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宜蘭仁山植物園與冬山河道之驛-冬山車站遊走記實

陳韋佐中山社大遊學記 2017.11.07

入秋天氣陰晴難料,連續多天陰雨綿綿讓人心煩,今早竟是風和日麗好天氣,不過沒有涼風吹襲還是很悶。按課程表,今早我們中山社大學員跟隨吳智慶老師來到宜蘭縣冬山鄉的仁山植物園。

穿過冬山鄉中山休閒農業區,橫越新寮橋,沿著新寮溪畔進入仁山植物園,看大家興奮的眼神,必定很想挖到寶。不是假日,兩邊攤販僅一、二家,顯得異常冷清。進入園區大門後,高聳木柱上刻著「仁山植物園」大字非常顯眼,是遊客服務站所在。

仁山植物園的前身是一座造林苗圃,經綠美化後轉形為兼具休閒、生活、生態教育的植物展示園區。面積廣達102公頃的仁山植物園,座落在中山村的小山丘上,海拔高度大約200公尺,園區規劃適合登山健行,是此行目的之一。

依導覽圖說明,園區大門直上是中間路線,一般公務車道,也是便捷的人行步道。其東側有仁山自然步道,屬於大環狀健腳登山路線,荒涼原野少有遊客行走。其西側屬於大眾化路線,稱之為「仁山步道」,從苗圃旁邊道路漫步下坡,終點是位於新寮橋旁登山口,約有0.8公里。我們下坡時擇「仁山步道」路線。

B01-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入園道路(社大).jpg    B02-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園區大門(社大).jpg     B03-冬山鄉仁山植物園遊客服務站(社大).jpg

           仁山植物園入園車道        仁山植物園園區大門      仁山植物園遊客服務站

    柏油路面的公務車道是緩坡,兩側林木蓊鬱,中間彎道設有石階捷徑,濕滑小徑寸步難行。園區提醒常有台灣獼猴出沒,果然在途中讓我們與它不期而遇,忽然間不見其蹤影。經過數十種中草藥植栽的百草園後,大家來到遊客服務中心稍稍休息。抬頭前望,右側是一座造型獨特的動物園,左側是一大片苗圃,平常在林野間發現的林木這裡都可找得到,增廣見識。

B04-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公務車道野生獼猴(社大).jpg    B05-DSC_7152冬山鄉仁山植物園遊客服務中心前造型動物園.JPG    B06-DSC_7154冬山鄉仁山植物園遊客服務中心前苗圃.JPG

         公務車道野生獼猴        遊客服務中心前造型動物園       遊客服務中心前苗圃

          遊客服務中心貼心服務,能滿足遊客的一般需求。屋頂上昆蟲造型裝置藝術點亮了園區空間,點醒遊客這裡不只是植物園區,也是昆蟲與鳥類的自然教室。

          繞道遊客中心之後,有兩片新天地吸引大家移步觀賞,就是法式庭園植物展示區與英式庭園植物展示區。法蘭西庭園是一座傳統的法式庭園,有噴泉、水池、及女神雕像,讓其特色更加凸顯。大家在這裡徘徊許久,爬上爬下,擺出各種優美姿勢,攝入影像,不也樂乎。

B07-DSC_7151冬山鄉仁山植物園遊客服務中心屋頂上昆蟲造型裝置藝術.JPG    B08-冬山鄉仁山植物園法式庭園植物展示區(社大).jpg    B09-冬山鄉仁山植物園法式庭園植物展示區社大).jpg

      遊客中心屋頂昆蟲造型       法式庭園植物展示區          法式庭園植物展示區

           英式伊莉莎庭園的紅磚屋搭配綠色灌叢及各式花卉植物,營造出自然繽紛、花團錦簇的英式風格。初次來此的學員看到這種唯美景致,無不讚嘆。融入在這種氛圍,留下美美倩影方肯離去。

           隨後在吳老師招呼下,一行人急忙繞道苗圃奔向台灣庭園植物展示區,來到觀景平台會合。從觀景平台內望草坪,在小山丘腳下是為遊客設計的健康體能園區,包含12種體能活動器材,獨特的科學化戶外休閒設施。

B10-冬山鄉仁山植物園英式庭園植物展示區(社大).jpg    B11-冬山鄉仁山物園英式庭園植物展示區(社大).jpg    B12-DSC_7163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台灣庭園植物展示區健康體能園區.JPG

       英式庭園植物展示區          英式庭園植物展示區            台灣庭園健康體能園區

    從觀景平台望向太平洋的藍空,美景當前,頓時有渾身舒暢的感覺。俯瞰腳下蘭陽平原,林立的市街樓房與星羅棋佈的水田歷歷在目。從左邊看過去,越過那座山是梅花湖,眼角往右移一點是羅東運動公園;從右邊看過去,遠處飄浮海上的島嶼就是龜山島,眼角再往右移一點是冬山河。

B13-DSC_7159從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台灣庭園觀景平台俯瞰蘭陽平原.JPG    B14-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台灣庭園觀景平台俯瞰蘭陽平原.JPG    B15-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台灣庭園植物展示區觀景平台(社大).jpg

    台灣庭園觀景平台俯瞰蘭陽平原      從觀景平台遠眺龜山島與冬山河      台灣庭園植物展示區觀景平台

           離開觀景平台,原本可爬坡上小山丘的日式庭園植物展示區,再下坡到唐式庭園植物展示區,但因時間不允許而作罷,只好環繞小山丘腳下前進唐式庭園植物展示區。嵐庭是一座日式庭園,以石頭、流水及石燈籠等元素,製造簡約而富有禪意的空間。

唐式庭園之艾園由亭、窗台、迴廊、曲橋等作串聯,庭園種植不同類型的桃、李、松、柳、蕉等植物,傳達出傳統林園氣息。

沿著石階坡道慢慢走下來,終於抵達「仁山步道」之新寮橋旁登山口。集合上車後即前往不遠處的田媽媽一佳村午餐,享用養生美食,大家讚不絕口。

B16-山鄉仁山植物園唐式庭園植物展示區艾園.JPG    B17-DSC_7167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唐式庭園植物展示區艾園.JPG    B18-DSC_7169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唐式庭園植物展示區艾園.JPG

       唐式庭園之艾園亭閣         唐式庭園之艾園曲橋           唐式庭園植物展示區艾園

           冬山河因童玩節而聞名國際,兩岸自行車道是愛好者必騎的路線,每逢假日都會擠滿人潮,當冬山火車站於民國98年完成改建後盛況更勝從前。瓜棚式月台讓冬山火車站獲得台灣最美火車站的殊榮,名不虛傳。有便捷的交通,台北出發一天來回的鐵道之旅是非常不錯選擇。冬山舊時地名稱「冬瓜山」,火車站月台結構體以圓弧型鋼架為棚,再覆以白色塑膠厚板為頂,遠遠望去宛如一座大型瓜棚,充分展現其地方特色。

           冬山鄉也是「風箏的故鄉」,在站前廣場與二樓月台週圍當然少不了風箏的藝術造景,主題焦點非得拍照不可。冬山火車站是取自日本「道之驛」概念,新夯景點位在右側高架鐵道橋下,經過時一群嘻戲小朋友的模樣甚是可愛。

冬山鄉仍然脫不了農村的面貌,舉目所望盡是漚汪水田,當稻穀收割後,稻草堆(草垺)成為田間或農舍的特色亮點。同時,利用稻穀收割後短暫休耕時間灑下波斯菊種籽,五彩繽紛的田園空間一時間將大地點綴得生意盎然,成為生態環境改造的最佳示範。瓜棚式月台搭配波斯菊田園,走在冬山河畔的當下正是愉悅好時光。

B19-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站前風箏藝術造景(社大).jpg    B20-DSC_7172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稻草堆(草垺).JPG    B21-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瓜棚式月台與波斯菊(社大).jpg

    冬山車站站前風箏藝術造景    冬山車站旁稻草堆(草垺)       冬山車站瓜棚式月台與波斯菊

    眼前的冬山河河道經規劃為「冬山河生態綠舟」遊園地,在鄰近火車站的這段水域隨時可以看到緩緩飄過的遊艇,夾雜在兩岸綠竹林中間,與瓜棚式月台相映成趣。趁著日光稍露臉瞬間,猛然抓住那絕美圖像,讓瓜棚式月台成為五彩繽紛波斯菊下最完美寫照。忽然間,一列火車從高架鐵橋軌道駛過,隆隆乍響聲引起我們注目的眼神。

B22-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冬山河生態綠舟河道(社大).jpg    B23-DSC_7177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火車站旁波斯菊.JPG    B24-DSC_7180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冬山河生態綠舟河道上列車駛過.JPG

        冬山河生態綠舟河道        冬山火車站旁波斯菊田園         冬山河河道上列車駛過

 冬山河的流水豐沛,發源於中央山脈的新寮山,與宜蘭河及蘭陽溪交匯在入海口不遠處,注入太平洋。沿線有多處必遊景點,例如冬山河森林公園(綠色博覽會)、冬山河親水公園(國際划船賽、龍舟賽、童玩藝術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鐵東部幹線經過冬山鄉時必須跨越冬山河,高架鐵橋就成為觀光景點之一,在這裡掠下倩影作為東部鐵道史的見證。

B25-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冬山河上鐵道橋(社大).jpg    B26-DSC_7184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冬山河上鐵道橋與遊艇.JPG    B27-DSC_7186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冬山河生態綠舟河道與瓜棚式月台.JPG

                冬山河上鐵道橋            冬山河上鐵道橋與遊艇       冬山河河道與瓜棚式月台

           回到火車站週邊,沿著冬山河水岸行走,路標箭頭指向「冬山河生態綠舟」,幾步路就是入口,一律要收門票。水道正前方是渡船頭,可在這裡買票上船遊河欣賞水景。岸邊綠油油田園有成群白鷺鷥飛翔其間,遠山含笑,一幅天成景色。

B28-DSC_7191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冬山河生態綠舟入口.JPG        B29-DSC_7193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車站旁田園與白鷺鷥.JPG        B30-DSC_7194冬山鄉冬山車站遊走冬山河-冬山河生態綠舟之渡船頭.JPG

        冬山河生態綠舟入口         冬山車站旁田園與白鷺鷥            冬山河生態綠舟之渡船頭

沿著冬山老街(冬山路)行走,再轉中正路冬山火車站方向,在冬山鄉農會羅東辦事處旁穀倉處,其農村稻作寫實壁畫頗令人著迷。由於筆者是農家子弟,從孩提時代就受農耕薰陶,親身經歷種田的辛勞,看到這種畫面,回味無窮。

以下翻拍畫面頗為寫實,是稻穀生產的流程。

1.農夫牽牛下水田-預備耕作前,農田必須從水圳引水注滿。

2.犁田-將田土翻攪

3.耙土-將土塊打成鬆軟

4.挑食擔-下田農夫餐食

5.插秧播種-倒退魯插秧

6.收割-稻穀收成

7.打穀-踩踏脫穀機

8.曬穀-庭院前稻埕

9.曬穀-庭院前稻埕

B31-DSC_7197冬山鄉冬山車站中正路農會穀倉農村稻作寫實壁畫.JPG        B32-DSC_7202冬山鄉冬山車站中正路農會穀倉農村稻作寫實壁畫.JPG        B33-DSC_7203冬山鄉冬山車站中正路農會穀倉農村稻作寫實壁畫.JPG

        1.農夫牽牛下水田          2.犁田-將田土翻攪          3.耙土-將土塊打成鬆軟

 

B34-DSC_7198冬山鄉冬山車站中正路農會穀倉農村稻作寫實壁畫.JPG        B35-DSC_7201冬山鄉冬山車站中正路農會穀倉農村稻作寫實壁畫.JPG        B36-DSC_7199冬山鄉冬山車站中正路農會穀倉農村稻作寫實壁畫.JPG

         4.挑食擔-下田農夫餐食       5.插秧播種-倒退魯插秧          6.收割-稻穀收成

 

B37-DSC_7200冬山鄉冬山車站中正路農會穀倉農村稻作寫實壁畫.JPG        B38-DSC_7196冬山鄉冬山車站中正路農會穀倉農村稻作寫實壁畫.JPG        B39-DSC_7195冬山鄉冬山車站中正路農會穀倉農村稻作寫實壁畫.JPG

    7.打穀-踩踏脫穀機              8.曬穀-庭院前稻埕                9.曬穀-庭院前稻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意山林 的頭像
    中意山林

    sanlin819chen26的部落格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