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新面貌的賽德克族川中島清流部落

陳韋佐 旅記 2021.05.01

    距離五年多前來回蕙蓀林場有好長時間,蕙蓀林場環境清幽,蘊藏豐富多元的動植物生態,空氣中充滿芬多精。林間規劃完善的遊憩步道,除了湯公亭山路崎嶇又陡長不敢嘗試外,杜鵑嶺步道、松風山登頂、涉水步道踩水與觀景台步道都留下難忘足跡。多次兩天一夜充滿喜悅的森林浴,回程經過川中島清流部落,是我必定造訪的原住民特色文化景點,並探訪在部落裡經營小商店的彰化鄉親。

    這一次旅程由新北市河川生態保育協會所安排,對應的旅遊導覽單位並不是「清流社區發展協會」,而是「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總管是一位稱為「莫那魯道」曾孫女的「瑪姮.巴丸」女士(張淑珍)。為我們導覽者是彩虹穀東推廣志工-Yupas「尤帕斯.比浩」先生(永光)。

    多年來沒有進入川中島清流部落,今日所見的樣貌大多與往昔相同,然而這幾年改變的是-賽德克族後裔正持續進行部落全方位歷史轉型。清流部落已經成為台灣「地方創生」的亮點,逢甲大學與中興大學的大學社會責任(USR)已經在這裡生根、發展。在我們離開之後,2021516日工商時報台中記者劉朱松報導,賽德克族「餘生紀念館」無障礙友善環境動工興建的新聞,中興大學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USR)結合麗明營造的企業社會責任(CSR),由麗明投入近400萬元,協助南投仁愛鄉的清流部落「餘生紀念館」,興建無障礙友善環境。麗明營造吳春山董事長是逢甲大學傑出校友,無私奉獻,身為「逢甲人」,引以為傲。

    在到處都能夠與「逢甲人」校友不期而遇的機緣,是一件最開心的事,當與「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總管「瑪姮.巴丸」女士(張淑珍)交談之下,方知她是逢甲大學在校生,正在相關領域研究所研修中,相知相惜,倍加親切。

    川中島清流部落位置在通往惠蓀林場的投80線道,大肚溪上游「北港溪」右岸海拔500公尺的緩斜坡平坦台地上。實際走過對於它的地理位置始有粗略概念,舉目所望,川中島被東、西、南、北四面的山峰所包圍,北港溪環繞東南方,從投80線道進入必須橫越北港溪,橋頭可見「清流部落」牌坊。川中島的北方有「眉原山」作屏障,原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後方,林間已經闢為果園。「眉原溪」在西邊,「阿比斯溪」從中間穿過。日治時期被稱為「川中島社」,但實際上這裡並不是一座小島,只是三條溪所包圍、貫穿的土地,後來國民政府改名為「清流部落」,隸屬仁愛鄉互助村。

    看過導演魏德聖於2011年拍攝的《賽德克·巴萊》電影的人,相信多少對賽德克族在19301027日因不堪日本暴政統治,爆發震驚國際的「霧社事件」史實,以及霧社事件之後的歷史有所瞭解。根據史料記載,霧社事件後,台灣總督強迫剩下的賽德克族「德固達雅群」(Tgdaya)離開霧社週邊的祖居地「馬赫坡社」(Mhebu,今廬山溫泉區),搬遷至川中島(Kawa NaKahara Jima)地區。日本人引誘與馬赫坡社有嫌隙的部落對其騷擾,於是乎「道澤社」等部落對收容在「羅多夫收容所」的遺族進犯,是為「第二次霧社事件」。第二次霧社事件後「抗日六社」遺族僅剩298名。193156日,日本官方強制六社全部遷移到北港溪流域與眉原溪交會處之川中島,以集中監視,並將六社合成一社改名為「川中島社」(現今清流部落)不得回原籍,從此霧社地區賽德克族永離祖居。從高山遷至低原區最後六社遺族僅剩老弱婦孺200多名(約霧社事件前五分之一),原抗日六社居住地的霧社地區,日方則無條件撥給於一、二次霧社事件中協助日方的「味方蕃」(今賽德克族道澤/都達群),居住至今。

     緬懷「霧社事件」悲壯歷史的人當會追尋當年事發地點,現今台灣電力公司萬大發電廠第二辦公室即是當時的霧社事件公學校舊地,霧社事件發生所在。離此不遠處是霧社最著名的景點-「霧社事件紀念公園」,園內有霧社事件抗日紀念碑、無名英雄之墓、莫那魯道雕像及莫那魯道之墓,供後人憑弔。

    抗日六部落族人的主要戰略係利用山區天險,分成「塔洛灣」及「馬赫坡」二條戰線與日軍對抗,馬赫坡戰線由莫那魯道率領,在素有天險之稱的馬赫坡絕壁對抗日軍。如今我們只要經過廬山溫泉區,再繼續深入山谷聚落,即是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的原居地。曾經到達這個地方,算是進一步瞭解「霧社事件」部分軌跡。

    賽德克族六社遺族被日本官方強制遷移的「川中島」,以其三面臨水之故,族人稱 Gluban,意即中途休息的地方。因有北港溪與眉原溪兩條潺潺河水流過,地理環境最適合農耕稻作,純樸的族人在這塊寧靜的山谷中春播夏耘秋收,過著恬淡與世無爭的生活。稻米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阿比斯溪」兩側田地上,曾經慢步其間,被大片黃澄澄隨風擺動的稻浪所吸引,風光至為秀麗。

    清流部落居民均屬泰雅族亞族賽德克族群(Se-edeq),族人自稱Alan-Gluban(谷路邦部落)。「Alan」賽德克語部落之意;「Gluban」清流部落原住民稱呼。鄰近川中島清流部落還有兩個原住民部落值得一提,一是「中原部落」,另一是「眉原部落」。

走在投80線道往蕙蓀林場方向,第一個經過的是中原部落,他們與清流部落的族人同屬賽德克族德固達雅群,亦同隸屬仁愛鄉互助村轄區。「中原部落」在霧社事件前稱為「巴蘭社群(巴蘭、塔卡南、卡茲庫)」,在事件中保持中立並救助日人而未遭受處罰,但在1939年時,因興建萬大水庫被日人迫遷到北港溪中游台地,取名為「中原社」。

    再往前進第二個經過的是眉原部落,他們則屬泰雅族澤敖利(Suuli)語群的泰雅族人,隸屬仁愛鄉新生村轄區。往日經過時,都曾留下足跡。

    川中島的中央大道將清流部落住宅區分成兩個區塊,進入部落後直行的終點就是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的古蹟建築,昔日的清流派出所算是至高點,居高臨下,方便對部落原住民實施統治管理。從霧社事件「餘生紀念館」翻拍下來的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圖像,整體所在位置沒多大改變,當時的原住民住宅是一厝一厝茅草屋。駐在所左下方空地上,可以看到警察整隊的身影。

B01-IMGP0331-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前方清流部落現貌  B02-MGP0346-翻拍的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前方清流部落原貌  B03-IMGP0334-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古蹟建築

B01-IMGP0331-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前方清流部落現貌.jpg

B02-MGP0346-翻拍的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前方清流部落原貌.JPG

B03-IMGP0334-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古蹟建築.jpg

    仁愛鄉互助村「清流社區發展協會」在九二一大地震及接續的桃芝颱風重創清流部落下,與社區居民都意識到必須重新審視及重視原住民部落的整體發展及永續經營的觀念,努力以赴改變現狀。部落有許多活動行程規劃:1.餘生文物館、自行車活動;2.苧麻、採收;3.賞梅期;4.賞蝶區;5.螢火蟲季;6.水稻專作區,各類活動時間可參考網站。「清流部落原住民藝術村」是清流社區發展協會為讓清流部落可以呈現在世人面前,於是興起清流部落藝術村的願景念頭,期許整合當地的原住民傳統編織、皮雕、串珠、木材雕塑為起點,並佐以賽德克族的傳統服飾、風味餐、民宿、神話傳說、母語教學、舞蹈,及溯溪、田園農耕、生活體驗、烤肉、露營、BBQ等活動,讓民眾可以瞭解這個發生霧社事件後的原住民遺族,他們怎麼重新站起、他們如何吸引人們走近。

    「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的清流部落官網在20191023日誕生了,一個機緣一個發願,把部落女兒「瑪姮.巴丸」從台北送回家,建立部落文化復振基地。從一個人帶著孩子們開始,到耆老及年輕媽媽的加入,到形成一個團隊到社區的整合,從簡單開始慢慢地充實及豐富它。

    在樸實矮平房的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牆壁以賽德克族「莫那·魯道」當圖騰,正凸顯主人的原創是在表達對一代抗日英雄的敬重,同時啟發後人對賽德克族文化的重視與傳承。相對的,以「狩獵面面觀」為主題,啟動「原住民教育資源開發館際合作案」,期望在各方鼎力支持下,有相輔相成的成果。「瑪姮巴丸の家」巨幅廣告看板清楚說明,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的願景是個「樸溯永續發展協會」,讓族人的成就從此發光發亮。

B04-IMGP0262-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莫那·魯道圖騰  B05-IMGP0260-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資源開發館際合作  B06-IMGP0288-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樸溯永續發展協會

B04-IMGP0262-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莫那·魯道圖騰.JPG

B05-IMGP0260-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資源開發館際合作.JPG

B06-IMGP0288-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樸溯永續發展協會.JPG

    外表看來原民風味十足的小屋,內裝更潛藏著代表泰雅族文化的元素,點綴在裡頭是賽德克族歷經霧社事件苦難故事之重現。做為講述那段歷史演變與川中島重生的教室,空間雖然不是很寬敞,但出自「瑪姮.巴丸」女士與「尤帕斯.比浩」先生的口中,的確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座學員需要進一步瞭解的疑惑,課堂上都能夠得到圓滿答案。

    教室牆壁上貼滿川中島賽德克族人穿著原民服裝的古老照片,所呈現的是生活在此的「莫那·魯道」族裔點滴。「瑪姮·巴丸」女士是「莫那·魯道」的曾孫女,教室中古老照片充滿著家族成員遺留下來的影像,供人追憶。牆壁上掛著一幅「馬紅·莫那」的影像和圖說,從霧社事件始末中讓我們明白,「馬紅·莫那」是「莫那·魯道」的長女,戰後改漢名為「張秀妹」。根據族人表示,「瑪姮·巴丸」女士是「馬紅·莫那」養女的女兒,創設「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的原意,讓其家族在歷史舞台中重新站起來,並且繼續傳承部落傳統文化。

B07-IMGP0279-「瑪姮·巴丸」女士講述家族歷史點滴  B08-IMGP0279-「尤帕斯.比浩」先生講述川中島重生  B09-IMGP0279-牆壁上掛著「馬紅·莫那」的影像和圖說

B07-IMGP0279-「瑪姮·巴丸」女士講述家族歷史點滴.JPG

B08-IMGP0279-「尤帕斯.比浩」先生講述川中島重生.jpg

B09-IMGP0279-牆壁上掛著「馬紅·莫那」的影像和圖說.jpg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設立壯遊體驗學習網,非以營利為目的之青年壯遊台灣社會團體。以發展原民地區之觀光、文化、教育、農業等相關產業,發展經濟,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關懷照護社區老人、小孩、弱勢團體,建立團結合作、族群共榮之現代化社會,邁向永續發展為宗旨。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的室內掛著「青年壯遊台灣」廣告布條,明白表示這裡就是推動體驗學習據點之一「南投清流青年壯遊點」。

    在教室的角落置放著賽德克族抗日英雄「莫那·鲁道」木刻雕像,讓來到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的遊客永遠不會忘記族人因「霧社事件」而被迫遷徙的殘酷往事。同時屋頂上掛滿著部落文物,生產的稻穀和小米、生活與農耕用具、編織服飾等等,所展示的泰雅賽德克族原住民文物,足讓遊客從特色文化中瞭解其原民生活概況。

B10-IMGP0296-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南投清流青年壯遊點  B11-IMGP0291-賽德克族抗日英雄莫那·鲁道木刻雕像  B12-IMGP0290-泰雅賽德克族原住民文物展示

B10-IMGP0296-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南投清流青年壯遊點.JPG

B11-IMGP0291-賽德克族抗日英雄莫那·鲁道木刻雕像.JPG

B12-IMGP0290-泰雅賽德克族原住民文物展示.JPG

    川中島清流部落族人還保留著織布傳統技藝的婦女寥寥可數,苧麻編織的傳承已經遇到瓶頸,有失落可能。還好近年來在部落婦女極力推動下走出傳統,成為生活化、藝術化的產品,在在代表對苧麻傳統編織的熱愛,期許能夠完整地將苧麻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昔日我也有幸進入苧麻編織的工藝教室,看到「傳統手工織布機」樣貌。「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室內所展示的文物除了苧麻線材外,還有藤編生活用具,更有傳統狩獵用的槍枝樣品。走到廣場一隅,可以看到屋簷下滿掛似山羌動物的頭骨,代表著傳統狩獵文化所獲得的戰利品。

    來到「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參訪,與總管「瑪姮·巴丸」女士(張淑珍)閒聊中,相互表示同為「逢甲人」,相見如故,益加親切。

B13-IMGP0269-賽德克族川中島清流部落傳統技藝的苧麻編織  B14-IMGP0274-賽德克族川中島清流部落傳統狩獵文化戰利品  B15-IMGP0307-與「瑪姮·巴丸」同為「逢甲人」相見如故

B13-IMGP0269-賽德克族川中島清流部落傳統技藝的苧麻編織.JPG

B14-IMGP0274-賽德克族川中島清流部落傳統狩獵文化戰利品.JPG

B15-IMGP0307-與「瑪姮·巴丸」同為「逢甲人」相見如故.JPG

    跟隨「尤帕斯.比浩」先生(永光)的腳步走出廣場,巷道的一堵牆的確有看頭,導覽說,那是當地國小學生的繪畫作品,巨幅原住民壁畫已經成為部落特色景觀的一環。

    隨後進入中央大道旁一厝小房舍,可看到「彩虹穀東」的招牌。憶及昔日此地景象,周邊簡易建築物有點殘破,有一半土地由彰化鄉親承租開設蔬果商店,現在已經退租搬到對面。彩虹穀東由Yupas尤帕斯.比浩(永光)所策劃經營,正在推廣「台梗九號米」,是充滿歷史與文化元素的賽德克.巴萊「彩虹米」。

    回顧當地農特產川中米「台梗9號」的歷史,由於北港溪的優良水質,加上當地氣候溫和,提供給稻米良好的栽種環境,昔日生產的稻米曾經專門進貢日本天皇。曾於秋季時親自走過「阿比斯溪」畔田間道路,看見大片金黃色稻浪,此時部落景緻最美,蔚為奇觀。目前在清流部落裡栽種有面積廣達3萬公頃的「台梗九號米」,可說是仁愛鄉的「米倉」,而「彩虹米」也已經打響名號。

B16-IMGP0321-「尤帕斯.比浩」先生(永光)導覽部落原住民壁畫  B17-IMGP0320-清流部落國小學生繪畫作品-巨幅原住民壁畫  B18-IMGP0318-清流部落國小學生繪畫作品-巨幅原住民壁畫

B16-IMGP0321-「尤帕斯.比浩」先生(永光)導覽部落原住民壁畫.JPG

B17-IMGP0320-清流部落國小學生繪畫作品-巨幅原住民壁畫.JPG

B18-IMGP0318-清流部落國小學生繪畫作品-巨幅原住民壁畫.JPG

    越過警察駐在所建築物的後方,是座大型鋼骨搭棚,名為「部落風雨廣場」之空間很寬敞。西側牆壁上是泰雅族原住民傳統民俗文化的壁畫,不用圖說文字讓人一看就懂,深具教育意義。清流部落村民舉行各種民俗活動都是在棚架下進行,唱歌、舞蹈、分享原民風味餐等等聚會都在這裡,凝聚族人感情,並與來訪遊客文化交流。清流青年壯遊活動在這裡集合,從這裡出發。

    從「部落風雨廣場」西側巷道進入,轉個彎是社區平房住宅,當會看到一家苧麻編織的工藝教室,裡面陳列著傳統手工織布機及所有應用器具。昔日來參訪時,很幸運親眼目睹部落婦女正在操作,並告知以前苧麻編織的耆老已經不在了。

    部落風雨廣場旁設有「清流部落文化健康站」,由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設置,服務內容偏向於村中老人的各種照顧關懷項目,不一而足。

廣場一角擺放一台發財貨卡,外來攤販賣起原民風味特色食品與農產品,招徠許多遊客。讓我想起,在偏僻鄉間常會遇見中型貨卡,架上載滿生鮮蔬果、魚、豬肉及各種食品,宛如便利超商。在經過投80線道中原部落的路旁,曾經遇見社區婦女撿選物品的影子,這種偏遠鄉間存在的便民服務類型,也可歸為常民生活經濟活動的一環。

B19-IMGP0335-清流部落之部落風雨廣場  B20-IMGP0336-在部落風雨廣場發財車攤販  B21-IMGP0337-落風雨廣場旁清流部落文化健康站

B19-IMGP0335-清流部落之部落風雨廣場.JPG

B20-IMGP0336-在部落風雨廣場發財車攤販.jpg

B21-IMGP0337-落風雨廣場旁清流部落文化健康站.JPG

    從「部落風雨廣場」一路走上來,舉頭所望是座落川中島北方的「眉原山」,左轉彎可進入林間產業道路,大片果園呈現眼前,是主要的賞梅、採梅區。右轉彎可觀賞餘生紀念碑後方的彩繪壁畫,圖畫內容已經完全展現賽德克族樂天知命的生活方式。

    「霧社事件餘生紀念碑」置於廣場正中央,民國三十九年五月六日立,兩側是日式石燈籠。這個位置舊時是一座日本神社,後來經拆除後改設為「餘生紀念碑」。

    紀念碑右側是二層樓磚石水泥構造的清流部落「餘生紀念館」-黑白交雜圖-騰裝飾出的特色建築。九二一大地震後,於2012年由政府出資,清流部落當地族人利用重建經費所建造。

    從「餘生紀念館」建築物外觀看來,其後方正位處「眉原山」之山腳下,吳春山學長允諾工程後曾來現場觀察瞭解,發現餘生館後面駁坎範圍都有地質變動,2020年底麗明營造已經完成駁坎工程,今年516日動工興建餘生館的無障礙友善環境,以高規格品質讓更多人來參觀餘生館,「逢甲人」如果進來川中島參訪,必定會感受這種殊榮。

B22-IMGP0339-餘生紀念碑後方壁畫展現賽德克族的樂天知命  B23-IMGP0341-舊時日本神社拆除後改設餘生紀念碑  B24-IMGP0340-清流部落餘生紀念館

B22-IMGP0339-餘生紀念碑後方壁畫展現賽德克族的樂天知命.JPG

B23-IMGP0341-舊時日本神社拆除後改設餘生紀念碑.JPG

B24-IMGP0340-清流部落餘生紀念館.JPG

    彩虹穀東推廣志工-Yupas「尤帕斯.比浩」先生(永光),為我們導覽「餘生紀念館」內歷史文獻史料與重要文物。當我們從一樓到二樓展館巡迴一圈,發現霧社事件血淚史的紀錄圖像,還包括抗日遺族被迫遷居至川中島後的生活歷史。館內主要內容為:事件的遠因、近因、霧社事件的過程、保護蕃收容所、移居川中島、歸順式、霧社事件的影響等。

    「尤帕斯.比浩」先生導覽館內歷史文獻史料,並特別指出第二次霧社事件的圖像,從相片中可以看出101個賽德克族人首級,前方蹲坐者是「味方蕃」道澤群族人,合影在道澤駐在所前。這101個賽德克族人首級是日人利用「以夷制夷」手段遭殺害的。第二次霧社事件始末在前文有交代,當時雖同屬泰雅賽德克族群,然在各社間為了爭奪狩獵版圖而相互殘殺事件時有所聞,歷史情結所致是其中原因之一。

    中央銀行於2001年正式在20圓硬幣鑄上「莫那·魯道」肖像,以資紀念,可惜並未廣泛流通,被當做民間收藏品。

B25-IMGP0345-「尤帕斯.比浩」導覽館內歷史文獻史料  B26-IMGP0347-日人利用「以夷制夷」手段遭殺害的101個首級  B27-IMGP0350-未廣泛流通的「莫那·魯道」肖像20圓硬幣

B25-IMGP0345-「尤帕斯.比浩」導覽館內歷史文獻史料.JPG

B26-IMGP0347-日人利用「以夷制夷」手段遭殺害的101個首級.JPG

B27-IMGP0350-未廣泛流通的「莫那·魯道」肖像20圓硬幣.JPG

    泰雅族的吉祥鳥稱為靈鳥,在「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幾位老師的指導下,一步一步讓我們親手編結體驗,樂趣無窮。終於自己的笨手也能完成一隻靈鳥,值得驕傲,帶回家擺在櫃台上欣賞。拜大家巧手親結的靈鳥之賜,五顏六色靈鳥擺滿枝頭,滿心喜悅的得意心情為此次參訪旅程劃下句點。

    只有親身走進南投仁愛鄉的川中島「清流部落」,回顧前塵往事,從而徜徉在寧靜、祥和的山水間,方能真實感受到有別於城市的原始純樸氣息。

B28-IMGP0355-「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靈鳥手編體驗  B29-IMGP0356-親手編結的靈鳥很有成就感  B30-IMGP0361-五顏六色靈鳥擺滿枝頭滿心喜悅

B28-IMGP0355-「瑪姮原宿生活文化廣場」靈鳥手編體驗.jpg

B29-IMGP0356-親手編結的靈鳥很有成就感.JPG

B30-IMGP0361-五顏六色靈鳥擺滿枝頭滿心喜悅.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