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翠湖步道北港二坑礦場遺址探實

陳韋佐旅記 2021.05.15

    我是汐止人,住居瓏山林社區歷經30餘載,汐止金龍湖與翠湖步道是我平日踏青的後花園。憶起30年前初入這裡時,瓏山林社區的後山仍舊一片荒涼,只要徒步即可越過滿布岩礁的山間小徑,進入北峰寺朝聖,並順道環繞金龍湖之湖畔步道,徜徉在翠綠清幽的天然環境中。曾幾何時,大型社區的水蓮山莊高樓疊起,就像一堵巨大的牆阻隔了昔時通往北峰寺的便道。同時原本可以從後山邊坡直接下到北峰溪畔的小徑如今也難以通行,加長了通往翠湖步道的時間,只好環繞金龍湖再進入步道入口。

    汐止山城好山好水讓人生活在這裡倍覺清幽有感,鄰近瓏山林社區的金龍湖周邊社后地區近年來高樓林立,如雨後春筍,這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都拜金龍湖優美風光之賜,造福多數生活在這裡的居民。

    對生活在這種山水居環境的我而言,越過瓏山林社區後門即可輕步進入水蓮山莊大道,以拱形陸橋為起點展開金龍湖環湖,愉悅健走舒展筋骨,並與湖上悠游的紅冠水雞,以及低空飛翔的白鹭鷥打個照面。

    習慣上我都會先來湖畔的福德宮(土地公廟)與樹王公頂禮膜拜,必竟祂是當地居民的守護神。先民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代)在原稱「匠頭埤」的金龍湖拓墾並興築儲水埤塘灌溉農地,是故推估廟齡約有270年歷史,有待考證。

    目前所見廣闊的金龍湖,根據歷史資料純屬人工湖,並非天然湖,是清乾隆年間農民所開鑿的水圳、陂塘,舊名「匠頭埤」。昔日在福德宮前空地庭園中豎立著一座「匠頭埤」記事碑文,最近周邊區域正在興建樓房,工程施工中,一時不知去向。還好過去曾經做過紀錄,匠頭埤碑文紀事如下:

「農業是台灣最重要的傳統產業,農田水利灌溉為水田稻作之基礎,引河川溪水、雨水、地下水築池塘儲水是為「埤」,導水灌溉之渠道稱為「圳」;埤圳乃台灣農田水利之主要設施。七星水利會源自一七三一年(清雍正九年)的雙溪圳為始,隨水源區與灌溉區而擴大至涵蓋分北投、士林、內湖、南港、汐止等地區。「匠頭埤」位汐止鎮社後(北山、北峰里)。一七五0年代艋舺人黃神智、黃溫仲父子來此拓墾並興築匠頭埤,灌溉近二百甲之田地。一九0一年被指定為公共埤圳,一九二三年設立「匠頭水利組合」,一九四0年併入大台北北區的「七星水利組合」永續經營。一九六0年代匠頭埤圳系統的河路有參仟壹佰壹拾伍公尺,可灌溉壹佰陸拾甲的田地,是七星水利會灌溉地區的重要農田水利設施。「匠頭埤」名稱源自早年砍伐樟樹的工匠在此伐樟取材,「樟樹灣」之地名即與此有關。木匠群體的頭子有「匠首」或「匠頭」之稱,故遂以「匠頭埤」作為儲水埤塘的名稱。」

    如今仔細觀察水道,在金龍湖北面有北峰溪的涓涓溪流注入,南面一隅有水閘門一座,管控湖水流進基隆河,並有攔截湖面漂流下來枝葉的功能。

B01-1619578850094-汐止瓏山林後門水蓮山莊大道  B02-DSC_2160-汐止水蓮山莊大道之拱形陸橋  B03-DSC_2187-汐止金龍湖畔土地公廟與樹王公

B01-1619578850094-汐止瓏山林後門水蓮山莊大道.jpg

B02-DSC_2160-汐止水蓮山莊大道之拱形陸橋.JPG

B03-DSC_2187-汐止金龍湖畔土地公廟與樹王公.JPG

    天天在金龍湖環湖步道走一遭的男女老少絡繹不絕,大多是附近居民,享受戶外休閒健身的樂趣。不時可以看到三五釣客蹲坐在湖畔甩竿垂釣,自得其樂。步道沿途栽種各種行道樹,當花季來臨時花枝招展的景致令人欣羨。湖中垂枝上探頭的烏龜,湖面低空飛翔覓食的白鷺鷥,以及悠游奔馳的紅冠水鷄咶叫聲,自然景象奪人耳目。金龍湖西面構建著L型環湖木棧道,站在木棧道上可將金龍湖山光水色及周邊景物一覽無遺。

    除了水蓮山莊之外,值得介紹的是金龍山「北峰寺」。該寺廟的創建年代不很久遠,主祀神祇為「八臂觀世音菩薩」。此尊觀世音菩薩聖像是在清嘉慶八年(1903) 分靈自艋舺龍山寺,由社后當地居民輪流奉祀。起初是由艋舺人黃姓家族族人來社后開墾,為求平安於是回艋舺龍山寺請一尊觀世音菩薩來社后恭奉。觀世音菩薩非常靈驗,經祂點地後,日治昭和16(1941)由七名地方仕紳協力完成現所在之初步寺址。民國77(1988)將初期的小廟重新重建,直到民國80年觀音殿才完工。近年來,北峰寺的建築規模逐年不斷擴大,最後終於增建成今日擁有數座大殿的規模。金龍山北峰寺座落於風景秀麗的金龍湖畔,建築外觀雄偉,早已成為社后地區近十萬居民的信仰中心。

B04-1619576660582-汐止金龍湖畔水蓮山莊與北峰寺  B05-DSC_2171-汐止金龍湖環湖步道  B06-DSC_2177-汐止金龍湖環湖之木棧道

B04-1619576660582-汐止金龍湖畔水蓮山莊與北峰寺.jpg

B05-DSC_2171-汐止金龍湖環湖步道.JPG

B06-DSC_2177-汐止金龍湖環湖之木棧道.JPG

    19852月臺灣經濟犯罪事件「十信案」風暴,導致原屬國泰集團蔡辰洲先生的瓏山林土地產權後來歸屬於自由時報瓏山林建設的林榮三所有,並開發為1444戶的瓏山林大型別墅社區。其後緊鄰的原屬國泰集團國信蔡辰男先生的水蓮山莊土地產權歸屬於中信集團所有,依山(金龍山)傍水(金龍湖)而構築為20層高樓的水蓮山莊住宅社區。在這裡住久了就發現,原屬蔡辰洲先生的土地何只這片瓏山林大塊土地,從東湖內溝溪之康樂街275巷土地公廟進去,連接到汐止八連路的道路也舖就完成。而原屬蔡辰男先生的土地何只這片水蓮山莊大塊土地,沿北峰溪往翠湖方向前進的田園據稱土地產權現在仍舊屬於蔡辰男先生所有。

    經過了金龍湖,沿著潺潺流水的北峰溪,走在產業道路上,右側山腳下是在地小農栽種的菜圃,據稱「十信案」風暴之前都已經賣給國泰集團國信蔡辰男先生了,目前狀況不詳。

    北峰溪的產業道路平時人來人往,都是要前進翠湖踏青的遊客,道路平坦,距離不遠。抵達翠湖步道登山口時,有小農搭建的簡易菜攤,只有在清晨遊客多時才會出來賣自種蔬果。菜攤周邊有空曠地方,路邊可供停多輛汽、機車,算是方便。在北峰溪沿岸與翠湖步道山坡地常可看到台灣原生樹種「水同木」(桑科Moraceae 榕屬Ficus)的蹤影,簡易菜攤的後方就有幾棵,其果實密生於樹幹基部或分散在枝條,很好辨認。

    依翠湖步道登山口路標指引,距離林間翠湖只有600公尺、內溝山820公尺,算是相當近的老少咸宜健行步道,沿途又是林蔭遮天,輕風徐徐吹來,爽快無比。步道起點是石階斜坡,右側是鑿開的山壁,山坡上盡是原生雜木林天下,左側栽種一般園藝植物-紅竹(朱蕉),其下是山谷。行進大約60公尺左右,右側邊坡枝條上掛著植物名稱的紙卡,上頭書寫著「觀音座蓮」,是某國小戶外教學的傑作。定晴仔細瞧,其上邊坡正是枝葉茂盛的蕨類植物-台灣原生樹種「觀音座蓮」。再仔細觀察,赫然發現邊坡上也長滿其他蕨類植物,一眼就看出是台灣原生樹種「台灣桫欏」,因為它的枝葉下垂,宛如一把傘。

B07-DSC_4492-翠湖步道登山口小農搭建的簡易菜攤  B08-DSC_4595-翠湖步道登山口路標指引  B09-DSC_4596-翠湖步道登山口起點石階斜坡

B07-DSC_4492-翠湖步道登山口小農搭建的簡易菜攤.JPG

B08-DSC_4595-翠湖步道登山口路標指引.JPG

B09-DSC_4596-翠湖步道登山口起點石階斜坡.JPG

B10-DSC_4597-台灣原生樹種「水同木」  B11-DSC_4493-台灣原生樹種「觀音座蓮」  B12-DSC_4593-台灣原生樹種「台灣桫欏」

B10-DSC_4597-台灣原生樹種「水同木」.JPG

B11-DSC_4493-台灣原生樹種「觀音座蓮」.JPG

B12-DSC_4593-台灣原生樹種「台灣桫欏」.JPG

    再前進約40公尺,草木茂盛的山坳內有一花園小棧,當地人士在此搭棚,看來是作為休閒泡茶聊天之場地。花園小棧四周也有公家所建的石桌椅,更遍植各式各樣花草,真讓人賞心悅目。

    越過花園小棧,踩踏在昔日運煤軌跡的人力輕便車道上,緩步進入左右岩壁鑿穿的北港二坑礦場遺址入口,斜切的岩層痕跡歷歷在目。如同東湖內溝溪生態館前鑿穿山壁的康樂街一樣,穿過之後的隱密山林間隨處可看到採礦的歷史遺跡,期待人們的探索與發掘。北港二坑礦場的聚落房舍就從山壁下方的土地公廟啟始,目前土地公廟的樣貌是經過修建後的,回想當初礦場繁榮時期只是一間古樸的小廟吧!採礦是一行危險行業,土地公廟作為採礦工人的守護神,精神的慰藉與信仰寄託,如今晨昏仍舊可以看到信徒參拜的蹤影。

    在土地公廟右前方山坡平台上,座落著原本的房舍遺跡,大多不知蹤影,唯獨在山壁下方仍可看到較為完整磚造房舍,屋頂上披滿雜草。趨近一看,隔成2間,似乎是居民大小便的便所。周遭環境盡是當初房舍存留下來的殘柱,一旁留存有磚砌的四方形設施,猜想應該是燒飯煮菜的伙房大灶吧!其前方平台長滿矮小花草,應該是可通往主要房舍的山丘小徑。

B13-DSC_4494-汐止翠湖步道之花園小棧  B14-DSC_4495-昔日鑿穿山壁的運煤輕便車道  B15-DSC_4499-北港二坑礦場遺址土地公廟

B13-DSC_4494-汐止翠湖步道之花園小棧.JPG

B14-DSC_4495-昔日鑿穿山壁的運煤輕便車道.JPG

B15-DSC_4499-北港二坑礦場遺址土地公廟.JPG

B16-DSC_4506-土地公廟右前方山坡平台較完整磚造房舍  B17-DSC_4501-土地公廟右前方山坡平台昔日磚造房舍遺跡  B18-DSC_4502-土地公廟右前方山坡平台草地通往主要房舍小徑

B16-DSC_4506-土地公廟右前方山坡平台較完整磚造房舍.JPG

B17-DSC_4501-土地公廟右前方山坡平台昔日磚造房舍遺跡.JPG

B18-DSC_4502-土地公廟右前方山坡平台草地通往主要房舍小徑.JPG

    順著輕便車舊道軌跡的步道往前走,右側山丘下緣的石砌駁坎還算完整。從長滿青苔的駁坎望向山丘頂端,果不其然,邊坡上磚造房舍遺構依然在望。前方呈現長方形房舍遺跡,屋瓦大多蕩然無存,僅有殘留基柱供人緬懷。然而左右兩側還有值得慶幸的殘缺房舍遺跡,右側房舍屋簷已經被草木枝葉所掩蔽,算得上綠意盎然嗎?驅近左側房舍位置,看其斷垣殘壁算是比較完整展現舊有樣貌,一時成為北港二坑礦場遺址的廣告看板。

    在這裡樹立著一塊解說碑,原文照抄如下:

「北港二.坑礦場遺址(Beigang No.2 Mine Site)  北港二坑煤礦最早由日本人村山嘉吉郎,於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開礦,當時名為北港口炭礦二坑,之後經過政權轉移,開礦權也幾度易手,最後由益興炭礦株式會社於民國廿二年(西元1933)取得開礦權,始稱益興煤礦,但一般仍習慣稱此礦場為北港二坑或埤內炭孔(台語發音)。當時由於開礦之故,吸引臺北內溝、新北汐止八連等地農民來此當礦工,於是聯絡步道逐漸成形。直到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北港二坑停止開礦,當時工人力輕便車的軌道逐漸荒廢,因為過去煤礦場的台車舊道,因可看出步道寬闊而平坦,步道旁有一完整的石砌牆,佈滿青苔,石砌牆上的台地,有樹根纏繞的殘垣,一一訴說曾有採煤礦歷史風華。」

    左側房舍的左邊房間有一口蓄水池,室內空間不大,有門窗,屋頂已經漏空見天。右邊房間僅存靠近山壁的牆面,其前方有棵古老榕樹,從吊掛的紙卡可以明白名稱為「島榕」,也是台灣原生種。抬頭仰望,越過高聳的磚牆房舍,山丘上方還有一間尚存的房舍遺構。

B19-DSC_4526-北港二坑礦場遺址的駁坎上方邊坡磚造房舍  B20-DSC_4529-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長方形房舍之殘留基柱與僅存房舍  B21-DSC_4538-北港二坑礦場遺址磚造房舍之遺構

B19-DSC_4526-北港二坑礦場遺址的駁坎上方邊坡磚造房舍.JPG

B20-DSC_4529-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長方形房舍之殘留基柱與僅存房舍.JPG

B21-DSC_4538-北港二坑礦場遺址磚造房舍之遺構.JPG

B22-DSC_4546-北港二坑礦場遺址房舍內蓄水池  B23-DSC_4534-北港二坑礦場遺址房舍前島榕  B24-DSC_4547-北港二坑礦場遺址房舍遺構之高聳磚牆

B22-DSC_4546-北港二坑礦場遺址房舍內蓄水池.JPG

B23-DSC_4534-北港二坑礦場遺址房舍前島榕.JPG

B24-DSC_4547-北港二坑礦場遺址房舍遺構之高聳磚牆.JPG

    為了一睹山丘上房舍遺構的真面貌,爬上左側土石小坡,蔓草叢生中的房舍遺構觸目可及,但無法接近,危機重重令人不寒而慄。山丘下正好是北港二坑礦場遺址的高台所在,小心繞過高台上主房舍遺構,近距離觀看殘留的斷垣殘壁與設施,有儲水池與伙房大灶。亭立的房舍基柱已經爬滿藤蔓,留下歲月痕跡。   從上下高台之石階走下來,步道旁的石砌牆還算完整,佈滿青苔,高台殘垣有樹根纏繞著,古意盎然,是歷史痕跡的確切表徵。

    在高台殘垣的對面山谷下也有北港二坑礦場的遺跡,常來這裡卻是沒有去注意到。隱藏在山谷下,竹林中一角似乎是礦坑的坑洞遺構,其對面也有一間房舍,屋頂上滿佈著草木。從步道上探頭下來,真的無法看清其真面貌,即使一旁有斜坡,我想沒人敢嘗試吧!

    眼前是一大片經過整地的廣場,林蔭下設有石桌椅,也有植栽花卉的花圃。仔細觀察一些片斷石桌椅,上頭還有汐止鎮前鎮長周麗美的刻字,可想而知應該是她任內的建設。廣場間可以發現房舍部分基柱的遺跡,也有似乎是作為伙房內的方形物件。在廣場一角值得注意的是二根高聳房柱,位於通往翠湖木棧高架道的下緣,極為醒目。

B25-DSC_4551-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邊坡上方房舍遺構  B26-DSC_4563-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高台上之主房舍遺構  B27- DSC_4578-北港二坑礦場遺址上下高台之石階

B25-DSC_4551-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邊坡上方房舍遺構.JPG

B26-DSC_4563-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高台上之主房舍遺構.JPG

B27-DSC_4578-北港二坑礦場遺址上下高台之石階.JPG

B28-步道旁完整石砌牆有樹根纏繞的台地殘垣  B29-DSC_4573-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隱藏在山谷下坑洞遺跡  B30-DSC_4573-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隱藏在山谷下房舍遺構

B28-步道旁完整石砌牆有樹根纏繞的台地殘垣.JPG

B29-DSC_4573-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隱藏在山谷下坑洞遺跡.JPG

B30-DSC_4573-北港二坑礦場遺址隱藏在山谷下房舍遺構.JPG

B31-DSC_4573-北港二坑礦場遺址廣場中房舍基柱遺跡  B32-DSC_4581-北港二坑礦場遺址廣場中遺跡  B33-DSC_4585-北港二坑礦場遺址廣場中房舍高聳基柱

B31-DSC_4573-北港二坑礦場遺址廣場中房舍基柱遺跡.JPG

B32-DSC_4581-北港二坑礦場遺址廣場中遺跡.JPG

B33-DSC_4585-北港二坑礦場遺址廣場中房舍高聳基柱.JPG

    接著走近翠湖景區,在林木密佈的叢林中,每一個角落都有石桌椅供遊客休息納涼,感覺非常悠閒。翠湖原是新益興礦場北港二坑採煤礦所用的人工堰塞湖,面積並不寬敞,環湖四周栽植大片野薑花,將大地點綴成風光綺麗的世外桃源。當花開時節,野薑花的清香撲鼻頓時令人心曠神怡。

    北峰溪從翠湖穿越,中間有一座鋼板橋,由此可以前進林野谷地探秘。如果有興趣的遊客,當然可以繼續攀爬,登上內溝尖山,再從東湖內溝「北天宮」登山口下山。

B34-IMGP8687-翠湖景區四周林蔭下石桌椅  B35-IMGP8662-翠湖是因採礦所形成的堰塞湖  B36-IMGP8657-從翠湖通往內溝尖山的登山路徑

B34-IMGP8687-翠湖景區四周林蔭下石桌椅.JPG

B35-IMGP8662-翠湖是因採礦所形成的堰塞湖.JPG

B36-IMGP8657-從翠湖通往內溝尖山的登山路徑.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