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鰲峰山地景人文史蹟與大肚王國走讀

陳韋佐 旅記 2021.07.02

    隔著與逢甲大學朝夕為伴的大肚山台地,西側地區是否存在遠古人類生活場域,如同座落於臺中市西屯區「惠來遺址與西大墩遺址」,讓我們以走讀方式慢慢瞭解她。位在清水鰲峰山的牛罵頭史前文化遺址到底帶給現代人什麼樣訊息,為何平埔族群曾經在西岸平原上生根,讓沙鹿、清水一帶曾為「大肚王國」大本營。相當有趣的史實,以一步一腳印方式帶您走一回,讓您更加認識臺灣史。

    鰲峰山位處大肚山北麓,「清水」在其山腳,因有清水斷層經過而冒出天然湧泉,今大街路和清水街口仍可見湧泉口。所在位置稱「埤仔口」,因清水斷層線上之靈泉清澈可鑑而得名為靈泉,日治大正九年(1920),遂將舊地名「牛駡頭」改名為「清水」。昭和四年(1929)日本當局在埤仔口泉水源頭處設立自來水廠,供應清水地區的民生用水,成為清水現代化重要的一步。放流的泉水,不但是婦女們洗衣的重要水源,也成為她們交換訊息的最佳場所。牛罵頭是來自平埔族語,漢人大量移入前原為平埔族群拍瀑拉族牛罵頭社聚居地。大街路是清代清水第一街,日治時期仍是熱鬧的主要街道。

紫雲巖(觀音亭)在大街路上,創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主祀觀世音菩薩。廟方保存有清同治三年(1864)「慈庇兵戎」的古匾,此匾與戴潮春事件有關。戴潮春事件是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也是時間最久者,自同治元年(1862)起事至同治三年(1864)平定。事件起因乃官府鎮壓天地會(又名八卦會)所致,影響範圍北至大甲,南至嘉義,遍佈整個台灣中部。清廷平定戴潮春事件後,數個臺中海線廟宇皆獲贈匾額,以誌紀念,紫雲巖也在其列。

紫雲巖正殿後方花園假山上立著一座清乾隆卅四年(1769)古碑,文字記載「特調臺灣北路理番分府加五級紀錄五次記大功二次沈 為…發感恩社民番業佃秀水庒…勒石遵諭」;另一座是明治卅九年(1906) 的堤防重修紀念碑,文字記載「牛駡頭觀音廟後堤防復舊碑記…牛駡頭區街長蔡敏南立」。

    早期漢人移民以來自閩、粵為主,從三山國王廟的立祀可知是早期客家人墾殖清水最佳見證。三山國王廟香爐上鐫刻著「調元宮」,已有兩百多年歷史。開基福德祠是街上最早的土地公廟,廟宇屋脊的雙龍抱元寶剪黏,象徵廣納四海財源,最受在地生意人喜愛與膜拜。

B01-清水大街路和清水街口(埤仔口)天然湧泉  B02-DSC_0636-清水大街路紫雲巖(觀音亭)巍峨廟宇  B03-清乾隆34年古碑及明治39年的堤防重修紀念碑

B01-清水大街路和清水街口(埤仔口)天然湧泉.jpg

B02-DSC_0636-清水大街路紫雲巖(觀音亭)巍峨廟宇.JPG

B03-清乾隆34年古碑及明治39年的堤防重修紀念碑.JPG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日治時期原為「清水神社」,昭和十二年(1937) 1123日神社鎮座。二戰後國民政府廢止神社,在1950年代成為陸軍砲兵飛彈部隊營區,直到19977月軍方裁併營區將土地還給臺中縣政府,2002年文化局將牛罵頭遺址指定為縣定古蹟,後將此區列為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從大街路登上當地人稱為「神社崎」的288階「後參道」,即可達文化園區大門口。途中經過「清水街震災紀念碑」,記錄昭和十年(1935) 421日台中墩仔腳大地震的悲慘故事。當年台灣中部芮氏7.1規模的大地震,震央位於今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水庫及關刀山一帶,又名「關刀山大地震」。當時大地震讓清水街災情慘重,屋毀人傷亡,共有326名居民罹難,立碑以悼念亡者。震災紀念碑的基座較舊應該是當年原物,基座上方矗立的大理石碑柱則較新,是後來重建的。

    文化園區大門口以牛罵頭文化層出土的紅、褐色陶器之雕塑代表文化意象。回顧牛罵頭遺址發現歷程,當年日本人在鰲峰山興建神社時,偶然間挖掘到一些史前的石器及陶器,於昭和十八年(1943)日本學者「國分直一」在大肚臺地西緣及大肚溪北岸進行考古調查時,正式確認此處就是牛罵頭文化遺址,其年代距今約45003500年前之間。

B04-IMG_0229-清水神社288階重整後人稱「神社崎」的「後參道」  B05-IMG_0223-清水神社288階「後參道」之「清水街震災紀念碑」  B06-IMG_0222-文化園區大門口以牛罵頭文化層出土的紅、褐色陶器之雕塑代表文化意象

B04-IMG_0229-清水神社288階重整後人稱「神社崎」的「後參道」.JPG

B05-IMG_0223-清水神社288階「後參道」之「清水街震災紀念碑」.JPG

B06-IMG_0222-文化園區大門口以牛罵頭文化層出土的紅、褐色陶器之雕塑代表文化意象.JPG

    進入後當被開闊廣場所震懾,昔日清水營區操演場的中央平台就是營區司令台,日治時期清水神社基台遺跡。神社前方的舊矮牆依然如故,駐足牆垣邊向遠方注目,可清楚望見大肚溪臺中火力發電廠高聳煙囪。司令台左右兩側置立一對清水神社石造狛犬,古樸模樣極為可愛。清水神社石狛的真意,左側狛犬閉嘴,以梵音代表「吽」,右側狛犬張嘴,以梵音代表「阿」,兩字合起來象徵宇宙中的萬物。神社及附屬建築都已遭拆除,並改建為軍用營舍,集中安置於前方空地的是參拜道兩側清水神社石燈構件,置放著照明參拜道的石燈底座與部份護欄遺跡,「清水街」的字樣依然清晰。

    操演場右前方,地面上橫躺著「潭子疑似遺址聚興駁坎」長條型巨石,是從台中市潭子區聚興里、慈濟潭子醫療大樓西北側所搶救發掘之文化層與出土遺物堆積地層,其文化內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營埔文化轉變為金石並用時代番仔園文化早期的階段。

B07-IMGP4198-昔日陸軍砲兵部隊清水營區操演場  B08-IMGP4197-昔日清水神社前方的舊矮牆依然如故  B09-IMG_0208-營區司令台為日治時期清水神社基台遺跡

B07-IMGP4198-昔日陸軍砲兵部隊清水營區操演場.JPG

B08-IMGP4197-昔日清水神社前方的舊矮牆依然如故.JPG

B09-IMG_0208-營區司令台為日治時期清水神社基台遺跡.JPG

B10--MG_0210-司令台左右兩側置立一對清水神社石造狛犬  B11-IMG_0215-神社參拜道兩側石燈構件-燈底座與部份護欄遺跡  B12-IMGP4204-潭子疑似遺址聚興駁坎長條型巨石

B10--MG_0210-司令台左右兩側置立一對清水神社石造狛犬.JPG

B11-IMG_0215-神社參拜道兩側石燈構件-燈底座與部份護欄遺跡.JPG

B12-IMGP4204-潭子疑似遺址聚興駁坎長條型巨石.JPG

    操演場後方是「2號棟展示館」,館內發現多數人類活動痕跡,有模擬史前人類建築屋舍留下的柱洞遺跡,琳琅滿目。2號棟展示館右後方緊鄰崗哨遺跡的小土丘與沒入的戰備水池一旁有「沙鹿區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灰坑剝取物)」的實體,移置園區內保存並對外展示。沙鹿南勢坑史前遺址展示圖共列了5張圖片,包括發現南勢坑史前遺址的施工現場、南勢坑史前遺搶救、灰坑剝取物切取、現場加固、吊放暫置港區藝術中心保養,讓我們充分瞭解考古的歷程工序。沙鹿南勢坑史前遺址文化層斷面沙鹿區南勢坑遺址(灰坑剝取物)主要由壤土與文化遺物的集合體構成,其文化層由上而下(由早到晚)共有三個不同時期的堆積,年代經碳14測定距今1000年到650年前。由解說板說明,對照現場遺物讓我們更深一層認識古老地層所蘊涵古人類生活脈動的意義,深具特殊文物價值。

B13-IMG_0189操演場後方「2號棟展示館」多數人類活動痕跡  B14-IMG_0187-沙鹿南勢坑史前遺址文化層斷面的實體  B15-IMG_0176-沙鹿南勢坑史前遺址5張展示圖

B13-IMG_0189操演場後方「2號棟展示館」多數人類活動痕跡.JPG

B14-IMG_0187-沙鹿南勢坑史前遺址文化層斷面的實體.jpg

B15-IMG_0176-沙鹿南勢坑史前遺址5張展示圖.jpg

緊鄰最後棟「4號棟展示館」,整列盤根結錯的榕樹是園區的一大亮點,歷史應該不算久遠。在1950年代成為陸軍砲兵飛彈部隊營區時,還是矮矮榕樹,從前棟都可以看到後棟作息情況,經過無數歲月,枝葉茂盛,竟長成這般模樣。

4號棟展示館」館內發現己經還原的出土文物真象,包含紅、褐色繩紋陶器,石刀、石鏃、網墜、石片器等農、漁獵用具。也看到遺址葬墓模型、牛罵頭遺址界牆剝取物,顯現牛罵頭先民的生活型態。四號棟後方是探坑現地展示,這位置仍然保持原狀,屬於出土文物原址典存,讓我們更能瞭解其文化層所代表意義。

    4號棟展示館」壁上貼著清水名人楊肇嘉所撰述文章,題名為「走尋臺灣獅:跟著楊肇嘉遊清水」。楊肇嘉是台灣政治人物、社會運動家,臺中清水人。日治時期投身台灣民族運動,鼓吹地方自治,多次被日本政府「關切」。楊肇嘉為知名門閥士紳,其為人急公好義,於日治時期助成無數台灣青年,如獎勵青年畫家(如幫助李石樵參加「帝展」)、資助飛行家、鼓勵文學青年翻譯《紅樓夢》等。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後,擔任臺灣省政府民政廳長,1962年起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B16-IMGP4241-四號棟前整列盤根結錯榕樹是園區一大亮點  B17-IMGP4254-四號棟館內牛罵頭遺址界牆剝取物  B18-IMGP4245-四號棟後方探坑現地展示

B16-IMGP4241-四號棟前整列盤根結錯榕樹是園區一大亮點.JPG

B17-IMGP4254-四號棟館內牛罵頭遺址界牆剝取物.JPG

B18-IMGP4245-四號棟後方探坑現地展示.JPG

    文化園區大門口往東是筆直的神社「正參道」,一旁設立著拍瀑拉族生活文化圖說展示走廊,史前遺址包括營埔遺址、南勢坑遺址、牛駡頭遺址、安和遺址。拍瀑拉族大肚王國(未知〜1732年),荷蘭人稱米達赫王國(Kingdom of Middag),為一個在臺灣中部由臺灣原住民的拍瀑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巴宰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跨部落聯盟。大肚王國歷經荷治時期、明鄭年代,於清雍正十年(1732)全部瓦解。

荷治時期,1644年荷兵遠征北臺灣未臣服的原住民,戰勝後南下打通陸路,遭遇拍瀑拉族的強烈反擊而未成功。翌年再度進攻,摧毀了13座反荷部落。16454月荷蘭人召開南部的地方會議,雙方訂定條約,大肚王國表示臣服,喪失不少權力。直到1662年荷蘭人離開臺灣為止,大肚王國都維持半獨立狀態。大肚王國不肯接受基督教,只讓歐洲人通過領土而不准他們定居,也無荷語的翻譯員。

大肚王國在1645年左右所統轄的範圍主要是大肚溪流域,大約是大甲溪北岸的臺中市后里之南至大肚溪流域。

    明鄭年代,1661年鄭成功領兵渡海攻打荷蘭東印度公司軍隊,取得台灣統治權,當時大肚王國頑強抵抗鄭軍,導致鄭成功等人認為他們受到荷蘭的煽動。由於鄭軍當時尚未攻下安平,就已缺糧,因此下令往北屯墾,就地取糧或種植,因此與大肚王國諸社發生激烈衝突,此次衝突,鄭軍將領楊祖陣亡,一鎮之兵(約五百人)「無一生還者」。後來鄭軍再派出將領黃安,以埋伏之計襲殺大肚社頭目。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為了反清之需要,實施「兵農合一」政策,派遣鄭軍分赴各地屯墾,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導致鄭氏政權和大肚王國數次武裝衝突。其中1670年大肚王國轄下的沙轆社抵抗鄭氏侵略,遭鄭氏政權將領劉國軒強力進攻,屠殺至僅剩六人,幾乎滅族,史稱沙轆社之役。

    清治時期,雍正九年(1731)清朝官吏對原住民指派勞役過多,引起原住民群起反抗,發生大甲西社番亂(大甲西社抗清事件),清軍利用岸裡社「以番制番」,翌年被鎮壓下來,各族人陸續逃離原居地,遷往南投縣北部之埔里一帶,大肚王國翌年亦告瓦解。

B19-IMG_0088-文化園區大門口往東是筆直的神社「正參道」  B20-DSC_0641-拍瀑拉族史前遺址生活文化圖說展示走廊  B21--IMG_0113-大肚王國的傳奇圖說

B19-IMG_0088-文化園區大門口往東是筆直的神社「正參道」.JPG

B20-DSC_0641-拍瀑拉族史前遺址生活文化圖說展示走廊.JPG

B21--IMG_0113-大肚王國的傳奇圖說.JPG

    鰲峰山有條具歷史意義的陡坡山路,名為「虎頭崎」,是昔日山上農民擔著農產品到今日大街路交易之往來路徑,今日山頂設有「鰲峰觀景平臺」,凌空視野很優,可遠眺臺中港區、梧棲觀光漁港美人魚碼頭、圓頂倉庫及高美濕地。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也記載著鰲峰山的遊歷故事。清康熙卅六年(1697)間,郁永河來台採硫,從台南乘著牛車北上,抵達牛罵頭社後,因連日大雨, 大甲溪暴漲,無法渡河,而滯留於牛罵頭社。幾天後,天氣終於放晴,雲嵐散去,郁永河看見牛罵社附近的山巒,因好奇心驅使,而想登頂眺望後山景象。牛罵社的平埔族人警告他,山上密林有時會躲藏「生番」以暗箭射人,郁永河不顧勸阻,仍興趣盎然的帶著柺杖,穿過荊棘雜草,一路爬到山頂。

    清乾隆53(1788) 林爽文抗清事件被平定後,其平海大將軍王勳(王芬)逃往今清水區牛罵頭山區,在鰲峰山「虎頭崎」石埠地方遭清兵圍攻,被捕遇害地方在今清水鬼洞前之石埠旁。沙鹿福興里福庇蔴園十二庄之沙鹿福興宮主祀林爽文事件起事領袖之一王勳,尊稱「王勳千歲」。今沙鹿福興里方圓是王勳的故鄉。

    王勳遭清兵處決後,將首級送至清廷,想要獲得獎賞,然清廷大怒並謂:「國家要勸他護國,今送頭來有違原意」,反而斥責主使之將軍,並將王氏首級送返鹿港厚葬,時年38歲。王勳首級安葬於鹿港福靈宮,此地原稱「鹿港崙仔頂」,廟對面是大片的公有停車場,昔日的鹿港鎮第二公墓所在,左前方是遊客中心。林爽文事件前,王勳曾是鹿港八郊會館總教頭,八郊會館感於王勳的捍衛鄉土,志節英烈,在墓塚旁建小祠供鄉人膜拜。初稱為「王芬大哥塚」,後漸改稱「王恩大哥廟」,後擴建改名為「福靈宮」。1971年間廟身整修擴建時,並從清水迎回身軀整合同葬。

B22-IMG_0047-鰲峰山公園之鰲峰玉帶-情人橋  B23-IMG_0056-鰲峰山「虎頭崎」登山步道  B24-IMG_0061-鰲峰山山頂「鰲峰觀景平臺」

B22-IMG_0047-鰲峰山公園之鰲峰玉帶-情人橋.JPG

B23-IMG_0056-鰲峰山「虎頭崎」登山步道.JPG

B24-IMG_0061-鰲峰山山頂「鰲峰觀景平臺」.JPG

    鰲峰山也具歷史意義的著名景點,一為特殊的「石坡」景觀,建於五十年代的「橋頭寮溪石埠」由鵝卵石堆砌的石堤,雅稱「情人堤」,具有相當珍貴的歷史價值。靠近米粉寮溪一帶的石瀨頭石埠,也是由鵝卵石堆砌的石堤特殊景觀,石埠西端樹立著「陸軍構工紀念碑」,是1960年前後大水災災害修復工程竣工紀念碑,由陸軍裝甲兵嵩山部隊於1961630日竣工建立。石砌的堤防坡,具有防洪功能,是清水人共同的地標與記憶,並成為民眾遊憩的步道。

另一為「清水鬼洞」,位於鰲峰山公園北側,原名為「橫山戰備坑道」,是日治時期的軍事戰備地道,坑道在半山腰挖掘,長達200300公尺。因為坑道岔路多,加上內部光線不足、陰涼而詭異,一度閒置荒蕪後鮮少有人進出,因而有「鬼洞」之稱。內部皆由鵝卵石、鋼筋及混凝土打造而成,相當堅固安穩。由於軍隊的生活作息都在坑道中進行,因此設有床鋪、洗手間、倉庫、辦公室、電話等設施,至今仍有少數保持完整的設備,讓民眾參觀時可感受當時在地道生活的困難與辛苦。

B25-IMG_174701-鰲鰲峰山鵝卵石堆砌的石堤-情人堤  B26-IMG_0243-靠近米粉寮溪一帶的石瀨頭石埠  B27-IMG_0279-鰲峰山公園北側「清水鬼洞」

B25-IMG_174701-鰲鰲峰山鵝卵石堆砌的石堤-情人堤.jpg

B26-IMG_0243-靠近米粉寮溪一帶的石瀨頭石埠.JPG

B27-IMG_0279-鰲峰山公園北側「清水鬼洞」.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