文史蹟,特別整合「五虎崗」成三條探索路線。

第一條路線:以鼻仔頭歷史文化園區為主。以殼牌故事館為起點,沿淡水河畔自行車道來回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並包括聖本篤修道院,昔稱「鼻頭崙」的範圍,即「五虎崗」第五崗區域。再從淡水捷運站轉往「鄞山寺」,並繼續前走淡江大學校區,昔稱「大田寮」,即「五虎崗」第四崗區域。

第二條路線:以早期漢人市街發展區域為主。以福佑宮為起點,繞行現今清水街與重建街,昔稱「崎仔頂」的範圍,即「五虎崗」第三崗區域。

第三條路線:以洋人在淡水主要聚集區為主。以馬偕上岸處為起點,繞行馬偕街、真理街及周邊,昔稱「埔頂」(礮台埔)的範圍,即「五虎崗」第二崗區域。再繼續深入「埔頂」以北昔稱「烏啾埔」地區,包括「滬尾礮台」在內,即「五虎崗」第一崗區域。

          地理上,淡水「虎頭山」位置在大屯山西北方,虎頭山稜脈山腳下是早期福建泉州移民來此拓墾所在,在丘稜地上以梯田形式墾荒種植,也形成泉州人的聚落。在登輝大道(即淡水輕軌)沿線的東南方,從清領時期泉州人就在此落腳生根。從輕軌鄧公站出發,讓我們一步一腳印來探訪「北投子」的地理人文史蹟。

    北投子地區行政轄區屬於新北市淡水區北投里,位置在淡水區中部的山谷間,從登輝大道北新路一段165號附近進入,首先映在眼簾的是一棵古老榕樹,範圍區域盡是古樸老舊住宅。倚著水圳溝渠繞行社區,石砌牆與破舊磚瓦房比比皆是,古老磚砌小土地公廟座落於路旁。路側發現有「日本人皇族之曾紗家」遺跡,穿入林間10公尺就可看到。前進幾步路,側過墓園,有座清道光丙申年桂月立的墳墓,碑額刻著「銀同」,這是泉州人聚落的明證。

          繼續前行,抵達北投子98號「李家燕樓」,是淡水忠寮里李厝宗族的宗廟,位在淡水區「水源地」上。昔日李家是淡水地區最大的姓氏聚落,從中寮燕樓李家開基祖李鼎成跨海遷臺以來綿延數代,後裔多數成就非凡,成為淡水望族。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開基祖李鼎成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 攜同妻子林耀娘搭船渡海來臺,初期落腳在關渡,乾隆二十一年(1756)舉家遷居到滬尾(淡水舊名)。來臺之初以行醫為業,後來棄醫就農。

    乾隆五十四年(1789),李鼎成長子李臣春購買北投子山林地十餘甲逐步拓墾山腳水源地,次第變為良田。李臣春四子李山石後來成為李家發展的四房主幹,現在所見的燕樓宗祠係由四房李山石的後代管理維護。

    進入閩南三合院的燕樓宗廟參觀,看到多數精湛的建築作品,據導覽老師(李家後人)介紹,都是多位匠師的精心傑作。中寮燕樓李家自渡臺第四代以降人才輩出,文風鼎盛,總共有13位在朝當官,文魁、武魁、歲魁皆有。尤其光緒乙酉科,叔姪同榜,分中文、武舉人,一時傳為佳話。燕樓匠派在淡水地區也是特別出名,當代建築史家李乾朗、燕樓匠師李自然皆是。

    導覽老師引領到「李家燕樓」右側另棟古厝,仍有李家後人居住其間。經屋主指點,牆壁上滿佈二戰末期美軍空襲掃射的槍孔痕跡,令人不寒而慄。隨後輕移腳步來到「李家燕樓」堂後的小山坡,除了李家先祖墳塚之外,讓我們頗為驚訝的是一處巨洞,可容一人進出。經導覽老師指點,那是二戰時期的防空洞,見證戰爭的殘酷史實。

    站在「李家燕樓」堂後小山坡上,眼前是「虎頭山」的稜脈,林木鬱鬱蔥蔥。翻越山頭,可俯瞰聳立的七星山景致。

    離「李家燕樓」不遠處,在水源街二段產業道路上,有座日治時期建設的「北投子淨水場」,這裡名為「雙峻頭水源地」。

    淡水雙峻頭水源地就是「滬尾水道」,位在淡水水源街庄子內段的山麓,是庄仔內溪的上游之一,完工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是臺灣現代化自來水的開端。源頭是一處低海拔的天然地下水源,此處泉水均出自火山岩深隙處,循環湧出,若非嚴重地殼變動,湧水量不會減少。水道是輸送自來水的管道,因此日文以「水道水」稱呼乾淨的衛生用水、自來水,演變至今臺語仍稱「自來水」為「水道水」,稱「水龍頭」為「水道頭」。

    雙峻頭水源因水質優良,不用淨水設備,而沿線埋設的輸水鐵管有將近七千公尺。現今淡江大學校園與附近部分區域的生活用水來源,仍是滬尾水道湧出的泉水。目前水源地為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的「北投子淨水場」,為保持水源不對外開放。大門兩側有「淡水街 水源地」字樣,窺探門內建築物有點老舊,我們只能夠站在鐵門外,拍照留念。

北投子水源街二段有二處「虎頭山步道」路標,我們循著距離近、山路不陡路線前進。不久來到一處高聳電塔地方,地面上有一座「主03 淡水庄仔內」虎頭山基石,山友在一旁樹幹上綁著「虎頭山H:137m」登山路條。隨後步上翠綠林木夾道的產業道路,穿越藤蔓爬牆、殘破不堪的古老房舍,接近北新路一段的往虎頭山忠愛街口,過登輝大道就是淡水輕軌鄧公站唯美景觀。

B01-DSC_0183-淡水區北新路一段165號北投子入口古老榕樹  B02-DSC_0241-北投子「李家燕樓」新修的門樓  B03-DSC_0220-北投子「李家燕樓」正廰建築

B01-DSC_0183-淡水區北新路一段165號北投子入口古老榕樹.JPG

B02-DSC_0241-北投子「李家燕樓」新修的門樓.JPG

B03-DSC_0220-北投子「李家燕樓」正廰建築.JPG

B04-DSC_0227-北投子「李家燕樓」祠堂  B05-DSC_0231-「李家燕樓」祠堂高懸文魁匾額  B06-DSC_0229-「李家燕樓」祠堂高懸武魁匾額

B04-DSC_0227-北投子「李家燕樓」祠堂.JPG

B05-DSC_0231-「李家燕樓」祠堂高懸文魁匾額.JPG

B06-DSC_0229-「李家燕樓」祠堂高懸武魁匾額.JPG

B07-DSC_0258-「李家燕樓」右側另棟古厝牆壁上槍孔痕跡  B08-DSC_0271-從「李家燕樓」堂後俯瞰「虎頭山」稜脈  B09-DSC_7628-水源街二段北投子淨水場(雙峻頭水源地)

B07-DSC_0258-「李家燕樓」右側另棟古厝牆壁上槍孔痕跡.JPG

B08-DSC_0271-從「李家燕樓」堂後俯瞰「虎頭山」稜脈.JPG

B09-DSC_7628-水源街二段北投子淨水場(雙峻頭水源地).JPG

B10-DSC_7653-北投子水源街二段-03淡水庄仔內虎頭山基石  B11-DSC_7700-北新路一段往虎頭山忠愛街口  B12-P134232-淡水輕軌鄧公站唯美景觀

B10-DSC_7653-北投子水源街二段-主03淡水庄仔內虎頭山基石.JPG

B11-DSC_7700-北新路一段往虎頭山忠愛街口.JPG

B12-P134232-淡水輕軌鄧公站唯美景觀.jpg

    從淡水輕軌鄧公站往鄧公路鄞山寺(汀州會館)方向出發,會經過學府路的聖本篤修道院,屬於「五虎崗」第五崗區域。位於輕軌鄧公站附近有值得介紹景點,越過橫跨登輝大道的國泰橋東行即進入樹林口「滬尾櫻花大道」,櫻花大道全長約3公里,二~四月間櫻花盛開時節遊客絡繹於途,非常熱鬧。沿鄧公路一直進去,樹林口至三空泉一帶田園風光絕美綺麗。清領及日治時期稱為「三空泉庄」的地域,三面環山,庄內山腳間冒出三處天然湧泉,台語叫「三港泉」,天然湧泉使得這裡的小溪流清澈見底。可想而知,有機農園的蔬果相當受人青睞。

    從國泰橋橋頭往西行,會經過筆者壽險啟蒙教育的「國泰人壽淡水教育中心」,繼續前進,經過「聖本篤修道院」,再抵達「定光佛鄞山寺」。

    位於淡水鄧公路15號的鄞山寺是全臺灣目前僅有兩座供奉定光古佛寺廟之一,另一座位於彰化市光復路140號的「定光庵」。淡水定光古佛廟鄞山寺創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較晚於彰化定光古佛廟,彰化定光古佛廟定光庵創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淡水鄞山寺廟中供奉的是從福建龍巖市武平縣巖前城迎來的「定光古佛」,罕見的軟身神像,異常珍貴,目前該寺廟經指定為國定第二級古蹟。以前在國泰人壽上班時常往來淡水鄧公路上的教育中心,總以為鄧公是紀念人物,後來才瞭解相差很多。事實上,因「定光」與「鄧公」之閩南語音近,而訛為「鄧公」,因此所在位置的地名就成為「鄧公里」、路名成為「鄧公路」,附近有「鄧公國小」,真是奇特。

    鄞山寺由汀州府人張鳴岡等捐建,羅可斌、羅可榮兄弟施田以充經費。會館則是一種地緣性民間組織,以互相濟助為目的一種同鄉會,稱作「汀州會館」。「定光佛」為閩西汀州人的守護神,信徒大多為閩西客家移民。該寺廟於清咸豐八年(1858)重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再修,大體上完整保存道光初年原貌,包括當年施工的的屋脊泥塑都相當完整,其建造所用石材為觀音山石,非常古樸華麗。

B13-DSC_8995-淡水鄧公路鄞山寺(汀州會館)  B14-IMGP1429-鄞山寺清同治五年(1866)「坐鎮海門」匾額  B15-IMGP1430-鄞山寺清光緒十九年(1893)之鄞山寺石碑記

B13-DSC_8995-淡水鄧公路鄞山寺(汀州會館).JPG

B14-IMGP1429-鄞山寺清同治五年(1866年)「坐鎮海門」匾額.JPG

B15-IMGP1430-鄞山寺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之鄞山寺石碑記.JPG

    延續「五虎崗」第五崗區域的範圍,從鄞山寺西行來到淡水河邊的淡水殼牌倉庫,現已經規劃為「淡水文化園區」,開放遊客參觀,淡水社區大學也設在此。

    淡水捷運站一帶舊稱「鼻仔頭」,淡水嘉士洋行殼牌倉庫的歷史可從清咸豐八年(1858) 滬尾(今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開始,咸豐十二年(1862) 礮台埔、鼻仔頭被劃為洋商租借區,光緒二十年(1894) 英商范嘉士向滬尾草寮莊外鼻仔頭居民紀化三永久租斷土地,設置嘉士洋行,經營茶葉、樟腦外銷。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年(1897) 嘉士洋行與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合作油品生意,明治三十四年(1901) 殼牌公司買下倉庫,陸續增建倉庫、油槽,作為儲放油品的倉庫,並興建鐵路側線,透過北淡線鐵路運送油品。二戰末期,昭和十九年(1944),美軍轟炸北臺灣,發生「火燒臭油棧」事件,油槽付之一炬。

    前些年數度進去參觀,留下足跡與美美的遺蹟照片,回味無窮。一進「淡水文化園區」大門,眼前右側建築物是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潤滑油倉庫,左側是「淡水文化基金會」所在位置,再進去是「淡水社區大學」。基金會旁是「淡水殼牌故事館」,常設展出殼牌倉庫的歷史與發展沿革,有專人解說。經繞行園區,現存的四座大型磚造倉庫(製罐工廠、煤油桶倉庫、潤滑油倉庫、輕質汽油倉庫)、三座小型庫房及油槽遺址,皆歷歷在目。最令人驚奇的歷史建築非亞細亞支線的運油鐵道殘蹟莫屬,當年臺鐵亞細亞支線接通淡水線鐵軌,透過鐵路淡水線,成為其全球業務的一環,大規模經營臺灣的煤油買賣,如今鐵道支線也因淡水線拆除改建捷運而停用。

    繞過園區製罐工廠右後方的原碼頭區,目前經由水上人家使用中,當潮汐返復時,別具另番意境。

B16-IMGP1271-淡水文化園區及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潤滑油倉庫現貌  B17-IMGP1273-淡水殼牌倉庫園區內亞細亞支線的鐵道殘蹟  B18-IMGP1269-淡水殼牌倉庫現為水上人家使用的原碼頭區

B16-IMGP1271-淡水文化園區及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潤滑油倉庫現貌.JPG

B17-IMGP1273-淡水殼牌倉庫園區內亞細亞支線的鐵道殘蹟.JPG

B18-IMGP1269-淡水殼牌倉庫現為水上人家使用的原碼頭區.JPG

    「五虎崗」第四崗區域是昔稱的「大田寮」,所在位置是今淡江大學校區。從蔡坤煌醫師拍攝的老照片可以看出,早期的大田寮是一大片稻田景象,而現今一般淡江學生所稱的大田寮,則僅指淡江校外環繞運動場至後門公車站一帶用餐和校外租屋的區域。

    淡江大學的創校歷史,可從1950年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淡江英專)談起,當時北臺灣可說無人不知曉。1958年改制為淡江文理學院,1964年張建邦出任校長,1980年張建邦於任內完成淡江文理學院升格為淡江大學迄今。回顧歷史,1970年的大學聯合招生考試,淡江文理學院的錄取分數還在逢甲工商學院之前,如今以治校成績而言,母校逢甲大學扶搖直上,身為逢甲人引以為傲。

    Google探索,淡江大學淡水校區知名的「淡江十景」,分別是「克難坡」、「驚聲銅像」、「宮燈教室」、「書卷廣場」、「李雙澤紀念碑」、「海豚吉祥物里程碑」、「五虎碑雕塑」、「金鷹銅雕」及「地球村雕塑」。其中與淡水特色地形「五虎崗」有關聯的是「五虎碑雕塑」,象徵淡江人「虎虎生風」,強壯勇猛的體魄與精神,其基座上刻有校長張創辦人建邦博士撰寫之「五虎崗傳奇」。淡江大學淡水校區另有一特色建築物,是興建於1954年間的宮燈教室,仿中國傳統的宮廷式建築,起霧中的景色更夢幻、更美。可惜因新冠肺炎疫情關係,不開放進入校園參觀。

B19-IMGP1422-大田寮淡江大學克難坡(英專路)  B20-IMGP1424-大田寮淡江大學(學府路上巨大校碑)  B21-IMGP1423-大田寮淡江大學(學府路上古樸校舍)

B19-IMGP1422-大田寮淡江大學克難坡(英專路).JPG

B20-IMGP1424-大田寮淡江大學(學府路上巨大校碑).JPG

B21-IMGP1423-大田寮淡江大學(學府路上古樸校舍).JPG

    循著淡江大學學生每天往返校區的「學府路」路線,來到淡水捷運站,觀音山即現眼前,景致優美。淡水「金色水岸」的遊客絡繹不絕,騎腳踏車的,散步漫遊的,或搭渡輪的,都能滿足每個人的遊興。

    觀音山座落在淡水河西岸,主峰標高616公尺,乃是一座最年輕的休火山,屬於大屯火山系最西境的錐狀火山,曾在十六萬年前爆發,時間較大屯火山晚。從淡水、關渡一帶遠眺,仿若一尊仰躺觀音之勢而得名。

          多年前騎腳踏車暢遊淡水金色水岸,從關渡、紅樹林、竿蓁林一路過來,必定經過二處離淡水捷運站不遠的新北市市定古蹟,一是「淡水水上飛機場」,一是「淡水氣候觀測所」,兩者所在地都是「鼻仔頭」。「淡水水上飛機場」創建於昭和十二年(1937),是臺灣第二座國際機場(第一座為松山機場)。當時名為「淡水飛行場」,唯一的民間航空水上機場,營運航線是兩週往返一次的橫濱經淡水至盤谷(曼谷)航線,當時使用的飛機主要為載客約為二十人的雙引擎川崎飛行艇。昭和十八年(1943),日本軍方徵收淡水水上機場作為戰爭使用,便不再有民航機在淡水機場起降了。目前淡水水上機場仍有軍隊駐紮管制,門禁森嚴,一般人無法進入,只好望門興嘆。依現有資訊,仍然保有停機坪、溜滑台與防空洞等遺跡。今日從淡水捷運站前金色水岸自行車道望向殼牌倉庫碼頭區方向,鄰近水域就是飛機起飛、降落的水道區。「淡水氣候觀測所」位在「淡水水上飛機場」上方,同年因機場需要而興建,迄今仍在使用中,我們所知的寒流來襲最低溫氣候預報都從這裡發出。

B22-IMGP1431-陽光照耀下的淡水捷運站建築  B 23-IMGP1277-漫遊淡水金色水岸欣賞觀音山風光  B24-IMGP1284-遠眺日治時期在淡水河面臺灣第一座水上機場遺址

B22-IMGP1431-陽光照耀下的淡水捷運站建築.JPG

B23-IMGP1277-漫遊淡水金色水岸欣賞觀音山風光.JPG

B24-IMGP1284-遠眺日治時期在淡水河面臺灣第一座水上機場遺址.JPG

    早期漢人市街發展區域的「崎仔頂」,在現今的清水街與重建街範圍內,即「五虎崗」的第三崗區域。沿著淡水捷運廣場之金色水岸出發,循著先人腳跡從下街到頂街,掀開古今歷史新頁。

昔人以福佑宮劃分地界,福佑宮區域稱為「下街」(或稱大街、滬尾街),也稱「公館口」。如果仔細觀察福佑宮前中正路上的地圖標示,更會瞭解其地理位置,往東通往臺北方向,往西通往三芝、石門、金山方向(經過昔時稱新店的三民街口);向上延伸即是頂街(今重建街)與米市仔街(今清水街);往北經水碓子,再穿越今日的登輝大道,經過北新莊,也可達三芝、石門,構成淡水最早的漢人聚落與商業中心。讓我們一步一腳印來探索發現。

    駐足在淡水捷運廣場金色水岸自行車道上,觀賞停泊在淡水河畔的多數漁船,正值退潮之際,可見河灣處的河道滿佈漂浮草木,影響著漁船的進出作業。接近渡船頭區之前,廣場上豎起一座大型船錨雕塑,象徵著淡水是名副其實的海港城市。這裡是著名的金色水岸步行街,各種餐飲店會聚,星期例假日遊人如織。經過這處,讓我們也感受到濃濃的宗教味道,早年漢人也在這處留下所信仰的神祇。「幸海宮」供奉鳳山古佛,從門聯字句猜想是「廣澤尊王」神尊。「和衷宮」是淡水早年廟宇之一,主祀「朱府千歲」,據瞭解,此宮廟是製麵者祭祀的廟宇。

B25-IMGP1283-淡水捷運廣場金色水岸停泊漁船  B26-IMGP1304-金色水岸渡船頭區廣場之船錨雕塑  B27-IMGP4588-金色水岸渡船頭區和衷宮朱府千歲

B25-IMGP1283-淡水捷運廣場金色水岸停泊漁船.JPG

B26-IMGP1304-金色水岸渡船頭區廣場之船錨雕塑.JPG

B27-IMGP4588-金色水岸渡船頭區和衷宮朱府千歲.JPG

    感受淡水金色水岸悠閒時光之際,來到新北市最具示範性的觀光市場-淡水中正觀光市場,主建物設計為二層,頂樓為古意盎然的景觀廣場,原屬福佑宮(媽祖間)廟埕,日治時期改興建為木造市場,今日新穎的觀光市場在201110月完工啟用。地上一樓是乾貨、名特產及特色小吃計28個攤位;地下一樓做為機車停車場,成為一個兼具宗教、觀光、美食匯集的新天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日的福佑宮媽祖廟管制進出。目前廟貌多加了一些建物,很難看出原始外觀,於是從網路取下相片;筆者現存多數影像,是前些年拍攝的,例如「翌天昭佑」匾額。在福佑宮前殿虎壁上,嵌著一塊嘉慶元年(1796)的「望高樓碑誌」石碑,記載當時在淡水建望高樓的事蹟。

    相傳清光緒十年(1884)清法戰爭滬尾之役,在沙崙戰場激戰時,分別有四位神明護衛,即清水巖清水祖師、福佑宮媽祖、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及忠義宮蘇府王爺,滬尾之役因而成為清朝在臺灣對外打贏的唯一一場戰爭。戰後,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賜匾,清水巖清水祖師廟之匾額是「功資拯濟」,福佑宮媽祖廟之匾額是「翌天昭佑」,龍山寺之之匾額是「慈航普度」,忠義宮蘇府王爺之匾額是「威靈赫濯」。

          座落於淡水中正路200號古樸的福佑宮媽祖廟,相傳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是滬尾街上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捐建者以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永春、永定七縣移民為主,也有漳州、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成為淡水人的公廟。福佑宮的地理位置是坐北朝南,前面緊臨淡水河,遠眺觀音山,後面倚著崎仔頂,正是所謂「前有水為鏡,後有山為屏」的良好地理形勢。

          站在古意盎然的景觀廣場上,遠眺清翠的觀音山景色,心情特別舒暢。景觀廣場近中正路旁置立著「福佑宮媽祖石」巨岩,頗令人好奇。根據福佑宮立碑記述,媽祖石沿革:淡水在地信仰媽祖甚為虔誠,河畔媽祖石又稱「媽祖印」,昔日河堤未建前,媽祖石在河中依潮汐時而隱現,在地傳說另有「三點金」、「媽祖印斗」等石,適逢中正市場改建再度現身,工程中欲將媽祖石暫遷八里石廠整修,但工程諸多不順,經請示媽祖後始順利施工,神蹟傳為佳話。

B28-淡水中正路福佑宮媽祖廟(相片取自網路)  B29-IMGP4355-淡水福佑宮媽祖廟之「翌天昭佑」匾額  B30-IMGP4362-淡水中正路福佑宮前媽祖石

B28-淡水中正路福佑宮媽祖廟(相片取自網路).jpg

B29-IMGP4355-淡水福佑宮媽祖廟之「翌天昭佑」匾額.JPG

B30-IMGP4362-淡水中正路福佑宮前媽祖石.JPG

    繞過下街福佑宮左巷,拾級而上是昔稱頂街的重建街(即九崁),走在陡峭石階的淡水最早街道,如今老舊房舍的樣貌仍然完整保留,讓人彷彿置身在時光隧道裡。蜿蜒數百公尺依山而建的窄小陡峭街道,先人因地制宜形成長長街屋,商店櫛比鱗次。街道四通八達,仔細觀察,上坡街道的右側轉角人偶彩繪,指示路標可連接到清水巖清水祖師廟,通行無礙。走到隔鄰連通清水街的巷道,有個「戀愛巷」的美麗稱謂,當然也有美麗的愛情故事隱含其中,文人雅士的創意,為淡水山城觀光增色不少。

    重建街不乏百年以上古老建築,然而斷垣殘壁、破舊房舍卻隨處可見。重建街31~37號清代以來的四棟百年老屋,算是比較完整一群。重建街19號門前有一方大石頭,據稱是許多重建街居民童年玩耍之地。

    位於重建街與清水街交叉口的興建宮,進廟雙手合十,方知恭奉的是朱、劉、池等三位王爺。相傳二次大戰時,這一帶受到嚴重轟炸,但躲在廟中的居民卻毫髮無傷,因而成為地方重要的廟宇。

B31-IMGP4365- 由福佑宮左巷拾級而上是昔稱頂街的重建街  B32-IMGP4374-淡水崎仔頂昔稱頂街的重建街街景  B33-IMGP4380-淡水崎仔頂頂街重建街的戀愛巷

B31-IMGP4365- 由福佑宮左巷拾級而上是昔稱頂街的重建街.JPG

B32-IMGP4374-淡水崎仔頂昔稱頂街的重建街街景.JPG

B33-IMGP4380-淡水崎仔頂頂街重建街的戀愛巷.JPG

B34-IMGP4392-重建街古樸房舍建於清朝年間  B35-IMGP4383-重建街31號古樸房舍巷內巨石(右下角)  B36-IMGP4400-重建街與清水街交叉口的興建宮(朱劉池王爺)

B34-IMGP4392-重建街古樸房舍建於清朝年間.JPG

B35-IMGP4383-重建街31號古樸房舍巷內巨石(右下角).JPG

B36-IMGP4400-重建街與清水街交叉口的興建宮(朱劉池王爺).JPG

    沿著清水街前進到座落於清水巖清水祖師廟旁的「米市福德宮」,這座廟宇在當地也是赫赫有名古廟之一,係由米商集資所興建,可想而知,清水街林立的米店當年掌握大多數的民生需求。

    登上石階一探享譽盛名的清水巖清水祖師廟,第一眼所見的是一對龍柱,龍首自底部躍起,龍身向下,顯得威猛、赫赫生風。該廟的石雕、木雕與剪黏等作品都是出自名家,技藝高妙非凡,讓祖師廟成為匯集淡水宗教藝術的殿堂。

    清水巖清水祖師廟建於昭和十二年(1937),主祀「蓬萊老祖」神像,也就是人稱的「落鼻祖師」。本尊是安溪清水巖以沉香木雕造祖師佛像六尊中之一,清咸豐年間,安溪清水巖和尚恭奉祖師佛像渡海來臺從淡水港上岸,將祂安奉在淡水東興街(今草東里中正路)濟生號鄉紳翁種玉家中。同治六年(1867) 「蓬萊老祖」神像於今石門區出巡時,顯靈落鼻示警,村民盡出,村中無人,此時突然發生地震,全村屋毀,無人傷亡,清水祖師之神蹟而獲得民眾之崇敬,這是「落鼻祖師」稱號由來。光緒十年(1884) 清法戰爭滬尾之役(人稱西仔反),有清水祖師顯靈護衛而擊退法軍神蹟,光緒皇帝特頒「功資拯濟」匾額。

    清水祖師神威顯赫,然而僅奉祀於民宅,本尊卻無供奉廟宇,淡水士紳李文珪、許丙等於日治昭和七年(1932) 開始將附近音樂團體「淡水軒」的西秦王爺廟、碼頭工人祭祀的富美蕭王爺廟拆解,合併在清水巖奉祀(另在重建街208號的文昌祠則遷至福佑宮供奉)。昭和十二年(1937) 完工,廟貌莊嚴宏大。

    俗稱「淡水大拜拜」主要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傍晚舉行的清水祖師「暗訪」宗教活動,五月初六中午開始展開的日間遶境,巡遊全區,希望能夠驅逐瘴癘、瘟神,庇佑平安。官方定名為「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2013年新北市政府已將「淡水大拜拜」,列為「無形文化資產」。

    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廟與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對於「蓬萊老祖」神像誰屬有歷史爭議,光緒十年(1884) 清法戰爭勝利後,淡水方認為「蓬萊老祖」神像原屬於淡水,是淡水沒有祖師廟,才寄放在艋舺的,戰爭結束後就一直奉祀在淡水。日治時期為平息爭議,官方出面決議兩方共有,輪流供奉。當時光緒皇帝所賜「功資拯濟」御筆匾額高懸在艋舺清水祖師廟正殿,淡水懸掛的「功資拯濟」匾額是複製品。

B37-IMGP4465-淡水清水街米市福德宮  B38-IMGP4496-淡水清水街清水巖祖師廟  B39-IMGP4489-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廟之「功資拯濟」匾額

B37-IMGP4465-淡水清水街米市福德宮.JPG

B38-IMGP4496-淡水清水街清水巖祖師廟.JPG

B39-IMGP4489-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廟之「功資拯濟」匾額.JPG

    從米市街下來轉進清水街傳統市場,長條市場街延伸至英專路,狹窄且不見天空間乃是居民日常生活所依,早市時間人聲沸騰。巷弄內極不引遊客注意的廟宇是「淡水龍山寺」,經常會錯過。

    淡水龍山寺與其他地方以「龍山寺」齊名的廟宇有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和鳳山龍山寺,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安海龍山寺。根據資訊,淡水龍山寺創建於清乾隆年間,由黃龍安等頭人募款聚資,武榮洪姓檀越獻地。追溯建廟歷史,現貌廟宇乃是咸豐三年(1853)開始重建,經過5年工期,終於咸豐八年(1858)完成。目前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進入三川門,第一眼所見是彌勒佛神像,左側另立著兩塊咸豐與光緒年間石牌,字跡清晰,記述當時的某種約定文書。駐足拜殿合十,正殿上方懸掛著光緒十二年(1886)巡撫劉銘傳奏請賜匾御書的「慈航普渡」匾額,乃因光緒十年(1884)清法戰爭淡水龍山寺觀世音菩薩顯靈護衛擊退法軍的神蹟所致。

B40-IMGP4506-清水街市場內之淡水龍山寺正殿  B41-IMGP4507-淡水龍山寺之「慈航普度」匾額  B42-IMGP4509-淡水龍山寺咸豐與光緒年間石牌

B40-IMGP4506-清水街市場內之淡水龍山寺正殿.JPG

B41-IMGP4507-淡水龍山寺之「慈航普度」匾額.JPG

B42-IMGP4509-淡水龍山寺咸豐與光緒年間石牌.JPG

    從福佑宮左側道路前進,轉入中正路12巷,位於125號的「和洋折衷式」建築物,是日治時期的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前些年來訪時正值修繕施工中,只能從外觀圍牆探望,留下整修前日治時期淡水警官宿舍外貌的影像。

    根據資訊,該警官宿舍為當時淡水郡役所警察課長的專用住所。隨著 2007 年最後一位居住者搬離後,這棟宿舍於同年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歷史建築,2020 年初因修繕完成而開放民眾免費參觀。翻新後的內部空間從座敷(主客廳)、應接室(西式會客室)到緣側(日式門廊)等各角落,皆完整重現了日治時期的警官生活日常。因新冠肺炎疫情關係無法進入參觀。

    從中正路12巷口進入,沿左側石階可上到「淡水紅樓」,也可從門牌號三民街26號上蜿蜒石階(馬偕銅像三角公園後方)

    「淡水紅樓」(逹觀樓)因有著殖民地式紅磚建築的外觀,因而得名,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到了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二年(1899)才完工啟用。紅樓建築是本地經營船頭行的富商李怡和建於清末的宅第,建築上運用北投出產的唭哩岸石做為一樓內牆。登臨佇立在老街上的山坡紅樓,從外觀看來,三面都設有磚拱迴廊,門廳設置在中央,入口式中式大廳的隔屏後側有餐廳,可在古樸的紅瓦建築中享用精緻的中華料理,並品嚐香醇的咖啡。在日治時代有許多港口及街景的照片都是由此樓拍攝而得,景色之開闊讓人有達觀之感。

    從三民街26號上蜿蜒石階,入口立著「木下靜涯紀念公園」木牌,登上淡水紅樓後發現左側一隅竪立著石雕一座,鐫刻「好日好日又好日」字樣。起先完全不懂「木下靜涯」其人其事,經Google查詢,方知是日治時期日本東洋畫京都派畫畫家,曾在臺灣日治時代的臺北州淡水郡(今新北市淡水區)居住與作畫達二十餘年。目前設置在淡水街三層厝26番地(今淡水區三民街22號)的石雕,是其於大正十二年(1923)落籍淡水舊居處。1988年「木下靜涯」去世時,留下「好日好日又好日」的遺言。

B43-IMGP4528-整修前日治時期淡水警官宿舍外貌  B44-IMGP1410-佇立在淡水老街上的山坡紅樓  B45-IMGP4548-木下靜涯淡水舊居處石雕鐫刻「好日好日又好日」遺言

B43-IMGP4528-整修前日治時期淡水警官宿舍外貌.JPG

B44-IMGP1410-佇立在淡水老街上的山坡紅樓.JPG

B45-IMGP4548-木下靜涯淡水舊居處石雕鐫刻「好日好日又好日」遺言.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意山林 的頭像
    中意山林

    sanlin819chen26的部落格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