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中旅北校友會之烏來福山部落悠遊行

2016.07.31.陳韋佐(員高19 初18)

    正逢2016年炎暑,員中旅北校友選在7月的最後一天在新店捷運站相見歡,進行烏來福山部落悠遊旅程。感謝校友會多位幹部的精心策劃與帶動,在風和日麗的晴空下,2部中巴38人加入「閱讀台灣 心旅行」行列,共享一天的歡樂。

    接近中度颱風「蘇迪勒」重創烏來的周年日子,於今仍有悽悽的感慨。回想去年8月7日晚間起不斷的急風暴雨,造成山崩及土石洪流,導致許多村落的聯外道路中斷。經過一整年的整治工程,當我們緩緩走在前往信賢、福山部落的道路上,崩坍的遺跡仍舊歷歷在目。人定勝天嗎?大自然的反撲力量隨時都在警惕著我們。

    烏來福山部落屬於泰雅族原住民居所,這塊土地為「南勢溪」所圍繞,正是大台北地區水源保護區的一環,攸關台北人的生活。原森旅行社的領隊邱淑琴及王興國陪伴我們走完全程,認識泰雅族一景一物之自然人文,親身體驗獵人如何設下陷阱獵物,滿足其族人生活所需。

    一行人經過「卡拉模基社」,橫越「南勢溪」的「福山一號橋」,登臨制高點涼亭,盡攬福山部落風光。所在位置正處哈盆越嶺古道之附近,俯瞰被山林包圍的福山村,翠綠間自然顯現「小台灣」模型。

    此次自然人文知性之旅分A 、B 兩隊,我與黃錫煙學長被編排在A 隊,謹以A 隊行程紀錄作報導。精心的安排,A 、B 兩隊所見所聞完全一致,讓隨行泰雅導覽員更能展現泰雅原住民風貌。A 隊導覽員李秀蘭,泰雅族名「蘿雅。巴度」,首先教我們見面打招呼的標準泰雅語「ㄜˋ ㄜˊ… 路加 路加 路加 拉樣」,再配上肢體動作節奏,帶我們進入泰雅族人的世界。

1.員中旅北校友新店捷運站相見歡/宛如小台灣的福山村/導覽員李秀蘭的泰雅原住民帶動秀

B01-員中旅北校友新店捷運站相見歡.jpg          B02-宛如小台灣的福山村.jpg          B03-導覽員李秀蘭的泰雅原住民帶動秀.jpg

        隨後進入「雅岸步道」,入口處設有三面泰雅族傳說看板-祖靈之橋、射日及圖騰,敘說祖靈居所「大霸尖山」及共認的象徵、標誌。循木棧階梯下到「南勢溪」河畔山徑,赫然發現眼前就是聞名的「福巴越嶺古道」入口。古道起點是一座吊橋,溪流潺潺穿越其下。「福巴越嶺古道」是古時候泰雅族人的姻親道路。

2.登高俯瞰福巴越嶺古道吊橋/福巴越嶺古道吊橋上英姿/南勢溪圍繞著福山村

B04-登高俯瞰福巴越嶺古道吊橋.jpg          B05-福巴越嶺古道吊橋上英姿.jpg          B06-南勢溪圍繞著福山村.jpg

    往前一步,一行人為獵人所阻擋,依泰雅習俗入山先敬其祖靈,陪同獵人喝水果酒表達敬畏之意。跟著獵人走入山林,由他現場解說如何捕捉獵物。這位獵人大有來頭,真正泰雅勇士,曾翻山越嶺,一次獵取四頭山豬,重約五百多公斤,漢名黃國揚,泰雅族名「尤布。打那」。

    今天向我們作陷阱示範,展現泰雅族獵人的五種捕捉獵物方式,1.石板陷阱、2.獵人寮、3.套腳陷阱、4.套脖子陷阱、5.山豬陷阱。「石板陷阱」主要是獵取山老鼠。「獵人寮」是獵人山林的簡易草寮,現場展示的四頭山豬獠牙,是他的戰利品,並當場示範如何用獵人刀對付山豬。「套腳陷阱」主要是獵取鳥類。「套脖子陷阱」主要是獵取動物,是普遍又有效的方式,有被禁止使用,由其自述的一段話發人深省。

    茲引用前理事長廖雪鳳的文句-「今天我參加一日遊到烏來褔山部落深度旅遊,二位原住民導覽員不僅敬畏大自然稱山是父親,溪流是母親,對生態環境的花菓、植被、充滿共生共存的感恩,帶我們觀看狩獵生態中介紹傳統狩獵各種陷阱及用小型模擬樣板操作。有一段故事深具反省意義,他説從前政府嚴禁「套脖子陷阱」如同不給白米可吃的嚴重性(塡飽肚子),族人非常恐慌,當時他還小不然他一定「出草」(獵人頭)。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政府嚴禁不准設「套脖子陷阱」是對的,現在每年冬季、春季山區裏小徑上才有這些動物蹦蹦亂跳,否則早就捕殺烹煮絶種了。當今政府推出政策,讓各方意見領袖提出異議與政府溝通,全民應該冷靜。或許今日痛是挽救未來更大災難的發生吧!」(※ 部分文句有做還原獵人言詞)

    第五個是「山豬陷阱」,由獵人教導副理事長程永科如何裝設陷阱,學得有模有樣,極富趣味性。然而好戲更在後頭,前理事長廖雪鳳所設的陷阱堪稱一絕,當觸動掩蓋木板之瞬間,竹棍猛力彈起繩索,居然將綁縛的石塊懸空釣起。獵人說,迄今她是第二人,真難得,因此頒贈給她兩份獵物做成的珍貴好禮予以獎賞。

3.跟著獵人走入山林觀摩陷阱秀/獵人示範製作石板陷阱抓山老鼠/前理事長廖雪鳳的山豬陷阱秀

B07-跟著獵人走入山林觀摩陷阱秀.jpg          B08-獵人示範製作石板陷阱抓山老鼠.jpg          B09-前理事長廖雪鳳的山豬陷阱秀.jpg

    午餐時刻到臨,兩隊人馬齊聚大羅蘭溪畔的「馬家堡」部落餐坊,享用泰雅原住民傳統美食。餐坊養殖珍貴的鱘龍魚,多數不曾見過的伙伴趁這個時候看到廬山真面目。此處大羅蘭溪底建構成魚梯水壩,潺潺流水中翻白的魚兒正是「苦花」,那是俗稱,真名叫做「台灣鏟頷魚或高山鯝魚」。

    飽餐之後,A 隊在導覽員帶領下往大羅蘭溪畔前進,經過櫻花林道,循古圳步道穿入林蔭之中。綿延的水圳是日治大正年間所開鑿,作為農耕之用。沿水圳步道植被豐富,滿佈水鴨腳秋海棠、台灣樓梯草(近似冷清草)、姑婆芋、山芋…等,導覽員特別介紹如何分辨姑婆芋及山芋,並說明原住民對姑婆芋葉、莖的妙用,以及登山必備食鹽的好處。沿途有幾叢台灣山棕,導覽員隨手摘下包覆的棕葉,巧手捻開,一把掃帚即刻成型。原住民很會就地取材,平地人真望塵莫及。

4.大羅蘭溪魚梯水壩之銀白苦花魚/沿大羅蘭溪畔之水圳古道/導覽員介紹如何分辨姑婆芋及山芋

B10-大羅蘭溪魚梯水壩之銀白苦花魚.jpg          B11-沿大羅蘭溪畔之水圳古道.jpg          B12-導覽員介紹如何分辨姑婆芋及山芋.jpg

    循古圳步道往回走,我們來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福山教會」,其建築設計是以十字架本身作為二層屋頂與牆體的主要結構支撐。弧形屋頂除了撫平山形,同時也呼應泰雅傳統文化中,關於彩虹橋的故事。弧形屋頂製造了風的通道,使得涼爽的谷風於白日穿入室內,再由高窗離開,帶走室內的悶熱,創造舒適的室內環境並達到節能節費效果。風格特出,令人嘆為觀止。

5.登高俯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福山教會/福山教會以十字架作為二層屋頂與牆體的主要結構支撐/員中旅北校友在福山教會前身影

B13-登高俯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福山教會.jpg          B14-福山教會以十字架作為二層屋頂與牆體的主要結構支撐.jpg          B15-員中旅北校友在福山教會前身影.jpg

    緊接著我們步入「福山國小」校園,由泰雅圖騰裝飾的校舍,美輪美奐,到處都是泰雅文化影子。步出「福山國小」,即是「李茂岸社」,它引人注目的地方除了簡樸的「天主堂」外,則是屋簷下牆壁彩繪。第一幅是代表「福巴越嶺古道」姻親路的婚嫁習俗,新郎揹負新娘的場景重現。第二幅是新郎與新娘的交杯酒,圖像中可清楚發現新郎別著蓪草耳飾,新娘別著竹編耳飾。第三幅是泰雅婦女揹著小孩織布的情境,導覽員李秀蘭談到這裡,回憶小時候感觸良多。

    結束一天的福山部落知性之旅,帶著愉快心情,在蜿蜒山路上走了約1個半鐘頭,回到出發點新店捷運站,互道珍重再見。

6.登高俯瞰福山國小校園全景/泰雅圖騰裝飾的福山國小校舍美輪美奐/座落李茂岸社簡樸的天主堂

B16-登高俯瞰福山國小校園全景.jpg          B17-泰雅圖騰裝飾的福山國小校舍美輪美奐.jpg          B18-座落李茂岸社簡樸的天主堂.jpg

7.婚嫁習俗新郎揹負新娘的場景重現/新郎與新娘的交杯酒/泰雅婦女揹著小孩織布的情境

B19-婚嫁習俗新郎揹負新娘的場景重現.jpg          B20-新郎與新娘的交杯酒.jpg          B21-泰雅婦女揹著小孩織布的情境.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意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