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人月刊】中意山林文史專欄
認識台灣•從心踏土地
從大同山逢甲人快樂農莊探索張士箱公樹林墾殖史
陳韋佐旅記 2020.02.25
逢甲人月刊在賴文堂總編輯運籌帷幄下所開闢的「專欄」,網羅各方面知名學者專家提供經營管理、理財、健康養生、電子資訊…等智識,唯獨對大家切身關係的台灣自然地理、人文歷史一直闕如耿耿於懷。在謝振裕名譽總會長等校友前輩指導並建言下,決意再開闢這方面「專欄」,希望常年涉獵的學長們加入寫作行列,揮灑藝文空間。
怎麼定位標題,賴總編留給筆者發想。經過巧思,個人以為運用目前台灣民間慣用的「華語」和「台語」雙聲道,最足以表達這個「專欄」的意義。標題名稱定位為【認識台灣•從心踏土地】。在此的「認識」,台語唸作bat/pat,有別於「智識」 ti-sik的唸法,整句英文為Understanding Taiwan;「踏」台語唸作tah,整句英文為step on the land from heart。在雙關語方面,「從心」與「重新」音似而字意迥異,「重新」所表達的意思是帶領大家再次來認識台灣這塊土地,整句英文為re-new step on the land。整體而言,【認識台灣•從心踏土地】Understanding Taiwan,step on the land from heart.,別具深邃意涵。
「專欄」文章就「從大同山逢甲人快樂農莊探索張士箱公樹林墾殖史」啟始吧!
晨起炙陽昇起,跟張立義學長約定在SOGO忠孝店門口,驅車前往新北市樹林區大同山之逢甲人「快樂農莊」。風和日麗、陽光普照,農場內草木扶疏、百花爭艷。環繞四周,櫻花初乍、杜鵑花朵昂首吐氣;蕃茄和木瓜結實纍纍、畦畦葉菜生氣勃勃。目下遠山含笑,置身如此世外桃源,令人渾身是勁,倍覺清爽。
抵達農場時,陳爸已經在田園裡來回澆菜、整理菜圃;每逢星期二定時來當一日農夫的鄭宗陽學長從一角落現身,頭戴斗笠,模樣真不像平日衣冠楚楚的紳士。他是台北市校友會次級聯誼會「拈花惹草班」成員之一,目前該群組內真實人數已有八、九十名。表定每逢星期四也會有成員再來加入培育蔬果農事,活動筋骨保健康兼聯誼,咸認為這是逢甲人最美的戶外樂事。
早年「拈花惹草班」定期聚會在台北市校友會館,由植栽專家王基順學長教導如何培養各樹種、蔬果。每當登上頂樓,陽台空間的一花一木都是常年結下的成果,讓置身在此的校友們個個賞心悅目。
直到有一天,張立義學長家族慨然提供在樹林大同山山麓一塊祖產山坡地,做為逢甲人「快樂農莊」活動場地,讓大家體驗當農夫的樂趣。當然三不五時需要以微薄金錢捐獻給「張方大慈善基金會」,做為利用土地的補償和敬意。大片從未整地的雜木林交給「拈花惹草班」,在校友群策群力下,披荊斬棘終於2016年8月21日初顯成果,當天在農場舉辦的同樂會中,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其後,接連不斷將所受捐資挹注在農場建設上,如今展現眼前的光景,真正讓逢甲人揚眉吐氣。
逢甲人何其有幸能夠站在清領以來張方大公的土地上,重踏當年先民在「風櫃店」(樹林舊名)拓墾的腳步。這種機緣可說巧合,是上天給予逢甲人特別的安排。在大家庭裡有張氏三十二世(張士箱第八代)張立義學長的無私成就,眾校友皆衷心地感佩。
春暖花開時節,滿園蝴蝶翩翩起舞,初春綠枝紛紛吐新芽,藍藍天空但見斑鷲騰空翱翔。從田埂踩下足跡,順手抓起一把泥土拋向天空,頻向方大公致意。
01-2016年8月21日初顯成果在逢甲人快樂農莊舉辦的同樂會 02-2020年2月25日張立義學長等在逢甲人快樂農莊 03-2020年2月25日逢甲人快樂農莊愛人古堡綠色隧道
在陽光普照農莊裡得來片刻悠閒之後,追隨張立義學長腳步一同前往「張方大紀念堂」,位於新北市樹林區啟智街106號。今天有個激盪已久任務,很想進一步探究福建晉江鑑湖開臺始祖張士箱公家族來臺拓墾歷史,以揭開常年少為人知的豐功偉業面紗。有這種念頭是從走讀土城大安圳、新莊廟街後村圳之後開始,因而產生對樹林永安圳(或張厝圳)墾戶追根溯源的興趣。縈繞許久的結在偶然校友會館閒聊時候,終於被士箱公後裔張立義學長打開。
踏進巍巍巨觀的「張方大紀念堂」,眼前是高六層樓傳統藝術、古色古香建築,民國七十二年六月竣工。附設的「士箱幼稚園」,教室設在一、二、三樓,紀念堂庭院為校園。跟隨張立義學長的腳步繞行寬廣庭院一圏,幼稚園小朋友的嬉笑聲不絕於耳。此時勾起張立義學長的成長記憶,訴說過往居住在祖宅「方大居」三合院的悲歡歲月。如今古樸「方大居」舊額仍然佇立在庭院花園一角,默默地守護著方大公在臺族裔。
04-張方大紀念堂(士箱幼稚園)牌坊 05-張方大紀念堂(士箱幼稚園)大樓 06-庭院花園一角古樸「方大 居」舊額
在紀念堂左側門入口樹立兩座石碑,右邊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申禁陋規」古石碑,其前另擺置著「標準石斗」古文物;左邊是今對兩件曾經散佚文物的記敍碑文,詳細說明失而復得由來。翻開史頁,乾隆二十五年(1760)期間,方大公常駐海山公舘,經營墾殖及鑿陂開圳事業,額其宅曰「方大居」,署其辦事處為「必榮公舘」,即今「張方大紀念堂」所在地。方大公家族世居於此,統稱「張公舘」,為人樂善好施。乾隆四十四年(1779)由清朝官員之丁役監收隆恩莊田產租息,時有大斗超收之弊,立下種種陋規勒索佃戶,眾人苦不堪言。乾隆四十八年(1783)官方採納「張公舘」進言,設立標準石斗,頒布嚴禁勒索之「申禁陋規」碑,庶解眾佃之困。如今留下此「標準石斗」與「申禁陋規」石碑,見證當時海山張公館(業主張必榮墾號)之傲然善舉。
「張方大紀念堂」設在六樓,電梯直上後,從祠堂前埕俯視陳設幼稚園遊樂設施之庭院,憶想「方大居」舊宅之模樣。隨後欣得張立義學長之胞兄-「張方大慈善基金會」張立德董事長接見,說明來意,彼此相見歡。張董事長舉足言談不失書香仕家風範,談及先祖士箱公不畏艱難,冒九死一生風險橫渡波濤洶湧的「黑水溝」,在荒蕪的臺灣土地上為世族後裔開創永續經營之耕讀事業。承蒙慨贈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台灣史教授尹章義老師所編撰之民國七十四年初版印行之「臺灣鑑湖張氏族譜」及七十二年初版印行之「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各一冊,由衷感謝。
B07-申禁陋規碑與標準石斗 B08-張方大紀念堂樓敬奉列祖靈位 B09-今陳設幼稚園遊樂設施之庭院為「方大居」舊宅
經翻閱前述文本內容,僅止於民國七十二年七月族譜修訂完成之時。當年海內外族親近300位匯集在台北,假飯店舉行宗親大會,並在樹林已落成的「張方大紀念堂」中祭祖。士箱公從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遷臺以來,在臺族裔當時已經綿延281年,久未謀面或相見不相識的族親大團員,盛況空前,經媒體大勢報導,一時成為北臺灣佳話。
迄今已經睽違318年,因為樹林大同山逢甲人「快樂農莊」之因緣,讓我們重起認識士箱公四子方大在北台灣新莊、樹林一帶拓墾史實之念頭。筆者才疏學淺,雖然已經涉獵多編與張士箱家族相關史料,然而僅是麟毛一角,難窺全貌。慶幸有尹章義老師所編撰文章為本,得以汗牛充棟,就所研讀資料追加陳述。筆者編寫的範圍只侷限在張立德、張立義兄弟所溯源的直系血脈,就教於學富五車的校友先進,敬請不吝指正。
【張氏廿四世祖士箱公】
閩南泉州府晉江縣鑑湖鄉張氏廿四世祖士箱公(號省齋)是開臺始祖,根據「鑑湖張氏加乘」條載,溯源自一世祖延魯公張葉,世傳河南光州府固始人,與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同籍。唐代以降閩粵人士因天災人禍而大舉南遷,唐僖宗光啟二年(886),延魯公率父老移徙晉江,家族在鑑湖鄉繁延茁壯,晉江人稱之為「湖中張家」,自然而然就以「鑑湖」做為堂號。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士箱公移籍臺灣,展開耕讀事業。清康熙年間實施海禁,然而先民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偷渡來臺的波濤浪潮從未間斷,大家甘冒「六死三留一回頭」風險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荒蕪境地。大家或許以為閩粵山多田少難以生計,而嚮往氣候好、農作物容易生長、農民生活好的台灣。其實有部分讀書人還是汲汲營營以求取功名為志向,依當時科舉體制,大陸人多額少競爭激烈;台灣剛好相反,有特設保障名額,要考中秀才、舉人…等科考比較有機會。根據張氏家譜記載,士箱公出自鑑湖書香門第,康熙四十二年〈1703〉,三十歲時帶著四個孩子方高、方升、方遠、方大渡台尋求發展,初住府城鎮北坊(今台南市關帝廟一帶),寄籍鳳山、先入鳳山縣學,後入臺灣府學為秀才。士箱公與其長子方高才學出眾,康熙五十年代已嶄露頭角,成為台灣知識分子的領袖。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十九年(1720)的詩詞同時被方志藝文志收入;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建台灣府學落成,在立碑為記裡列名,碑現存台南孔廟內。來到台灣教書,士箱公除始終無法忘情於科舉外,每以積蓄的錢購置田地,做墾首,成就其拓墾事業。其家族田產遍及雲林(今濁水溪左岸鄉鎮)、彰化(今和美)及台中(今大里)等地區,進而北上至新莊、樹林一帶拓墾。墾殖事業首要是鑿渠灌溉水田,在大興水利下成就良田萬頃,經世濟民。
【張氏廿五世祖方高公(張士箱第一代)】
根據張氏家譜記載,士箱公有四個孩子方高、方升、方遠、方大,屬於來台張氏廿五世祖。長男方高最年長,追隨其父享有文名,在雲林縣一帶之拓墾事業進展順利,獲利亦豐。在乾隆九年(1744)二月,向薄昇燦墾戶購入埔姜崙(今褒忠)大租權,之後又向王有成買進西螺鹿場、莿桐大租權,並修建鹿場課圳水利工程,設公館於今之崙背鄉,館號慶豐館。兄弟家族齊拚,擁有遍布鳳山、彰化、諸羅(今嘉義)、淡水等地一百多個莊園的土地。方高公為生活教學,在艱困下也向張家福買大租權,於現在高雄縣、仁武、楠梓、大寮、鳳山仔(非今鳳山)、白河東山〈關子嶺附近〉、嘉義縣朴子甕菜埔等地一帶。
【張氏廿六世祖源仁公(張士箱第二代)】
方高次子源仁秉承乃父風範,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了庚辰恩科舉人。源仁(張氏廿六世祖)與其四叔方大北上至台灣淡水廰今新莊、樹林、三重一帶拓墾,協助開鑿永安圳工作。永安圳又名海山大圳,俗稱「張厝圳」,日治時期又與萬安圳、草埤合併為「後村圳」。
乾隆十八年(1754)源仁入墾新莊,日治時期新莊公館口地基主張仁豐,就是張廣福,即「廣福公館」,源仁業戶名。明治三十七年(1904),日本政府實施徵收大租權、水租權、小租權才有土地所有權政策,一甲土地補償一百圓。源仁受不了打擊,又吸食鴉片,家產耗盡,家道因而中落。國民政府遷台後,土地政策迭次更動,先有民國三十八年的三七五減租,次有民國四十三年的耕者有其田,家族為地主者,遽然頓挫。誠如張氏三十二世祖(張士箱第七代)福祿公在「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序文中所述「自幼家境清寒,一日三餐難得溫飽」,自此經濟拮据可想而知。
【張氏廿五世祖方大公(張士箱第一代)】
方大公生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享年四十有九。士箱公第四子,閩南泉州府晉江縣鑑湖鄉張氏廿五世祖,號必榮。
乾隆元年(1736)時方大公二十一歲,入台灣縣學,乾隆十二年(1747)參加鄉試未中後始專心經營墾殖事業。乾隆十三年(1748)例貢生,原以「張廣惠」為墾號名,後用「張必榮」墾號。在西螺成立「張榮裕館」或「張盈裕館」(即後來的張必榮墾號),招佃開墾、開鑿鹿場陂,擁有田園千餘甲,進而移墾彰化和美、台中大里一帶。鹿場陂是清代雲林境內最大的水利設施,引虎尾溪(即清水溪)之溪水灌溉今雲林縣莿桐、西螺、二崙等鄉鎮40餘庄4,000餘甲地,其成就比起濁水溪北岸的施世榜水利工程來得有名。
從乾隆十六(1751)到二十六(1761)年間,方大公代表張家主持修建彰化縣學(今彰化孔廟)和白沙書院(孔廟西側今為大成幼稚園)的工作。現存於彰化孔廟內,由時任彰化知縣張世珍所撰述「重修邑學記」碑就有張方大列名。從碑文中不難看出方大公與當時各地方士紳的錯綜複雜關係,例如世交彰化施士齡(施世榜之子)、豐原張達京(前台中縣張啟仲縣長之先祖)及台北林秀俊(前台北縣林豐正縣長之先祖)。
方大公是張氏家族首先入墾海山(新莊平原)者,乾隆十六年(1751) 與吳洛、馬詔文合設「張吳文」墾號,得賴科海山堡墾地。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自立「張必榮」墾號。乾隆三十一年(1766),開鑿永安圳,自二甲九福安陂引擺接溪水灌溉海山、擺接等地六百餘甲田園,自是海山荒埔開闢殆盡。張方大在樹林建立必榮公館,開鑿福安陂,永安陂,海山大圳(通張厝圳)等,從大嵙崁溪(今大漢溪)引水灌溉新莊一帶築成「後村圳」,把園地變成水田。
後村圳為日治時期日本人將永安圳(張厝圳)、萬安圳(劉厝圳)及草埤等三溝埤合併而成,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十年(1745),當時地主張必榮出地、張沛世出資開鑿永安圳,引入大嵙崁溪(今大漢溪)的溪水,灌溉現在的新莊西盛和二重埔、三重埔一帶的農田;而萬安圳則由劉承纘與佃農共同開鑿,用來灌溉新莊中港厝、五股等農地。
史料記載有關「永安陂」或永安圳(張厝圳)為張必榮與張沛世合資開鑿、整修,是錯置的。根據尹章義教授撰述「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舉出<淡水廰志>關於「永安陂」撰述者之繆誤處「永安陂圳長三十里,乾隆三十一年業戶張必榮捨地,張沛世出資合置」。然而張沛世只是張必榮管事,所謂「沛世陂」在今土城境內,並不是「永安陂」的別稱。張家裔孫張福壽在<樹林鄉土志>一書中記述,嘉慶二十三年(1818)七月大水,圳路大壞,此時張家家勢略衰,無力自資修復,乃由張豐順號出面整修。張豐順號正是張沛世及其子孫的墾號,這可能是<淡水廰志>誤以為張沛世出資開鑿張厝圳的原因。當時真正出資整修張厝圳者另有其人,即陳錦泰。由於張豐順是張家管事,也是張厝圳的「顧圳人」,負責管理、維護、整修的工作,所以才由陳錦泰出資,由張豐順出面整修。
B10-二十四世祖張公士箱號省齋 B11-二十五世祖張公方大號必榮
B12-士箱公第六代秋塗公夫婦(張立德與張立義兄弟祖父母) B13-士箱公第七代秋塗公有四子,福來、福壽、福祿、福春四兄弟(張立德與張立義兄弟父母及叔伯)
記得2019年9月8日台北逢甲校友九三新板知性人文陶陶行時,筆者就帶領走過後村圳在三重、新莊遺址。緊鄰三重正義南路86巷「三重空軍一村」後頭的「光興公園」,中央樹立著一座清乾隆45年(1780)8月的「陳公永思碑」,經王村長特別說明,「光興公園」地段早年其實是農田灌溉用的水圳,名叫「後村圳」。新莊廟街中,新莊路 278 巷早年名叫「挑水巷」,另一頭接景德路。在景德路未加蓋以前,是一條重要的渠圳,稱為「後村圳」。圳水可供灌溉,也是老街居民的飲用水源,挑水販賣的行業因運而生,當時曾流行一句俗語:「好水賣好錢,好錢買好水」。今新莊廟街挑水巷仍遺留有隘門遺跡座落在景德路旁,是當時防禦性的建築。
B14-2019年9月8日台北逢甲校友九三新板知性人文陶陶行時,逢甲人走過緊鄰三重空軍一村「光興公園」的昔日後村圳 B15-2019年9月8日台北逢甲校友九三新板知性人文陶陶行時,逢甲人走過新莊廟街挑水巷底隘門遺跡,其前景德路是昔日之後村圳
「後村圳改修碑」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紀念整建後村圳,提升灌溉面積設置的紀念碑。原址為現今樹林「水源景觀運動公園」旁(水源路32巷口),興建於日治大正六年(1917),上有臺北廳長署名,鄭貽林(鹿港名書法家)的隸書雕刻文字,刻工精美,筆法俐落,保存良好。碑文中提及後村圳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完成改建,「圳水滾滾,增澆六百九十甲,幹線三里(條),支線七里,以沃海山、擺接、興直、八里坌四堡,三千四餘甲…」,可見當時水圳磅礴之勢。
站在改修碑前望向運動公園,在一塊不起眼角落裡隱藏著少為人知的古蹟,如同改修碑也一併被列為古蹟保存。那就是後村圳圳水之分水閘,圳道重要設施,稱為「水汴頭」。
改修碑旁另有一座石碑,名為「劉彰之碑」,是與後村圳的建造有所關連。劉彰之碑的前門對聯寫著「設計水圳永長流、萬古流芳香不斷」,從米客相機隨意窩日誌所述,方知劉彰是後村水路設計設計者,為了表彰其功績,遂在昭和4年(1929)建造劉彰之碑。繞到石碑背面,仔細觀察,有當時建造者台灣總督府理事官辛島勝一字樣,證明其悠久歷史。
B16-日治大正六年(1917)「後村圳改修碑」 B17-後村圳圳水之分水閘「水汴頭」 B18-昭和4年(1929)建造的劉彰之碑
【張氏廿五世祖方大公之裔孫】
根據張氏族譜方大公生有五子,源俊、源价、源志、源洉(殤)、源清,屬張氏廿六世祖(張士箱第二代)。張立德、張立義兄弟屬源清公這一脈。源清公生於乾隆乙酉年(乾隆30年/1765)二月初,卒於乾隆乙己年(乾隆50年/1785)正月廿七日。
源清公有二子,近光、棻椂,屬張氏廿七世祖(張士箱第三代)。張立德、張立義兄弟屬近光公這一脈。近光公生於乾隆乙己年(乾隆50年/1785)十一月廿三日,卒於道光甲申年(道光4年/1824)六月十七日。
近光公有二子,含笑、顯祖,屬張氏廿八世祖(張士箱第四代)。張立德、張立義兄弟屬顯祖公這一脈。顯祖公生於道光壬午年(道光2年/1822)十二月廿九日,卒於咸豐辛酉年(咸豐11年/1861)拾二月三十日。
顯祖公有四子,坤梗、坤儉(早亡)、石溪、石梅,屬張氏廿九世祖(張士箱第五代)。張立德、張立義兄弟屬石梅公這一脈。
石梅公有二子,秋塗、九英(出) 屬張氏三十世祖(張士箱第六代)。張立德、張立義兄弟屬秋塗公這一脈。
秋塗公有四子,福來、福壽、福祿(出)、福春,二女,鴛鴦、緩,屬張氏三十一世祖(張士箱第七代)。張立德、張立義兄弟屬福壽公這一脈。
福壽公有三子,立憲、立德、立義,一女,悅,屬張氏三十二世/張士箱第八代)。
依據上述族譜所載名,張立德、張立義兄弟溯源四代為-福壽公->秋塗公->石梅公->顯祖公,由顯祖公往上推至士箱公都有生殁日期,石梅公以降闕如,應可補正,以免缺憾。
近代樹林張氏家族從衰落到興盛,針對張立德、張立義兄弟這一脈而言,可從秋塗公這一世開始推算,也就是張立德、張立義兄弟的祖父輩。秉持耕讀世家的傳統精髓,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張氏先祖都不會忘懷讀書人本性,給予子孫好的教育是家族命脈再續、經濟重新起飛的關鍵。
張氏家族向以耕讀起家,衷情於科考求取功名,從乾隆二十五年(1760)開始幾年內陸續有子弟金榜題名。張方高的長子源徳、次子源仁、三子源義、長孫植髮、次孫植華及方大的長子源俊等六人,相繼考中舉人。一門六舉人,冠甲全台,傳為佳話。
日治時期張氏族人持續以務農為本業,當社會進步到新式教育的氛圍,祖輩不忘督促子弟勤學,傳到張士箱第七代人才輩出,在社會各階層中嶄露頭角,累積財富,重建家族威望。例如,
一、方大長子源俊公的裔孫張均田,早年留學日本,曾是農會理事長又是開業醫師,也曾任台北縣縣議員,造福鄉里。
二、方大次子源价公的裔孫張滕昌,日治末期曾任莿桐庄役場助役(鄉公所秘書),台灣光復復任斗六農校校長,又任雲林縣縣議員,晚年與諸子經營大勝化工,製造農藥,造福農村。
三、方大五子源清公的裔孫張福壽、張福祿與張福春,三兄弟是泉州晉江鑑湖張士箱家族得以在台延續命脈的功臣,居功厥偉。
1.方大五子源清公的裔孫張福壽,張士箱第六代秋塗公之二子。台北成淵中學畢業,經普通文官考試及格,曾任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書記,樹林酒廠會計主任等職。日治昭和十一年(1936)著作<樹林鄉土志>,為士林所稱頌。
2.方大五子源清公的裔孫張福祿,張士箱第六代秋塗公之三子。台北成淵中學畢業,曾任鶯歌街役場書記,台灣藥品貿易組合主事和重要物資營團交易部書記。其後經營窯業、進出口貿易、化學工業及大飯店等,多種事業有成,已成為當代億萬富翁的企業家。
在「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出版序中,張福祿以尋根思古、彰明祖德之本心,以發揚「飲水思源」精神,在其事業成功後之接近耳順之年,於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間結合福壽、福春等兄弟,首先於祖宅「方大居」成立「張方大慈善事業基金會」。民國七十年以房舍陳舊難修倡議重建,是年四月動工,兩年兩個月竣工落成,銘曰「張方大紀念堂」,附設「私立士箱幼稚園」。紀念堂頂閣(六樓)敬奉列祖靈位,供後代子孫瞻仰、禮拜。
現任「張方大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張立德先生,是方大五子源清公的裔孫,張士箱第七代福壽公之二子,屬張士箱第八代。
現任「張方大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張立義先生,是方大五子源清公的裔孫,張士箱第七代福壽公之三子,屬張士箱第八代。逢甲大學銀行保險系及EMBA研究所畢業,學有所成。曾任明台產物保險公司總經理,在產險界頗有聲望。也曾經擔任台北市逢甲大學校友會會長、校友總會副總會長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對校友會之發展盡心盡力,助益良多,當選為逢甲大學第六屆傑出校友,為人處事風範更令人欽佩。
B19-士箱公第八代張立德與張立義兄弟 B20-士箱公第八代張立義學長攝於張方大紀念堂前庭
根據新北觀光旅遊網站,新北市樹林區俗稱大帝廟即今「濟安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泉州移民於潭底地區興建此廟(今潭底公園附近),日治大正十二年(1923)遷廟於現址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32號,奉祀醫神「保生大帝」。據《濟安宮沿革記》載「本宮奉祀保生大帝,帝姓吳,名夲,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人…」,俗稱樹林大道公廟或潭底廟,是樹林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原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賴氏家族自白礁供奉大帝之分靈渡海來台,於潭底築茅屋奉祀的私有神祇。因開墾初期地區多瘴癘,大帝便顯其威靈醫治村民,並治好最大業戶張必榮,張氏遂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捐錢建廟以報神恩。《淡水廳志》「大帝廟在海山莊,嘉慶十七年(1812)張必榮捐建」,創設濟安宮於潭底大同山麓。其實「張必榮」是墾號,方大公卒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所稱嘉慶十七年(1812)張必榮捐建,應是方大公後裔,突顯方大公澤被後世、影響深遠。
B21-樹林區俗稱大帝廟之「濟安宮」,奉祀醫神「保生大帝」,日治大正十二年(1923)遷廟於現址樹林區保安街 B22-日治時期之「濟安宮東遷記」石碑 B23-「濟安宮沿革記」中列名「張必榮」墾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