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圓山風景區劍潭山親山步道自然遺跡踏尋記錄

陳韋佐 旅記 2021.01.25

    從彰化田中央小鎮北上就業定居,數一數接近40年,其間遊走五指山尾稜的山脈步道有好幾回。早期攀越劍潭山到士林東吳大學的崎嶇不平山路,盡沒入荒草叢林中,不怎麼好走。2007年台北市政府將劍潭山方圓地區定調為「圓山風景區」,並設置錯綜的多條相連通親山步道。圓山大飯店後山變成大眾親山健行的休閒好去處,山間多處坡地也被私人闢建成各式各樣的休憩涼亭與運動設施。

    圓山大飯店不在「圓山」而在「劍潭山」,一般人對名稱比較會錯亂,其實圓山大飯店座落在「劍潭山」山麓,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所在地。五指山山脈是台灣加里山山脈一條支脈,主要為「東北東」走向「西南西」,東起基隆海岸,西至台北圓山一帶沒入基隆河,劍潭山就是其尾稜。根據資訊,五指山地質主要有五指山層及大寮層,五指山層形成於新生代漸新世,為大台北地區古老之地層。大寮層則於新生代中新世形成,主要為厚層細粒砂岩、頁岩及砂頁岩互層。崁腳斷層通過兩層之間,五指山層位於上盤,大寮層位於下盤。

    劍潭山區域十分寬廣,其路徑高達2.7公里,因為1945年至1980年代之間長期軍事管制的原因,稜線上親山步道仍然保留著當時的碉堡與衛哨遺跡,令人產生遐想。也由於如此,天然環境比較完整,並沒有遭到多少人為破壞。如今經台北市政府規畫為親山步道,安全設施也非常齊全,行進路線的路標非常明確。例如遊客在標誌「四美」地方有危難,就能標定遊客所在位置,讓志工能夠即時前赴救援。同時也是介紹該地方地理環境和最佳展望之所在。

    「圓山風景區」的入口牌坊設置在2個登山入口處,一個在北安路「中央廣播電台」,北安路85號「碧海山莊」左側;另一個在中山北路五段6號圓山育樂中心(圓山保齡球館)右側。雖然許久沒來走劍潭山親山步道,因為登山健行路線規畫完善,沿途遊客絡繹不絕,就不擔心路途迷失,能夠盡興遊樂。按預先計畫路線,從北安路「中央廣播電台」「圓山風景區」入口牌坊進,中山北路五段圓山保齡球館右側「圓山風景區」入口牌坊出。順訪「圓山水神社」後原路回走登上「劍潭山三角點」,再沿稜線走到「老地方觀機平台」。隨後下山,往「通北街」前進,止於公車「空軍司令部站」。

    位於北安路「中央廣播電台」後方丘稜是一座廣闊的休憩公園,從寬廣林蔭坡道而上,映入眼瞼的是一間景觀公厠,牆壁上台灣山娘(藍鵲)的壁畫異常耀眼。公園上方設置兩座休憩亭台,任憑清風徐徐吹爽,坐賞、觀望巍峨宮殿式之圓山大飯台,並補充飲食咖啡,為登山健行打下堅實基礎。

B01-DSC_8227-圓山風景區北安路登山口上方公園景觀公厠  B02-DSC_8228-圓山風景區北安路登山口上方公園亭台  B03-DSC_8235-圓山風景區北安路登山口上方公園亭台觀望巍峨宮殿式之圓山大飯台

B01-DSC_8227-圓山風景區北安路登山口上方公園景觀公厠.JPG

B02-DSC_8228-圓山風景區北安路登山口上方公園亭台.JPG

B03-DSC_8235-圓山風景區北安路登山口上方公園亭台觀望巍峨宮殿式之圓山大飯台.JPG

    從公園亭台抬頭望向山坡頂的堂皇建築物是「圓通巖」佛寺,主祀南海觀世音菩薩古佛,其碑記詳述建寺緣由與劍潭古寺的歷史有關。由此出發,向左側親山步道前進「觀音山觀景平台」,循著迂迴曲折石階,繞過途中私人建物,抬頭仰望,「觀音山觀景平台」的位置就近在咫尺。駐足在「觀音山觀景平台」上,眼前遼闊視野讓人有赫然開朗感覺。藍天白雲晴朗天空下,遠方浮現「北投焚化爐」煙囪的影子,山腳下士林地區的市景也清晰可見。更覺奇妙的景象是山腳下捷運劍南站旁鑲嵌著大金屬球建築物,據媒體新聞報導,未來打算作為表演藝術中心,鄰近士林夜市,充滿期待。

B04-DSC_1682-往觀音山觀景平台石階  B05-DSC_1687-往觀音山觀景平台途中私人建物  B06-DSC_1695-上方觀音山觀景平台位置

B04-DSC_1682-往觀音山觀景平台石階.JPG

B05-DSC_1687-往觀音山觀景平台途中私人建物.JPG

B06-DSC_1695-上方觀音山觀景平台位置.JPG

B07-DSC_1701-觀音山觀景平台之視野(遠方北投焚化爐煙囪)  B08-DSC_1703-觀音山觀景平台之視野(山腳下士林地區市景)  B09-DSC_1705-觀音山觀景平台之視野(山腳下捷運劍南站及鑲嵌著大金屬球建築物-未來表演藝術中心)

B07-DSC_1701-觀音山觀景平台之視野(遠方北投焚化爐煙囪).JPG

B08-DSC_1703-觀音山觀景平台之視野(山腳下士林地區市景).JPG

B09-DSC_1705-觀音山觀景平台之視野(山腳下捷運劍南站及鑲嵌著大金屬球建築物-未來表演藝術中心).JPG

    沿石階下坡步道繼續前行,走在林蔭遮蔽下,任憑陽光投射,人來人往都呈現出燦爛瞼龐。往下走是前進圓山風景區中山北路入口牌坊的路徑,不經意發現路側山坡下的一塊石碑,字跡模糊不清難辬,仔細看是捐款名錄。至於在這裡打造什麼公用設施,猜想是合力在此開鑿飲水用井吧!接近圓山風景區中山北路入口牌坊時,右側有一巨大疊砌岩壁,趨前回頭,原來是一間砌石民宅。這時已經抵達圓山風景區位於中山北路五段入口的牌坊了。

    順著中山北路往士林方向前行,繞進中山北路五段6號的圓山育樂中心(圓山保齡球館),除了巨大的保齡球特別顯眼外,巨石雕塑的藝術品也是一大亮點,貼近它好好欣賞,其藝術氛圍讓人特別有感覺。眼角越過車水馬龍的中山北路,左前方是鋼骨結構優美造型的捷運劍潭站,其旁是鑲嵌著大金屬球型狀的建築物,是未來臺北市表演藝術中心場地。

    在捷運劍潭站的對面中山北路上,樹立著「水神社」路標,稍不留意就會錯過參訪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築。它是臺北市市定古蹟,屬於日治時期「草山水道系統」的一環。

B10-DSC_1714-前往圓山風景區中山北路入口牌坊之林蔭石階步道  B11-DSC_1728-前往圓山風景區中山北路入口牌坊之石階步道旁捐款名錄石碑(字跡不清)  B12-DSC_1733-前往圓山風景區中山北路入口牌坊之石階步道出口砌石民宅

B10-DSC_1714-前往圓山風景區中山北路入口牌坊之林蔭石階步道.JPG

B11-DSC_1728-前往圓山風景區中山北路入口牌坊之石階步道旁捐款名錄石碑(字跡不清).JPG

B12-DSC_1733-前往圓山風景區中山北路入口牌坊之石階步道出口砌石民宅.JPG

B13-DSC_1824-中山北路五段6號圓山育樂中心(圓山保齡球館)  B14-DSC_1741-捷運劍潭站及鑲嵌著大金屬球建築物(未來表演藝術中心)  B15-DSC_1742-捷運劍潭站對面中山北路上水神社路標

B13-DSC_1824-中山北路五段6號圓山育樂中心(圓山保齡球館).JPG

B14-DSC_1741-捷運劍潭站及鑲嵌著大金屬球建築物(未來表演藝術中心).JPG

B15-DSC_1742-捷運劍潭站對面中山北路上水神社路標.JPG

    依循「水神社」路標,踏進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山營業分處,其左側山徑是水神社的入口,原來地點就在後面劍潭山山麓。走在林蔭石階步道上,四周草木蓊鬱,不久看到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一的聳立高塔,正面牆壁有「活水頭」題字,圓山水神社依實際正名為「圓山活水頭」。圓山貯水池設施群屬於日治時期「草山水道系統」建設工程之一環,是當時臺北人所仰賴的水道設施,如今已經退役,靜靜供人觀賞。根據資訊,草山水道系統使用的水源是位於竹子湖下方1公里處的第一水源滾水頭湧泉及位於紗帽山南麓紗帽路第一展望台下方的第三水源湧泉。放眼圓山貯水池設施群,廣闊的青青草坪上凸出的設施有水量表及鑄鐵排氣管,周邊還有其他設施,沒有導覽無法瞭解。

    隨後進入「水神社」位置,映入眼瞼的是水神社石碑、石燈籠與石階參道。根據資訊,圓山貯水池設施群於日治昭和七年(1932) 3月完工啟用,這座神社設立於昭和十三年(1938)。基於當年建造貯水池時,因工程不順曾有若干人因而殉職,水公司員工捐款設了一座水神社,一方面祭拜神明祈求平安,另一方面撫慰亡靈。

    趨近仔細觀察,水神社石碑依然竪立,石碑背面「昭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字樣仍然清晰。在水神社前方公園中,「水洗石製水槽」安然鼎立。抬起頭來仰視所還原的水神社遺跡全貌,引起追求歷史的興致。根據資訊,這座當年的小神社拜殿已不復存在,逐階趨前觀察,現在的小拜殿已經改成中式簡陋小廟,內部沒有任何神像與題字,經台北自來水事業處重新修整後改祀水神大禹。

    循階而下,眼前很清楚可看到左右一對石獅,日本稱狛犬。左公石狛犬已經遺失,右石狛犬依然安在。根據資訊,2017815日該神社被不明人士噴漆破壞,左公石狛犬失竊。目前置立著解說圖,公布水神社公石狛犬之原貌,以示大眾。

B16-DSC_1743-捷運劍潭站對面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山營業分處(左側水神社入口)  B17-DSC_1748-前進圓山貯水池設施群及水神社林蔭石階步道  B18-DSC_1752-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活水頭

B16-DSC_1743-捷運劍潭站對面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山營業分處(左側水神社入口).JPG

B17-DSC_1748-前進圓山貯水池設施群及水神社林蔭石階步道.JPG

B18-DSC_1752-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活水頭.JPG

B19-DSC_1758-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量表  B20-DSC_1766-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鑄鐵排氣管  B21-DSC_1771-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石碑、石燈籠與石階參道

B19-DSC_1758-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量表.JPG

B20-DSC_1766-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鑄鐵排氣管.JPG

B21-DSC_1771-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石碑、石燈籠與石階參道.JPG

B22-DSC_1788-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石碑(昭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B23-DSC_1793-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水洗石製水槽  B24-1611586507069-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遺跡

B22-DSC_1788-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石碑(昭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JPG

B23-DSC_1793-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水洗石製水槽.JPG

B24-1611586507069-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遺跡.jpg

B25-DSC_1786-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圖片左公石狛犬已經遺失)  B26-DSC_1787a-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公石狛犬原貌(解說圖)  B27-DSC_1773-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石獅(狛犬)

B25-DSC_1786-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圖片左公石狛犬已經遺失).JPG

B26-DSC_1787a-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公石狛犬原貌(解說圖).jpg

B27-DSC_1773-草山水道系統圓山貯水池設施群之水神社石獅(狛犬).JPG

    離開「水神社」,再回到中山北路圓山風景區牌坊,循原路走「好美步道」,繼續往「老地方觀機平台」方向前進。再度穿入林蔭石階的親山步道,不久來到「臥龍崗圓山大佛」,依循前進路線,經過蒼翠林木間,登臨國際廣播之鑰「中央廣播電台圓山微波站」,此時聳立的高塔周邊櫻花盛放,雖沒幾棵,也讓追逐者佇立花下掠影。高塔的前方有很好視野,可遠眺台北101大樓,並俯瞰台北中山北路市景。

B28-DSC_1833-從中山北路圓山風景區牌坊循原路走好美步道往老地方觀機平台方向  B29-DSC_1837-好美步道經過臥龍崗圓山大佛  B30-DSC_1856-往老地方觀機平方向親山步道

B28-DSC_1833-從中山北路圓山風景區牌坊循原路走好美步道往老地方觀機平台方向.JPG

B29-DSC_1837-好美步道經過臥龍崗圓山大佛.JPG

B30-DSC_1856-往老地方觀機平方向親山步道.JPG

B31-DSC_1870-國際廣播之鑰中央廣播電台圓山微波站  B32-DSC_8316-從中央廣播電台圓山微波站遠眺台北101大樓  B33-DSC_8317-從中央廣播電台圓山微波站俯瞰台北中山北路市景  

B31-DSC_1870-國際廣播之鑰中央廣播電台圓山微波站.JPG

B32-DSC_8316-從中央廣播電台圓山微波站遠眺台北101大樓.JPG

B33-DSC_8317-從中央廣播電台圓山微波站俯瞰台北中山北路市景.JPG

    隨後登臨「劍潭山三等三角點」,海拔153公尺,它是2006年版的台灣小百岳9號,具鄰近都市地區優勢,吸引多數民眾前來休閒踏青。從三角點的陡坡直下,是原始的土石路,還好沒遇到下雨天氣,不然難行。途中路旁保留著一座軍事碉堡,是戒嚴時期的防衛設施。

    走完陡坡土石路,下到橫向交叉路,從右側步道上去幾步路是153營舍及衛哨。參觀之後,再回頭往老地方觀機平台親山步道前進,是林蔭蔽天的下坡路段,走起來很輕快。

B34-DSC_1879-台灣小百岳9號劍潭山三等三角點海拔153M  B35-DSC_1883-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的陡坡土石路  B36-DSC_8289-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陡坡旁碉堡

B34-DSC_1879-台灣小百岳9號劍潭山三等三角點海拔153M.JPG

B35-DSC_1883-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的陡坡土石路.JPG

B36-DSC_8289-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陡坡旁碉堡.JPG

B37-DSC_8285-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路標右橫向往153營舍  B38-DSC_8279-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路標右橫向的153營舍及衛哨  B39-DSC_1888-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路標左橫向往老地方觀機平台親山步道

B37-DSC_8285-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路標右橫向往153營舍.JPG

B38-DSC_8279-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路標右橫向的153營舍及衛哨.JPG

B39-DSC_1888-從劍潭山三等三角點下來路標左橫向往老地方觀機平台親山步道.JPG

    前往老地方觀機平台的親山步道都位處劍潭山稜線,步道路面整齊劃一,沿線原有的衛哨亭都漆上安全編號,對遊客很是貼心。一路經過的衛哨亭,都會有不同發現。當經過3號衛哨亭後,向路左側望過去,左下斜坡小徑有遊客走上來,仔細看,路口相思樹樹幹掛著「往中山北路五段282巷復興廣播電台-中華民國山岳協會藍天隊」的登山路標。

    繼續前行,遇到一棵大榕樹(正榕),支幹分叉,樹葉光禿禿,在陽光照耀下異常奪目。幾位結伴同行的同學就駐足在這裡,相互拍下美姿倩影,神情愉悅。接著接近6號衛哨亭,一旁樹立著「七美觀音夕照」的解說牌,文字寫著「可眺望臺北士林區,視野開闊景觀優美,傍晚落日還可以見到觀音山美麗的落日,故常有登山客在此駐足賞景。」,趨前靠近稜線邊緣林葉間視窗,北投焚化爐及其周邊景觀真的一目了然。

    經過7號衛哨亭,終於到了「老地方觀機平台」區域,地面上橫躺著一塊巨岩,其上刻畫著臺灣地圖及「老地方2008」字樣,是遊客很好識別的地標。這個地點美其名為「八美老地方」,站上老地方觀機平台上,突出的木棧平台讓視野空間不受遮蔽,更凸顯臺北市景與山川的美麗。將視野飄向南方,越過基隆河,俯望松山機場,近在咫尺,不時可聽到飛機起降聲音。

B40-DSC_1892-前往老地方觀機平台親山步道的大榕樹  B41-DSC_8365-往老地方觀機平台親山步道的6號衛哨(七美觀音夕照)  B42-DSC_1900-親山步道6號碉堡前北投焚化爐周邊景

B40-DSC_1892-前往老地方觀機平台親山步道的大榕樹.JPG

B41-DSC_8365-往老地方觀機平台親山步道的6號衛哨(七美觀音夕照).JPG

B42-DSC_1900-親山步道6號碉堡前北投焚化爐周邊景觀.JPG

B43-DSC_1903-往老地方觀機平台親山步道的7號衛哨  B44-DSC_1908-老地方觀機平台的地標  B45-DSC_8390-從老地方觀機平台俯望松山機場

B43-DSC_1903-往老地方觀機平台親山步道的7號衛哨.JPG

B44-DSC_1908-老地方觀機平台的地標.JPG

B45-DSC_8390-從老地方觀機平台俯望松山機場.JPG

    從老地方觀機平台走下坡,依路標指示往捷運劍南路站方向,這段劍潭山稜線上親山步道走起來跟其他路段有不一樣感覺,行走踏感較為柔軟。原來是「固化土步道」,導覽解說表示,係利用現地原有土壤拌入固化劑後凝固硬化而成,屬天然環保材質,色質接近既有土路,與周遭自然環境融合,抗熱性及透水性俱佳。

    「固化土步道」的兩側培植多樣花草,原生種的「芒萁」蕨類頗為茂密。沿途蓊鬱林木高聳,好似列隊迎賓,樹根勒石現象也是一絕。

    緊接著是礫石步道,一段距離後,中途路標指示,右轉往通北街方向。隨即踏進往通北街迂迴曲折石階步道,亦稱「劍潭山親山步道」。中途設有一休息涼亭,是石階步道轉折點,繼續前進的緩下坡石階步道設有護欄,行走其間安全性很夠。仔細觀察兩側林野植物生態,佈滿原生種的「芒萁」蕨類,枝葉翠綠,非常可觀。

B46-DSC_8394-從老地方觀機平台下坡固化土步道  B47-DSC_1926-往捷運劍南路站方向親山步道林木蓊鬱  B48-DSC_1928-往捷運劍南路站方向親山步道樹根勒石

B46-DSC_8394-從老地方觀機平台下坡固化土步道.JPG

B47-DSC_1926-往捷運劍南路站方向親山步道林木蓊鬱.JPG

B48-DSC_1928-往捷運劍南路站方向親山步道樹根勒石.JPG

B49-DSC_1931-往捷運劍南路站親山步道中途右轉通北街方向  B50-DSC_1934-往通北街迂迴曲折步道  B51-DSC_1945-往通北街護欄石階步道

B49-DSC_1931-往捷運劍南路站親山步道中途右轉通北街方向.JPG

B50-DSC_1934-往通北街迂迴曲折步道.JPG

B51-DSC_1945-往通北街護欄石階步道.JPG

    走出緩下坡石階步道後就接水泥路面車道,因為轉角進去是「高野山真言宗的光明院」。由此開始,往通北街方向是木棧步道與水泥車道並行,水泥車道較陡,行人還是走木棧步道為宜。木棧道的構築採高架式,保留生態空間,雖有高低起伏,行走卻是方便。木棧道中間保留一棵原生樹木,讓景觀更加優美,尤其圍繞在樹幹四周的椅條讓人感到貼心。

    高架木棧道的兩側,竹林密布,隨風搖曳的沙沙聲不絕於耳。終於走出高架木棧道,這裡是終點,巨大看板顯示「劍潭山步道通北街165巷」。

    從步道終點到通北街與北安路之路口有好長一段距離,漫步進入通北街的眷村,可搭「42區」公車接駁,公車繞行圓山新城與力行新村後,就在通北街與北安路之路口下車,這裡是「空軍司令部」站牌,站牌處的雕塑藝術完美亮麗。

B52-DSC_1947-往通北街木棧與水泥步道並行  B53-DSC_1952-往通北街高架木棧道  B54-DSC_1955-往通北街高架木棧道中間樹木

B52-DSC_1947-往通北街木棧與水泥步道並行.JPG

B53-DSC_1952-往通北街高架木棧道.JPG

B54-DSC_1955-往通北街高架木棧道中間樹木.JPG

B55-DSC_1962-往通北街高架木棧道兩側竹林  B56-DSC_1966-往通北街高架木棧道終點(劍潭山步道通北街165)  B57-DSC_1971-通北街街口公車空軍司令部站牌處   

B55-DSC_1962-往通北街高架木棧道兩側竹林.JPG

B56-DSC_1966-往通北街高架木棧道終點(劍潭山步道通北街165巷).JPG

B57-DSC_1971-通北街街口公車空軍司令部站牌處.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