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投十八份風尾賞櫻並遊走南磺溪與磺溪之硫磺地景

2021.02.02 陳韋佐 旅記

    每年北投十八份風尾步道櫻花季總會受多數遊客青睞,年前我員林高中同班楊鴻江同學與台大同窗摯友也來此賞櫻,原本想要在「山玥湯屋餐飲」餐敘,可惜該會舘只招待會員而作罷。「山玥」的位置正好在小8「風尾」公車站「風尾步道」入口,設有寬廣停車場,交通便利。我是在2020年元月21日櫻花季來此造訪,入內參觀,拍攝多張周遭環境的影像。藉此部落格文章舖上三張精美相片,分享之。今天經過「山玥」,正在整修中,四周工地圍籬守住,無緣親近。

B00-1-IMGP4420-20200121攝影之山玥湯屋餐飲景致(外觀)  B00-2-IMGP4425-20200121攝影之山玥湯屋餐飲景致(屋外用餐陽台與紗帽山)  B00-3-IMGP4426-20200121攝影之山玥湯屋餐飲景致(屋外游泳池)

B00-1-IMGP4420-20200121攝影之山玥湯屋餐飲景致(外觀).JPG

B00-2-IMGP4425-20200121攝影之山玥湯屋餐飲景致(屋外用餐陽台與紗帽山).JPG

B00-3-IMGP4426-20200121攝影之山玥湯屋餐飲景致(屋外游泳池).JPG

    去年櫻花季時從「捷運石牌站」搭小8公車前來北投泉源里十八份地區,只知必須在「頂湖站」下車才能夠親近北投頂湖「十八挖()圳步道」,沿水圳步道下行,然後循「風尾步道」沿途賞櫻,在終點「風尾站」搭公車下山。對於各站站牌名稱,其實不甚瞭解,經查詢資料方知梗概。

    北投泉源里「十八份」位於「東昇路」與「泉源路」一帶,其地名源自於清朝時代。相傳清初先民來這裡拓墾,集資合夥向平埔族人租地,將土地分成十八股份,按股份抽籤承租,因而得名。至於「風尾公車站」方圓地區何以稱作「風尾」,它的地名由來,其實是當地人的俗稱。因為「頂湖」的東邊迎風,被稱作「風頭」;這個地方位於頂湖的西邊,所以叫做「風尾」。

    「風尾步道」是昔日頂湖居民往返陽明山地區的山路小徑,只有短短500公尺的距離,近年來遍植各種櫻花樹,花季時節頗有名聲。初入「風尾步道」口,就被巨大榕樹所震懾,因為它是有歷史意義的,聚落歷史見證者。這棵由五人合抱的老榕樹位於草山十八份頂湖古道口,名為「鹿寮長壽榕」,經考證約植於清乾隆55(1790),地主詹家視為傳家之寶。樹側有台北市民政局所立的碑石,鹿寮是當地的小地名。

    清風吹襲下慢步走在水泥步道上,小道兩邊田園種植各種蔬菜,沿途疏落的櫻花樹花枝舒展,隨風搖曳,偶見蜜蜂採花影子。隨後來到大片的櫻花林,色彩繽紛,讓人目不暇給。越過櫻花林,遠處「紗帽山」觸目可及。緩步下階,將視角望向右邊,眼前是地理環境上的梯田風光。梯田是先人的智慧,在山坡土地上築起層層交疊的漥田,蓄積水量以利耕種,解決糧食問題。

B01-IMGP5779-風尾步道入口清乾隆55(1790)詹家植栽老榕樹(鹿寮長壽榕)a  B02-IMGP5788-風尾步道遠眺紗帽山  B03-IMGP5793-風尾步道梯田風光

B01-IMGP5779-風尾步道入口清乾隆55年(1790年)詹家植栽老榕樹(鹿寮長壽榕)a.jpg

B02-IMGP5788-風尾步道遠眺紗帽山.JPG

B03-IMGP5793-風尾步道梯田風光.JPG

    風尾步道上櫻花綻放,非假日賞櫻遊客寥寥可數。櫻花樹的垂枝在步道邊緣探頭,可以親近花瓣盡情捕捉美美的特寫畫面。從山坡梯田奔流而下的水圳隆隆價響,為方便連接梯田田埂,農夫在斜坡沿圳溝邊築起水泥石階梯。風尾步道出口接「東昇路」,一條「十八分產業道路」。出口處有導覽地圖,並設有休憩涼亭一座,休息片刻後往左繼續前行。駐足產業道路上,隨處都有櫻花的蹤影。將視野越過山間廣袤田園,山下士林北投前景隱約可見,呈現綺麗風光。

B04-IMGP5801-風尾步道櫻花綻放  B05-IMGP5804-風尾步道梯田水圳  B06-IMGP5810-風尾步道士林北投前景

B04-IMGP5801-風尾步道櫻花綻放.JPG

B05-IMGP5804-風尾步道梯田水圳.JPG

B06-IMGP5810-風尾步道士林北投前景.JPG

    踏著輕鬆腳步來到「東昇路」與「十八挖()水圳步道」交會口,樹立著「十八份水圳活水泉源」的生動標誌,左轉進去就是鼎鼎有名的「十八挖()水圳步道」。因為名聲響亮,又有「東昇路十八分產業道路」可供汽車通行,遊客絡繹不絕。

    左轉踏上清澈的圳溝水道,平緩的「十八挖()水圳步道」已經有多數遊客倘佯其間。駐足步道上,當可遠望壯麗的紗帽山。隨著潺潺流水聲往前驅進,前方是一座農舍別墅,造型別緻,融入在山光水色的頂湖十八份氛圍,可是福氣的。

    北投十八挖()水圳步道是早年泉源里居民為引進「南磺溪」(古名大坑溪)的上游溪水灌溉農田,自行集資開鑿的,而如今的步道是當時維護水圳所修築的道路。十八挖()水圳與十八份水圳(俗稱頂圳)的名稱有所區別,十八挖是形容詞,形容水圳彎來彎去,有如九彎十八拐。

    去年元月21 日從頂湖公車站進入十八挖()水圳步道,沿途可見接引山泉水的密布水管,在百年歷史古道中途設有二座觀景木棧平台-樂水平台與樂山平台。在青山綠水環繞之下,環視山脈和梯田景致,並近距離認識草木,聽聽潺潺水流聲,怡然自得。

B07-IMGP5815-十八挖水圳步道口  B08-IMGP5818-十八挖水圳步道遠望紗帽山  B09-IMGP5821-十八挖水圳步道潺潺流水

B07-IMGP5815-十八挖水圳步道口.JPG

B08-IMGP5818-十八挖水圳步道遠望紗帽山.JPG

B09-IMGP5821-十八挖水圳步道潺潺流水.JPG

    近距離從十八挖()水圳步道走回頭,邁向「東昇路十八份產業道路」,沿車行道路前進,偶有汽機車側身而過。這裡的景色可謂迷人,望向滿布櫻花樹林的山丘,深深感覺遠山含笑。東昇路上座落幾家農舍別墅,透過櫻花樹間欣賞別墅綺麗風光,此時此刻的造景應該最美。

    東昇路十八份產業道路的泉源路出口在泉源路「龍鳳谷公車站」,站牌左側樹立著「十八份產業道路」石碑,引導遊客前往十八份賞櫻的方向。公車站牌左前方大大的看板標示著「龍鳳谷餐廳」,往餐廳方向上行,在鼎筆橋橋頭是泉源路與紗帽路分界點。我採下行,在公車站牌右前方有一缺口,循石階下去,就是「龍鳳谷」的「南磺溪」溪谷。

B10-IMGP5829-從東昇路十八份產業道路上望向滿布櫻花樹林的山丘  B11-IMGP5831-東昇路十八份產業道路之櫻花樹間農舍別墅  B12-IMGP5834-東昇路十八份產業道路之泉源路龍鳳谷公車站

B10-IMGP5829-從東昇路十八份產業道路上望向滿布櫻花樹林的山丘.JPG

B11-IMGP5831-東昇路十八份產業道路之櫻花樹間農舍別墅.JPG

B12-IMGP5834-東昇路十八份產業道路之泉源路龍鳳谷公車站.JPG

    循著石階下到橫跨「南磺溪」的水泥橋,駐足橋上望向上游溪谷,白花花潺潺溪流從橋下穿越,再奔向下游。倘佯在蓊鬱原生林溪谷中,只聽到流水聲,這種天然寂靜氛圍倒讓心靈頓然清新。忽然間有一年輕人從石階走下來,還背負著看來頗沉重的物品,覺得好奇。一問方知前方竹林小徑進去是他家,之後瞭解,這位陳家兒子背負的是星期假日遊客來用餐的備料食材,極為辛苦。

    慢慢走進溪谷中民家,好像有二、三戶的樣子,不是很清楚。有小橋繞過陳宅牆腳圳溝,涓涓水流流往南磺溪。民宅內設有廚房,杯盤碗筷很多,是山谷中的小食堂,餐廳就設在後頭二層樓鐵架建築物。

    遇到陳家主人,閒聊之下方知他的祖輩原先住在台北市萬華地區,後來舉家搬來這座山谷定居。房舍邊有一古老石砌屋,是祖輩來此時所蓋,有相當長久時間。房舍邊空地是庭園,臨南磺溪畔設置一座涼亭,陳家主人一直勤快地打掃落葉。陳家主人約莫六、七十年紀,住在世外桃源也是一種享受。

B13-IMGP5845-從泉源路龍鳳谷公車站前方入口石階進入龍鳳谷南磺溪  B14-IMGP5838-龍鳳谷水泥橋南磺溪上游潺潺溪流  B15-IMGP5841-龍鳳谷水泥橋南磺溪下游潺潺溪流

B13-IMGP5845-從泉源路龍鳳谷公車站前方入口石階進入龍鳳谷南磺溪.JPG

B14-IMGP5838-龍鳳谷水泥橋南磺溪上游潺潺溪流.JPG

B15-IMGP5841-龍鳳谷水泥橋南磺溪下游潺潺溪流.JPG

 B16-IMGP5851-龍鳳谷內陳家民宅牆邊之水圳  B17-IMGP5870-龍鳳谷內陳家民宅之古老石砌屋  B18-IMGP5869-龍鳳谷內陳家民宅之庭園涼亭  

B16-IMGP5851-龍鳳谷內陳家民宅牆邊之水圳.JPG

B17-IMGP5870-龍鳳谷內陳家民宅之古老石砌屋.JPG

B18-IMGP5869-龍鳳谷內陳家民宅之庭園涼亭.JPG

  從溪畔涼亭一眼望過去,林蔭下的南磺溪潺潺流水格外亮麗,沿上游所接水管線歷歷在目。南磺溪流經民宅及媽祖廟後面,除了流水聲外,夾雜著狗吠叫聲,典型的鄉野民居。越過水泥橋,橋的另一端接往民宅及媽祖廟。經過媽祖廟後,可以看到二座橋樑並行,一座可供通行,另一座已經斷裂。橋樑的另一端是一處可供遊客休息廣場,設有石桌椅。從斷裂橋樑下方看過去,寬闊水瀑呈現出小而美景觀。放眼仔細觀察,舊水泥橋的上游聚集多位洗浴人士,一灘清澈溪水得天獨厚,正好是野溪浴的最佳選擇。

    南磺溪溪水一直往下游奔放,穿過山谷,溪底處處是巨石當道,每一段潺潺溪流都可看到漫過石頭的奇景。這段健走行程只到「龍鳳谷地熱自然景觀區」,然後原路折回。眼前的龍鳳谷地熱景觀,四周遍佈嶙峋怪石,石頭表面嵌著一層經磺氣薰染的黃色結晶,南磺溪水從其間往下游奔流。「盆谷」谷地有許多噴氣孔、硫氣孔及温泉生成池,因地表長年受到硫磺氣的侵蝕,變得殘破不堪。很難想像,它是行義路上溫泉餐廳的溫泉來源。

B19-IMGP5856-南磺溪水流經過龍鳳谷內民宅(媽祖廟後面)  B20-IMGP5862-橫跨南磺溪水泥橋前往媽祖廟  B21-IMGP6410-南磺溪流淌經過區域之新舊水泥橋及休憩區

B19-IMGP5856-南磺溪水流經過龍鳳谷內民宅(媽祖廟後面).JPG

B20-IMGP5862-橫跨南磺溪水泥橋前往媽祖廟.JPG

B21-IMGP6410-南磺溪流淌經過區域之新舊水泥橋及休憩區.JPG

B22-IMGP6412-橫跨南磺溪殘廢舊水泥橋樣貌及上游洗浴人士  B23-IMGP6408-南磺溪之潺潺溪流穿過山谷往下游奔放  B24-IMGP6381-龍鳳谷地熱自然景觀區

B22-IMGP6412-橫跨南磺溪殘廢舊水泥橋樣貌及上游洗浴人士.JPG

B23-IMGP6408-南磺溪之潺潺溪流穿過山谷往下游奔放.JPG

B24-IMGP6381-龍鳳谷地熱自然景觀區.JPG

    從「龍鳳谷地熱自然景觀區」沿「南磺溪」畔步道原路回走,再登上龍鳳谷陳家民宅後方的山坡石階,回望陳家山居小食堂,一股潺潺溪流由上而下經過。經陳家主人指點,這條山徑可通達紗帽路,輕便好走。不遠距離來到途中交叉路口,一時好奇往左邊小徑前進,遇見一座水泥橋,潺潺流水奔往陳家民宅後方圳溝,是未命名的南磺溪支流。越過水泥橋,設有護欄的陡坡石階可上到泉源路上。原路回走到交叉路口,往右石階繼續前進。從原生林中穿越,翠綠枝葉迎風招展,蕨類植物異常茂密。

    偶有山居居民側身而過,蜿蜒山坡上座落幾處民宅。趨近紗帽路的山徑上,展現可觀視野,眼前是紗帽路「水井尾」周邊民宅。駐足望向十八份地區,可將層層山巒大地完全納入眼界。終於走出紗帽路出口,旁邊座落「鐸舍玉慈同修會」之房舍。紗帽路出口附近設有「水井尾」公車站牌,沿房舍邊向前走,繼續往陽明山公園紗帽山方向。

B25-IMGP5874-龍鳳谷內陳家民宅後方山坡步道  B26-IMGP5885-流經龍鳳谷內陳家民宅水圳上游水泥橋  B27-IMGP5893-茂密樹蔭下石階前進紗帽路水井尾

B25-IMGP5874-龍鳳谷內陳家民宅後方山坡步道.JPG

B26-IMGP5885-流經龍鳳谷內陳家民宅水圳上游水泥橋.JPG

B27-IMGP5893-茂密樹蔭下石階前進紗帽路水井尾.JPG

B28-IMGP5897-從石階步道望向紗帽路水井尾周邊民宅  B29-IMGP5898-從石階步道遠望十八份地區風光  B30-IMGP5899-紗帽路水井尾公車站之鐸舍玉慈同修會

B28-IMGP5897-從石階步道望向紗帽路水井尾周邊民宅.JPG

B29-IMGP5898-從石階步道遠望十八份地區風光.JPG

B30-IMGP5899-紗帽路水井尾公車站之鐸舍玉慈同修會.JPG

    帶著輕鬆愉快心情徒步前進,這個路段正好是下坡道路,往來陽明山公園的汽車來回奔馳。行進間向左俯望山谷,「龍鳳谷地熱景觀區」之「温泉生成池」設施就在山腳下,地熱區之「盆谷」漥池風貌歷歷在目。

    紗帽路途中遇見一座涼亭(公車站牌-第二展望),立著替代道路指引路標,右轉直下,前進中山北路七段的路標高懸,繼續往前走。往士林天母山區道路可見從陽明山水流而下的圳溝渠道,不久經過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上之紗帽馬場。今天馬場大門深鎖,只能透過門牆探望其部分景觀。再往前走,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住宅區之「紗帽馬場」公車站霍然在望。

B31-IMGP5912-從紗帽路上俯望龍鳳谷地熱景觀區之温泉生成池設施  B32-IMGP5913-從紗帽路上俯望龍鳳谷地熱區之盆谷漥池風貌  B33-IMGP5916-紗帽路上往士林天母之山區道路

B31-IMGP5912-從紗帽路上俯望龍鳳谷地熱景觀區之温泉生成池設施.JPG

B32-IMGP5913-從紗帽路上俯望龍鳳谷地熱區之盆谷漥池風貌.JPG

B33-IMGP5916-紗帽路上往士林天母之山區道路.JPG

B34-IMGP5926-往士林天母山區道路可見從陽明山水流而下的圳溝渠道  B35-IMGP5928-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上之紗帽馬場景觀  B36-IMGP5939-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住宅區之紗帽馬場公車站

B34-IMGP5926-往士林天母山區道路可見從陽明山水流而下的圳溝渠道.JPG

B35-IMGP5928-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上之紗帽馬場景觀.JPG

B36-IMGP5939-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住宅區之紗帽馬場公車站.JPG

    在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涼亭做短暫休息,再從住宅區前方的林蔭道路往下坡路前進,途中有好的展望,將「行義路溫泉露頭」的全景盡覽無遺。在往士林天母山區道路途中有一轉角處標明右側小徑只供步行,這是前往「行義路溫泉露頭」的捷徑。試著從田邊小徑進入,左邊是梯田菜園,穿過民宅就接近「磺溪」水畔的平面水泥道路。這時可見磺溪泪泪溪流沿温泉旅舍周邊奔流,溪水略帶乳白色。

    轉進「行義路溫泉露頭景觀區」之「川湯」温泉旅舍,它是建在磺溪畔的日式房舍,屋簷下斗大的「湯」字,加上牆角花枝招展的台灣山櫻,帶有一股日本風味。

B37-IMGP5934-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住宅區前之林蔭道路  B38-IMGP5941-從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住宅區前俯望行義路溫泉露頭全景  B39-IMGP5951-由紗帽路田邊小徑前往行義路溫泉露頭

B37-IMGP5934-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住宅區前之林蔭道路.JPG

B38-IMGP5941-從北投湖山里紗帽路22-38號住宅區前俯望行義路溫泉露頭全景.JPG

B39-IMGP5951-由紗帽路田邊小徑前往行義路溫泉露頭.JPG

B40-IMGP5957-經過紗帽路田邊小徑的田園與民宅  B41-IMGP5967-磺溪泪泪溪流沿温泉旅舍周邊奔流  B42-IMGP5970-行義路溫泉露頭景觀區之川湯温泉旅舍

B40-IMGP5957-經過紗帽路田邊小徑的田園與民宅.JPG

B41-IMGP5967-磺溪泪泪溪流沿温泉旅舍周邊奔流.JPG

B42-IMGP5970-行義路溫泉露頭景觀區之川湯温泉旅舍.JPG

    繞行景觀區發現,本區「皇池温泉御膳館」應該是最大一間,山莊門口有一小型泉池,名為「鐳泉」,即與地熱谷相同水質的「青磺泉」。泉水呈青白色,屬酸性硫磺泉,不可飲用。行義路溫泉露頭又稱磺溪嶺溫泉露頭,溫泉露頭都在磺溪東側的山麓-磺溪嶺上。磺溪自湖山里蜿蜒過紗帽橋,在行義路東側沿著山勢南流,形成著名的行義路溫泉。

    這裡是火山活動區,溫泉露頭多,地熱與温泉同時冒出,形成一窪窪熱氣氤氳的景象。這處山谷寸草不生,地熱零星冒出,地貌顯得異常荒蕪。本區為全國第一座溫泉露頭區景觀保育整治示範區,沿邊坡設置起伏木棧道,可就近觀察溫泉露頭之地質景觀,包含硫磺氣冉冉上升的景象、熱水換質帶的特殊地質景觀、硫磺結晶、溫泉露頭石樁、温泉生成說明解說牌等,期望讓民眾更加瞭解豐富的温泉資源。

B43-IMGP5975-行義路溫泉露頭皇池温泉御膳館之鐳泉(青磺泉)  B44-IMGP6001-行義路300巷道路沿磺溪進入地熱露頭景區  B45-IMGP6016-行義路溫泉露頭位在磺溪嶺上設有觀景木棧道

B43-IMGP5975-行義路溫泉露頭皇池温泉御膳館之鐳泉(青磺泉).JPG

B44-IMGP6001-行義路300巷道路沿磺溪進入地熱露頭景區.JPG

B45-IMGP6016-行義路溫泉露頭位在磺溪嶺上設有觀景木棧道.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