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溫泉鄉之泉源探實

(地熱谷、硫磺谷、龍鳳谷與行義路溫泉露頭)

陳韋佐 旅記 2021.02.05

    台灣的溫泉文化始於西元一八九五年,當時在日本統治之下,由日本人引進他們的傳統溫泉泡湯習俗。日本人深信溫泉有療養、休養、復健和美容的神奇效用,可以治療百病。北投第一家日本人創設的北投浴場「天狗庵」(今加賀屋-天狗庵史蹟公園-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7310),於日本統治第二年(1896)三月由平田源吾先生所肇建。

    北投地區具有特殊的地質環境,因地處「大屯火山群」範圍之內,因大屯山之火山爆發,地底下的熱水、硫氣,經過斷層、裂隙冒出地面後形成溫泉。北投溫泉的發現並不是起源於日治時期,從現存文獻資料得知,清光緒二十年(1894)時,德籍商人奧利Oueil首度在台灣北投發現溫泉,並開設文全俱樂部。

    初始的北投溫泉並不是台灣籍平民百姓可以享用的資源,因為台灣是殖民地,溫泉泡湯僅是提供給高官、富商這類貴族們的特殊享受。二戰期間,北投溫泉一度作為日軍來台進行溫泉療傷的場域,充分利用這項醫療資源。根據資訊,北投溫泉普遍為大眾所知後,一般平民百姓或沒有經濟能力鄉民只能利用北投溪特殊的河階地形,在溪邊搭起簡陋的竹籬笆或木柵,享受免費的露天溫泉。

    北投溫泉的發展歷盡滄桑,從「溫泉鄉」盛名到溫泉「浴」樂,以至於現今的大眾觀光泡湯休閒文化,聲名遠播,海內外皆知。回想民國五十年代,早年的「溫泉鄉」那卡西盛行時代,因尋芳客暴增啟開了摩托車限時專送服務的行業(目前北投市場周邊還可見到,只是作為當地居民往返溫泉山區住宅的載客服務交通工具)。時代的轉變,當時讓北投成為「溫柔鄉」的代名詞。民國六十八年十月政府嚴令禁娼後,溫泉路盛況日漸沒落,然而慶幸的是溫泉功能依舊。近幾年來「泡湯」成為台灣越來越盛行的休閒活動,結合洗溫泉與知性之旅也成為政府與民間共同推動的溫泉文化觀光節慶,大受歡迎。

    由於大台北區密集的公車路網,加上台北捷運系統的便利性,前來北投享受洗溫泉樂趣的遊人如織。當抵達「新北投」地區後,越過「北投公園」,就能夠輕鬆愉快地來趟泡湯並認識溫泉文化之旅。然而對於溫泉泉源地理位置想要更加瞭解的話,就必須踏實的走一遭,知其梗概。

    就從北投地熱谷起始,沿泉源路進入硫磺谷,再下探龍鳳谷,最後止於行義路溫泉露頭。

    距離「新北投捷運站」最近的觀光景點是「地熱谷」。原名稱作「地獄谷」(或玉泉谷),八十年代之前是著名的「煮蛋樂園」,也設有露天泡腳的溫泉溝渠,至今記憶猶新。近年數度造訪,景觀設施已經不復以往。一方面由於早年常有兒童不慎滑倒燙傷,再方面由於地基受酸性的硫磺氣侵蝕而被嚴重掏空,經政府封閉整治後,目前硫磺煙霧繚繞的景色依舊,維護設施更加安全。

    根據資訊,地熱谷為一盆狀窪地,可能為一蒸氣爆裂口遺蹟,底部有多處溫泉湧出,有硫氣味,熱氣瀰漫。冒出溫泉口水溫達98℃,其他部分溫度約6070℃。窪地由溫泉匯合地表水成一淺水潭,池水從西南側缺口流出,形成一溫泉小溪,即為「北投溪」。

    地熱谷的水質屬於「鹽酸酸性泉」,溫度約在90℃至100℃,俗稱「青磺泉」,當地居民亦稱為「磺水頭」。因屬於強酸類,對建築物及金屬品腐蝕性強,不可用肥皂洗身,也不可飲用。地熱谷因終年瀰漫著硫磺煙霧,讓人聯想到恐怖的地獄,且谷底地質鬆軟,常常有來此民眾失足跌倒被燙傷,所以又被稱為「地獄谷」,也有人稱為「鬼湖」。由於它是大屯山群區域內水溫最高的溫泉,泉水清澈微綠似玉,又有硫磺煙霧的景色,於是擁有「礦泉玉霧」的美稱,是日治時期台灣八勝十二景之一。現今北投公園露天溫泉、瀧乃湯、新秀閣大飯店等處的泉質皆屬青磺泉。

    早年地熱谷的北投(溫泉)溪有一國寶級珍貴特產-「北投石」,具有放射性元素「鐳」,是世界數千種礦石中唯一用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目前僅有台灣北投和日本玉川有這種礦物。根據資訊,北投溫泉因北投石內含有微量放射能鐳,亦稱「鐳溫泉」。乃因硫礦及其他重金屬與溫度產生效應後的結晶體,生長速率為0.08mm,需一百三十年左右。後期因自然破壞、人為開採硫礦,現在的北投溪不再有北投石的出現。雖然歷經破壞但在整修後,地熱谷設置了「北投石復育區」,走在北投溪畔當可瞧見所立招牌。要看「北投石」的真面目,地熱谷景區與北投溫泉博物館各有展示。

根據地熱谷景觀區看板解說,「北投有石,名北投石」-北投溪源自地熱谷溫泉,距地熱谷口以下100400公尺間的一段河床,即為北投石主要分布帶。此段溪中水淺徹溫,溪底布滿安山岩或粗粒白砂岩的礫石。原灰黑色安山岩經酸性溫泉浸泡,漸呈白化。在礫石表面及間隙中有黃色至白色之沉澱物附著,膠結成一層層的皮殼。沉澱皮殼之最外層附著半透明至乳白色之密集菱形小晶體,厚約半公分至1公分,這便是著名的北投石。

「地熱谷青磺泉」簡介-(臺北市自來水事業處)

1.地熱谷面積約1,500平方公尺,是火山噴發前所產生的陷落深谷,自谷地湧出的溫泉,局部水温高達攝氏90度以上,是大屯火山群區域內温度最高的温泉,早年因開放親水煮蛋,許多遊客因不慎而受傷,温泉質亦因受污染,臺北市議會於民國82年決議改由本處以水源管理的方式進行維護管理。

2.谷內温泉是火山內部深處的熱水,滲入火山氣體酸化後,上升至接近地表時混入地表水而成,因泉色微綠似玉,俗稱青磺,含有大量的硫酸鹽礦物及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鐳」。經長時間的沉澱作用,在北投溪河床岩塊的表面結晶,成為世界上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稀有礦物,稱為「北投石」,全世界僅於北投及日本秋田縣玉川温泉發現。惟北投溪部分河段已依法指定為「北投石自然保留區」不得進入,僅在北投温泉博物館及地熱谷進行北投石展示。

3.據稱本谷青磺泉有療養和復健的效用,目前提供新北投温泉用戶及本處委外經營之「北投青磺名湯」使用。

B01-IMGP6482-北投地熱谷-北投地熱谷景觀區防護柵欄  B02-IMGP6478-北投地熱谷北投石展示-具有放射性元素「鐳」

B01-IMGP6482-北投地熱谷-北投地熱谷景觀區防護柵欄.JPG

B02-IMGP6478-北投地熱谷北投石展示-具有放射性元素「鐳」.JPG

B03-IMGP6480-北投地熱谷為一盆狀窪地由溫泉匯合地表水成一淺水潭  B04-IMGP6492-北投地熱谷因終年瀰漫著硫磺煙霧,讓人聯想到恐怖的地獄

B03-IMGP6480-北投地熱谷為一盆狀窪地由溫泉匯合地表水成一淺水潭.JPG

B04-IMGP6492-北投地熱谷因終年瀰漫著硫磺煙霧,讓人聯想到恐怖的地獄.JPG

    北投「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座落在泉源路上,位於大屯火山群南端,為一爆裂口地形,呈東西向延伸之「盆谷」,谷地長約1公里,寬約80200公尺,有豐富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積岩地質地形及人文景觀。盆谷內的噴氣口和溫泉相當發達,谷內設有多處溫泉集水區,此處溫泉即新北投各旅社溫泉之泉源,由水管輸出。過去一度曾有枯竭現象,後經人工鑿氣井30餘口引出蒸氣加熱地表水而成溫泉,屬酸性硫酸鹽泉,俗稱「白磺」。受地底熱作用,含有豐富的硫化物等磺物質,水質呈黃白色、有硫磺味,泉溫40~60C

    硫磺谷Sulfur Valley古稱「大磺嘴」,區域內是硫磺氣而非溫泉,必須引陽明山之山泉水注入,方能形成溫泉,因此「盆谷」內有多數温泉生成取用設施,站在觀景台遠觀就可一目瞭然。也由於溫泉色澤乳白,散發著淡淡的硫磺味,因此有「牛奶湯」的美稱。

    當進入「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時,環視谷地四周的樣貌,除了眼前像是雨後蓄積的大片水塘外,地表荒蕪,寸草不生,連山坡地也盡是裸露岩石。三百多年來經過人為經年累月採硫,如今留下大面積凹陷地形的谷地。從而因為温泉生成取水,不間斷的蒸氣煙霧由地表冒出,宛如奇幻世界。從17世紀初期開始的採硫事業,不曉得有多少採硫工人冒生命危險來這裡工作,周邊的土地公廟算是硫磺谷保護神吧!「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內設有一座免費溫泉泡腳池,位於停車場隔鄰。泡腳池的建築設計融入硫磺谷自然景觀,親朋好友聚在這裡享受熱呼呼的溫泉,舒暢身心,其樂無窮。

    根據歷史資料,硫磺谷的採硫事業可追朔至西班牙佔領時期,歷經西班牙、荷蘭、明鄭、滿清、日治時期至1960年代。讓我們記憶猶新的是清領時期郁永河所著「裨海記遊」,他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自動請命來台灣北投,聘用原住民幫忙採硫,採硫之處就在古稱「大磺嘴」-硫磺谷與龍鳳谷地方。

    隨著自導式步道所立解說看板,讓我們瞭解在硫磺谷「盆谷」淺黃色或暗灰色頁岩底下是儲集温泉的五指山層,所構建的多數「温泉生成池」乃是將温泉蒸汽引出地表,再接引冷水與蒸汽混合,形成北投温泉的泉源。進一步透過解說圖,初期的採硫過程有三步驟,1.在大鍋裡煮油,再慢慢將乾硫土倒入。2.由兩人運用竹竿來回攪拌,使硫自土中分離。3.將分離出的硫裝入容器中凝固,製成硫磺塊。當時郁永河以布換硫土,讓原住民提煉硫磺後利用淡水河水運,將成品運抵淡水,再轉運回福州(昔日稱作「榕城」)

    「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分成二區,由左側硫磺谷步道繞行,順著斜坡階梯步上前方平台樹蔭納涼處,居高臨下俯看另一區,座落著AB的温泉生成取用設施。這兩處温泉集水池集中在一塊,讓人更清楚温泉生成取用與接管流程。

B05-IMGP6205-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地表荒蕪岩石裸露的硫磺谷  B06-IMGP6159-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泡腳池溶入自然景觀提供民眾體驗温泉泡腳樂趣  B07-IMGP6200-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守護硫磺谷的土地公廟

B05-IMGP6205-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地表荒蕪岩石裸露的硫磺谷.JPG

B06-IMGP6159-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泡腳池溶入自然景觀提供民眾體驗温泉泡腳樂趣.JPG

B07-IMGP6200-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守護硫磺谷的土地公廟.JPG

B08-IMGP6231-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此處淺黃色或暗灰色頁岩底下是儲集温泉的五指山層  B09-IMGP6188-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構造温泉生成池接引冷水與蒸汽混合  B10-IMGP6191-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温泉蒸汽引出地表

B08-IMGP6231-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此處淺黃色或暗灰色頁岩底下是儲集温泉的五指山層.JPG

B09-IMGP6188-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構造温泉生成池接引冷水與蒸汽混合.JPG

B10-IMGP6191-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温泉蒸汽引出地表.JPG

B11-IMGP6190-硫磺谷地熱景觀區-連通另一區的景觀步道  B12-IMGP6250-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另一區A的温泉生成取用設施  B13-IMGP6251-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另一區B的温泉生成取用設施

B11-IMGP6190-硫磺谷地熱景觀區-連通另一區的景觀步道.JPG

B12-IMGP6250-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另一區A的温泉生成取用設施.JPG

B13-IMGP6251-硫磺谷地熱景觀區-另一區B的温泉生成取用設施.JPG

    從地理環境來看,呈火山爆裂口地形的「盆谷」都集中在大屯火山群的南端,分布著呈東西向延伸之火山碎屑岩和沉積岩地質地形及人文景觀,包括硫磺谷、龍鳳谷及行義路溫泉露頭。離開硫磺谷,緩坡爬升,穿越蓊鬱山林,就來到「龍鳳谷遊客服務中心」。所在位置正好是一狹窄鞍部,硫磺谷與龍鳳谷分水嶺。硫磺谷在西邊,龍鳳谷在東邊。

    沿著山路下坡道階梯,經過土地公廟進入「龍鳳谷」地熱園區。根據資訊,龍鳳谷屬於雙重溪爆裂口,谷地有許多噴氣孔、硫氣孔、天然溫泉和人工溫泉,是行義路上溫泉餐廳的溫泉來源。站在龍鳳谷「盆谷」抬頭仰望,泉源路上的「惇敘高工」歷歷在目。循泉源路上行是往紗帽山、陽明山的環山道路,過「鼎筆橋」則稱紗帽路。

    龍鳳谷谷地廣闊,可直駛汽車進入其間空地。谷內設有遊客專用的木棧道,可綜攬谷地奇岩地景風貌。由於地表長年受到硫磺氣的侵蝕,變得殘破不堪,温泉集水池不如硫磺谷,看來水量也不大。由木棧道直上,往左步道設有涼亭,倚在巨岩「健福宮」土地公廟一側,是一處頗有視野的觀景台。正對面遠景是台北地標101大樓,隱約可見。位處陽明山公園的山仔后文化大學,也近在咫尺。眼前是遍佈山谷四周的嶙峋怪石,石頭表面嵌著一層經磺氣薰染的黃色結晶,「南磺溪」的潺潺溪水從其間往下游奔流。往右步道前進,跨越水泥橋,土地公廟穩坐在山腳下,是龍鳳谷的守護神,其左側有一股地熱噴氣往上衝,瀰漫著白茫茫的雲霧。

B14-IMGP6284-北投龍鳳谷-谷內設有遊客專用的木棧道,可綜攬谷地奇岩地景風貌。  B15-IMGP6306-北投龍鳳谷-站在龍鳳谷「盆谷」抬頭仰望,泉源路上的「惇敘高工」歷歷在目。

B14-IMGP6284-北投龍鳳谷-谷內設有遊客專用的木棧道,可綜攬谷地奇岩地景風貌。.JPG

B15-IMGP6306-北投龍鳳谷-站在龍鳳谷「盆谷」抬頭仰望,泉源路上的「惇敘高工」歷歷在目。.JPG

B16-IMGP6345-北投龍鳳谷-由於地表長年受到硫磺氣的侵蝕,變得殘破不堪。  B17-IMGP6360-北投龍鳳谷-「南磺溪」潺潺溪水與台北地標101大樓  B18-IMGP6340-北投龍鳳谷-位處陽明山公園的山仔后文化大學,也近在咫尺。

B16-IMGP6345-北投龍鳳谷-由於地表長年受到硫磺氣的侵蝕,變得殘破不堪。.JPG

B17-IMGP6360-北投龍鳳谷-「南磺溪」潺潺溪水與台北地標101大樓.JPG

B18-IMGP6340-北投龍鳳谷-位處陽明山公園的山仔后文化大學,也近在咫尺。.JPG

B19-IMGP6367-北投龍鳳谷-倚在巨岩「健福宮」土地公廟一側,是一處頗有視野的觀景台。  B20-IMGP6395-北投龍鳳谷-土地公廟穩坐在山腳下,其左側有一股地熱噴氣往上衝,瀰漫著白茫茫的雲霧。

B19-IMGP6367-北投龍鳳谷-倚在巨岩「健福宮」土地公廟一側,是一處頗有視野的觀景台。.JPG

B20-IMGP6395-北投龍鳳谷-土地公廟穩坐在山腳下,其左側有一股地熱噴氣往上衝,瀰漫著白茫茫的雲霧。.JPG

    走出龍鳳谷地熱園區,循著行義路下坡往石牌方向,在300巷口停駐腳步,將視線越過停車場,正前方就是「行義路溫泉露頭」整體地質景觀。這裡是火山活動區,溫泉露頭多,地熱與温泉同時冒出,形成一窪窪熱氣氤氳的景象。這處山谷寸草不生,地熱零星冒出,地貌顯得異常荒蕪。

    行義路溫泉露頭又稱磺溪嶺溫泉露頭,溫泉露頭都在磺溪東側的山麓-磺溪嶺上。磺溪自湖山里蜿蜒過紗帽橋,在行義路東側沿著山勢南流,形成著名的行義路溫泉。根據資訊,此處溫泉的流量十分豐富,泉溫自攝氏5680度不等,亦有低到攝氏25度者,泉水呈青白色,屬酸性硫磺泉,不可飲用。本區為全國第一座溫泉露頭區景觀保育整治示範區,沿邊坡設置起伏木棧道,可就近觀察溫泉露頭之地質景觀,包含硫磺氣冉冉上升的景象、熱水換質帶的特殊地質景觀、硫磺結晶、溫泉露頭石樁、温泉生成說明解說牌等,期望讓民眾更加瞭解豐富的温泉資源。

    行義路溫泉一帶遍布許多溫泉山莊,非假日前來泡湯洗温泉人士不少。有建在磺溪畔的日式房舍,屋簷下斗大的「湯」字,加上牆角花枝招展的台灣山櫻,帶有一股日本風味。在繞行下發現,本區「皇池温泉御膳館」應該是最大一間,山莊門口有一小型泉池,名為「鐳泉」,即與地熱谷相同水質的青磺泉。

B21-IMGP6022-從行義路上綜觀行義路溫泉露頭整體地質景觀  B22-IMGP5984-行義路溫泉露頭-磺溪在行義路東側沿著山勢南流形成著名行義路溫泉  B23-IMGP6016-行義路溫泉露頭-踏上磺溪嶺木棧步道就近觀察溫泉露頭之地質景觀

B21-IMGP6022-從行義路上綜觀行義路溫泉露頭整體地質景觀.JPG

B22-IMGP5984-行義路溫泉露頭-磺溪在行義路東側沿著山勢南流形成著名行義路溫泉.JPG

B23-IMGP6016-行義路溫泉露頭-踏上磺溪嶺木棧步道就近觀察溫泉露頭之地質景觀.JPG

B24-IMGP6010-行義路溫泉露頭-磺溪嶺溫泉露頭硫磺氣冉冉上升景象  B25-IMGP6005-行義路溫泉露頭-磺溪嶺上火紅硫磺噴出口之硫磺結晶  B26-IMGP5964-行義路溫泉露頭-行義路溫泉一帶遍布許多溫泉山莊。

B24-IMGP6010-行義路溫泉露頭-磺溪嶺溫泉露頭硫磺氣冉冉上升景象.JPG

B25-IMGP6005-行義路溫泉露頭-磺溪嶺上火紅硫磺噴出口之硫磺結晶.JPG

B26-IMGP5964-行義路溫泉露頭-行義路溫泉一帶遍布許多溫泉山莊。.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